<佛足>
引用<佛足>, 出於簡單的意念是: 跟著佛的腳步走!
“佛足”在佛教中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代表着佛陀的存在和教诲的延续。在佛教传统中,佛足常常被视为一种尊贵的物象,供奉在佛教建筑和艺术品中。
佛足代表着佛陀的存在和教诲的延续,因为佛足通常会被视为佛陀的象征,代表着佛陀的存在。佛足还象征着佛法的传承,因为佛陀的教诲是通过他的弟子和后代进行传播和发展的。此外,佛足也代表着佛陀的功德,因为佛陀的足迹被认为是纯净无瑕的,能够为信众带来福报和好处。
在佛教艺术中,佛足通常被描绘成六个或八个方形图案组成的图案,象征着六或八个方面的佛法教诲。这些图案通常是用莲花或宝瓶等符号装饰的,代表着佛法的纯净和无限的力量。(Chat-GPT)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0
如是我聞1,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2眾及菩薩3諸眾俱.
時佛世尊即入三昧4, 名廣大甚深5. 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6,名觀自在, 行深7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8皆空9, 離諸苦厄10.
即時舍利弗11, 承佛威力12,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言13, 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 云何修行, 如是問已,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14舍利弗言: 舍利弗, 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觀五蘊性15空.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16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17, 不生不滅18, 不垢不淨19, 不增不減20, 是故空中無21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22, 無色香味觸法23, 無眼界24,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25, 亦無無明盡26,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27, 無智亦無得28.
以無所得29故, 菩提薩埵30,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31,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32,遠離顛倒夢想33,究竟涅槃34.
三世諸佛35,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6,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37,是大明咒38,是無上咒39,是無等等咒40,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41
如是舍利弗, 諸菩薩摩訶薩, 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 應如是行, 如是說已, 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 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 善哉, 善哉, 善男子, 如是, 如是, 如汝所說,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 應如是行.
如是行時, 一切如來皆悉隨喜,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 具壽42舍利弗大喜充遍,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亦大歡喜, 時彼眾會, 天人, 阿修羅,乾闥婆等42,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註 釋
b. 心是集起之義, 集是指阿賴耶識中所積集的善惡種子, 起是指這些善惡種子遇到緣就會生起作用, 所以阿賴耶識就是心.
C. 佛教說的心, 指我們自性所本來具足的真心, 迷為眾生, 悟則成佛.
義, 即貫串佛所說的法和道理, 以免散失.
思. 甚深, 云法之幽妙謂之深, 深之極謂之甚.
佛的智慧, 即阿耨縮羅三藐三菩提, 甚深無量, 甚深有五義, 義甚深, 實體甚深, 內證甚深, 依止甚深, 與無上甚深.
行; 又從有為法之因緣集起, 遷流於三世也.
意思.
相即之意.
即是空的相狀. 又真空之體相, 名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即是.
又: 實相, 實者非虛妄之意, 相者無相也, 是指稱萬物有本體之義, 曰法
性, 曰真如, 曰實相, 其體一也. 相, 諸法體狀, 謂之為相, 事物之相狀,
表於外而想於心也. 無相, 則謂真理之絕眾相也.
滅是無為法.
有煩惱.
根, 意是念慮之根. 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而生的見, 聞, 臭, 味,
覺, 思的了別作用. 因為是八識中之前六識, 故有前六識之稱.
法, 指一切的事物. 不論大的小的, 有形無形, 都稱為法. 有形的叫色法, 無形的叫心法.
2) 性的意思, 亦即事物固有的自性, 本體.
無苦集滅道, 觀四諦清淨, 四諦空, 或超越四諦的意思.
無苦寂滅道, 無智亦無得, 就是指緣起而說的.
無分別智也. 涅槃經: 無所得者名為慧, 有所得者名為無明. 又云: 有所得者, 名生死輪, 無所得者名菩薩.
無所得者, 無分別智也, 有所得者, 取相之心也. 無分別智, 又云無分別心, 正體會真如之智也, 真如者, 離一切之相而不可分別也.
想, 如夢般不切實際.
熄, 而能自由自在穿梭於生死之間.
是現在佛.
理的無上智慧. 阿耨多羅是無上, 無法超越的; 三藐是完全的, 徹底的,
正確的; 三菩提也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也即是森藐三菩提提簡稱.
<智度論>說,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唯佛一人智慧.
執也, 菩提, 大覺之道也, 俱生二執併斷, 真如法界不復被障, 得証此道矣; 薩婆訶, 由自覺而覺他, 且覺行圓滿矣.
乾闥婆, 有認為是天神之一, 有認為是諸天伎人, 也有認為是中陰異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就是學習藉由佛智慧從此岸到彼岸的心法. 也有將心字解為般若心.
<心經>從開頭就說,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要照見, 即看透五蘊皆空, 也就是從五蘊性空開始. 認知諸法空相. 諸法就是色, 受, 想, 行, 識的五蘊, 從而推及(無)色, 聲, 香, 味, 觸法的六塵, 乃至(無)眼, 耳, 鼻, 舌, 身, 意的六根, 還有, (無)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與意識之六識¸ 合成十八界.
行深, 行字有道行之行義, 也有踐行義; 般若, 是佛教義之智; 波羅蜜多, 指到彼岸, 即從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 此岸色(受想行識)彼岸空.
包括十二因緣也空. 從無明到老死, 順觀就是: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逆觀即是從老死往回看, 直到無明為止. <心經>強調說,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 亦無老死盡.” 它的意思應該是: 無”無明”之緣起, 也就無”無明”之滅盡, 即無緣起所以也無可滅盡; 同樣的, 無”老死”之緣起, 所以也就無”老死”可滅盡. 逆觀之亦然.
<心經>的”無”字, 不是說沒有五蘊十八界, 而是捨去, 不執著.
“苦集滅道”,也就是四聖諦, 無, 也就是要四諦空, 也得捨去, 不執着於四諦.
<心經>說: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空之理論, 是大乘佛教之理論基礎, 缺了空, 就不能稱為究竟的佛教.
相依相緣的存在與生起, 稱為”緣起”. 凡是緣起的無不因為種種關係與決定, 受種種關係條件而決定其形態與作用的緣起法, 也就是要無自性的, 無自性的, 即名之為空. 也就是一切存在之物中, 都無實體, 無本體, 無我等, 此一思想即稱空. 緣起即空, 同時是”中觀”最基本最扼要的論題.
龍樹是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締造者, 其代表作為<中論>.
<中論>的基本思想立足於”緣起”, ”無自性”, 與”性空中道“的三原則, 而駁斥不合此思想的學說. “緣起”:是宇宙間一切人, 事的形成法則, 也是這世界上一切現象的最根本原則. 從時間的綿延上, 與從空間的組合上看, 宇宙間的一切現象, 沒有不是因緣和合而有的, 這是<中論>的最根本命題.
“一切緣起法”這一前提中, 實已蘊含”一切法性空”的結論. 因為因緣生起萬法, 萬法自也就無本體, 無自性. 無自性就是性空.
龍樹也闡釋”涅槃”與”如來”. 涅槃也沒有自體性. <中論觀涅槃品>說, “無智亦無得, 不斷亦不常, 不生亦不滅”, 是說明涅槃, 如佛經中說, “斷有斷非有, 是故知涅槃, 非有亦非有.” 涅槃的境界, 並不在另一個超世界的世界裡, 也不一定要到彌陀淨土或彌勒淨土去才能証得. 只要徹底了悟緣起性空的八不中道, 在這世間當下即可証果. 這也就是”煩惱即菩提, 世間即涅槃”的說法. 故<觀涅槃經>說: 涅槃與世間, 無有少分別, 世間與涅槃, 亦無少分別, 涅槃之實際, 及與世間際, 如是二際者, 無毫厘差別.
八不中道, 又名八不正觀, 即”不生不滅, 不常不斷, 不一不異, 不來不去”. 中道是中正不偏的道理的意思.
涅槃如此, 對悟入涅槃的如來, 其道理也與此相同, <觀如來品>說: “如來所有性, 即是世間性”. 如來無自性, 無實體, 與世間緣起法相同.
緣起理論是以”三法印”為基礎, 以十二因緣, 四聖諦, 八正道為中心思想.
(一) 三法印即:
(二) 十二緣起, 又稱十二因緣, 由十二支前後剎那無間續之法所成, 即:
此十二支所成之十二緣起有順觀(流轉緣起), 逆觀(還滅緣起)兩種. 順觀自”苦”開始, 探所其原因所推求出之十二項具體條件; 逆觀則就逐一之條件倒次第而審諦, 徹悟, 以滅除老死憂悲苦悩等眾苦.
(三) 四諦指苦, 集, 滅, 道四種真實不虛之諦理. 係根據三法印與十二因緣之思想, 而組成之教綱.
1. 苦諦, 審實世間有三苦, 四苦或八苦等相, 乃實苦而不虛之真諦.
2. 集諦, 審實關於苦之生起或根源之真諦.
3. 滅諦, 審實人所從相續不斷之苦獲得解脫自在之真諦.
4. 道諦, 依正見等八種正確之方法(八正道)以滅除眾苦, 証得涅槃之真諦.
(四) 八正道為四諦法之第四道諦之解脫方法, 即:
1. 正見, 即確認苦集滅道四諦及三世因果為唯一正確之知識.
2. 正思惟, 即過出世泩活, 不瞋恨, 不中傷.
3. 正語, 即說話莊重, 真實, 親切, 仁慈.
4. 正業, 如戒殺, 戒偷, 戒邪淫, 戒妄語, 戒飲酒等五戒.
5. 正命, 即以正當之方法維持生活, 維繫生命.
6. 正精確, 消除舊有惡習, 防止新業產生.
7. 正念, 思量身體, 感官, 心靈等均非我, 我所, 故無我可得.
8. 正定, 分四次第, 由沉靜, 輕安, 無分別心至解脫.
緣起, 乃佛陀証悟之獨特思想, 後代發展出五種緣起法:
1. 業感緣起, 2. 賴耶緣起 3. 真如緣起 4. 法界緣起 5. 六大緣起
緣起是無自性的, 然則, 甚麼是自性, 是指諸法各自具有真實不變, 清純無
染之個性, 稱為自性. 中觀學派以自性為不依因緣而存在的固有自體.
<大智度論>云: 性名自有, 不待因緣, 若待因緣, 則是作法, 不名為性. 但諸法無不因緣而生, 故說諸法無自性, 無自性即是”空”.
緣起, 自性, 空, 總合起來說, 緣起與自性絕對相反的, 緣起的即無自性, 自性的即非緣起, 因此, 緣起即空, 空即緣起. 中觀學派所說的空, 不是都無所有, 是無自性而已.
見緣起法無自性的空, 就是真的見到緣起法的本性. 廣義言之, 緣起法就是一切因緣生法, 即所有的法; 狹義言之, 緣起法指十二因緣法, 指有情生死的因果律, 由煩惱造業, 由業感果¸ 果報現前又起煩恼, 造業, 如環一般無端的緣起運轉不停, 釋迦牟尼就是見到緣起法的本性空而成佛的.
四諦, 是在緣起法上顯示的: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謂無明緣行, 乃至於苦的聚集.” 這就是緣起法的苦諦與集諦. 由這樣的惑, 造這樣的業, 由這樣的業, 感這樣的果, 都是畢竟性空的.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謂無明滅, 則行滅, 乃至大苦集滅.” 這就是緣起的滅諦, 滅這樣的苦集, 証這樣的擇滅, 都是空無自性的. 能做這樣觀察與種種修行的, 就是道諦的內容.
<心經>說: “無苦寂滅道, 無智亦無得.” 就是指緣起無自性的. 因為這樣,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宗教信仰, 或從現實生活, 十二因緣以三界為桎梏, 四諦以寂滅為終極.
中觀學派認為, 只要有原因的事物, 都不是真實的, 正是因為有原因, 所以才不真實, 這是在緣起學的基處上, 進一步發展成為緣起性空, 一切空的宇宙觀, 因此, 中觀學派亦被稱為”空宗”.
瑜伽行學派繼承了中觀學派的空觀思想, 但認為一切皆空的說法, 會導致否定佛教的主體和境界理論, 危及佛教自身的存在, 於是提出了萬物唯識所變, “識有境無”的主張. 眾生的”識”, 是變現萬物的根源, 由於萬物由識所變, 因此萬物, 也就是境, 是無, 也就是空. 由於識能變萬物, 此”識”是有的, 瑜伽行學派主張識有, 所以又名”有宗”, 識能變現萬物, 也就是眾生輪迴轉生的主體.
大乘佛教的空, 有二宗, 將佛教哲學發揮到了極點.
佛陀住世數十年, 為教化眾生所說的法義, 其主要特質, 就是無我而有業的說法, 但無我而有業的說法, 似乎是矛盾的, 因為既然無我, 業果支配的是誰?
佛滅後九百年, 無著菩薩出世, 為了補救計空計有的偏執, 根據<解深密經>等教理, 倡導外境非有, 內識非無的唯識中道義. 無著菩薩在經教中潛心研究, 尋找出一個”阿賴耶識”出來, 從<增一阿含經>有一段經文: ”世間眾生愛阿賴耶, 欣阿賴耶, 喜阿賴耶, 為斷是阿賴耶故, 說正法時, 恭敬攝耳, 住求解心, 住隨法行, 如來出世如是甚奇稀有, 正法出現世間.” 從這段經文看來, 眾生愛阿賴耶識, 所以流轉生死, 要斷生死, 必須聽聞正法, 斷阿賴耶識, 才能得到解脫. 這種破除實執而存在業果的建立, 顯然不背無我說而又能建立業果流轉的意義.
法者, 一切萬有之總稱, 相者即其體相相狀, 指法的屬性. 唯識學以五法三自性統攝解釋法相義, 五法是法, 三自性是相. 五法分別為名, 相, 分別, 正智, 真如. 名指於現象界所立之假名; 相 則指有為法各自因緣而生, 呈各種現相差別貌; 分別乃由上述之名, 相二法起分別心, 而產生虛妄之念; 正智為契合真如之智慧; 真如(如如)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 也即是如實平等之真理. 前三者為迷, 後二者為悟法. 世間一切有為, 無為法悉皆攝入此五法之中.
大乘佛教主張, 一切存在之本性為人, 法二無我(人無我, 法無我), 乃超越所有之差別相, 故稱真如. 依<阿含經>, 緣起之理法乃永遠不變之真理, 故稱真如. <大乘起信論>主張, 真如為眾生心之本體, 其為杜絕言詮, 思惟者, 稱離言真如; 然若勉強言語表現之, 則稱依言真如, 兩者合稱二真如.
華嚴宗主張”本體即現象”, 即真如本為萬法, 萬法本為真如之意. 天台宗主張真如本來具足染淨善惡諸法. 真如為一切現象之實性, 超越所有之差別相, 如來之法身即以之為自性, 滅除一切煩恼障, 具足一切善法, 如如不動.
至於三自性, 乃瑜伽行派之重要主張, 是法相唯識宗之根本教義. 謂一切存在之本性與狀態(性相), 情有無或假實之立場分成三種, 稱為三性. 說明三性各別為”無自性空”之理¸ 則稱為三無自性.
佛教的因果律, 適用於一切事物, 特別是對於有情眾生前世, 後世因果報應, 生死相續的道理, 為佛教哲學所獨具. 因果律不是庸俗的”宿命論”, 或”幽冥論”, 或甚至於說人生為”閻羅王”或“判官小鬼”在陰間所主宰, 把人看成為鬼神的奴隸, 這與佛教”業”與”輪迴”的佛理是相違背的.
所謂”業”, 造作之義, 也即是行為, 所作, 行動, 作用, 意志等身心活動, 或由意志所引起而生起的身心活動. 如與因果關係結合, 則指由過去延續下來所形成的力量. 此外, 業也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 及前世, 來生等輪迴思想.
一切善惡行為, 都叫做業, 好的思想和行為就是善業, 壞的思想行為就是惡
業. 業力, 就是業的力量, 善業生善果的力量, 惡業生惡果的力量. 所謂業, 造作之義, 意即行為, 所作, 行動, 作用, 意志等身心活動, 或由意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 如果與因果關係結合, 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力量.
此外, 業也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 及前世, 今世, 來世等輪迴思想. 佛教這一理念, 作為人類朝向未來努力的根據. 實際上業是與第六意識 相應的心所的作用. 與信等善心所相應, 造作一切善法, 或與貪等煩腦心所相應, 造作一切惡法, 薰成善惡業的識種子, 其現行雖剎那生滅, 而所生成的種子, 攝藏於第八識中(阿賴耶識), 相續不斷, 而成為資助善惡趣因緣的名言種子, 引發當來的果報.
唯識學以苦, 業, 惑三道成立十二支, 說明有情生死流轉之因果, 又名十二緣起. (已如上述) 佛教將萬事萬物的組成分為五種因素, 稱為五蘊. 五蘊即類聚一切有為法之五類別, 佛教將萬事萬物組成分為五種因素, 稱為五蘊, 即色, 受, 想, 行, 識. 五蘊不論在時間空間上或是形態上都是無常變化的, 對五蘊的論述, 是佛教哲學的基礎.
色蘊, 指物質由地大, 水大, 火大, 風大之四大類所造. 稱大, 具有四義, 所依大, 體性寬廣, 形相大, 起因大, 就人而言, 由於色的組合是無常的, 變化不定的, 因而人就有生與死的輪廻.
受蘊, 只外界作用於眼耳鼻舌身而產生的痛癢, 苦樂憂喜好惡等感覺, 包括來自感覺與知覺的感受作用, 以及憑借感覺與知覺而獲得的感情, 十二因緣中的受, 即屬此類.
想蘊, 指理性活動概念作用, 相當於知覺表象蓋念等, 是說人於外境取種種相, 如青黃長短大小男女苦樂等相, 並形成種種名言概念, 稱之為想.
行蘊, 指造作, 是無常遷之意, 與有同意, 相當於心理活動意念活動, 行之概念, 一般是複數, 所以謂之諸行, 諸行無常的行, 最廣義, 五蘊之行其次, 十二因緣的行最狹義.
識蘊, 為人的意識, 即是想, 行, 受三蘊會為一而聚識蘊, 具體指小乘的第六識和大乘瑜伽行學派之八識之識體.
佛教認為五蘊的成分是實有的, 佛教把三世的生命分為生有, 死有和中有, 中有被很多人稱為靈魂. 人就是從生有至死有, 從死有至中有, 中有至生有, 從生有至死有, 如此次第輾轉生死, 輪迴不已, 從而體証一切皆空.
五蘊, 十二緣起, 十八界, 合稱為三科. 三科以人為中心, 側重對人, 人格, 人身, 忍的弱體與精神構成分類, 把統一的人生現象分為若干要素.
依諸經論, 由此岸到彼岸的波羅蜜, 有六種, 有十種和四種等分別, 唯識學倡十波羅蜜, 即在六波羅蜜之外, 另加四種, 合稱為十波羅蜜.
<心經>: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 意譯為覺, 智, 知, 道. 深意為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 即
佛, 聲聞, 緣覺各於其果所得之智慧. 此三種智慧中, 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 故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有四無漏智與之相應:
轉有漏智諸法, 得四無漏智, 即”轉識成智”, 或”轉識得智”.
關於”轉識成智”, 是轉迷誤, 也就是把”識性”, 轉變成”智性”. 所以唯識學稱之為”轉識成智”, 或”轉識得智”. 所謂的智, 就是”超世間的知識”的意思.
從<心經>, 佛教信仰的最終目的, 或者說是最高目標是菩提或涅槃, 涅槃即解脫. 於三菩提, 佛, 聲聞與緣覺, 各具有的覺智, 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 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實際上這也就是佛陀的代名詞吧.
諸法皆空, 萬法唯識, 是常見時聞的佛教最精要思想理念, 從佛教初始發展以來, 以探究其主要的思想內容, 乃是般若, 空, 識, 三昧, 慈悲與菩提, 其中當然以般若, 空與識的思想論述為重點, 三昧, 慈悲與菩提, 則是實踐修習的內容.
般若思想, 隱藏於四諦八正道與緣起法當中. 四諦的滅諦與道諦, 藉般若, 即智的作用, 才可達到滅苦與集二諦, 其方法宜是八正道首揭的”正見”, 以斷邪見, 智, 即是般若. 邪見者, 無明而來.
十二緣起第一支是”無明”, 其反面即是”明”, 明者智也, 也就是般若.
諸法無我, 諸行無常, 是佛教中觀或空觀的展現, 也即是般若的具體表現. 在無常的現象裡, 無固定不變的, 常住的”實體”或”我”可得, 是絕對空性的世界, 但此空是融合一切, 能生一切的平等的如如註世界, 而平等如如的世界, 乃是無執, 無偏的絕對中道的境界, 所以無我即是中道, 也就是空, 無常亦復如是, 均是緣起自性空的現象法則.
註: 如如, 如於真如, 是不動, 寂默, 平等不二, 不起顛倒分別的自性境界,
因是如理智所證得的真如, 故說如如.
三昧, 即”定”. 八正道裡的正定, 即含有三昧的意義, 即佛教戒定慧三學, 是混然一體的. 六波羅蜜的禪定, 即由三昧進展, 佛教大乘經典, 也由此開始成立.
慈悲為懷, 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 著重在”利他”, 也就是不為自己個人的成佛之目的而修慈悲行, 所謂”地獄未空, 誓不成佛”, 的具體表現.
大乘佛教, 既特別注重利他和慈悲, 自然就發展出”菩提心”. 菩提心的思想是以”法的自覺”偽遺究竟原理, 乃由法中心地思想發展為人中心的司想, 所謂法的人格化是也.
此外, 從原始佛教, 即佛陀的時代, 有在家信徒存在, 即包括在家出家. 因為極力主張大乘精神, 如<華嚴經>所說, 初發心求菩提, 變成正覺, 如維摩居士乃至勝鬘夫人的風格, 其中並無在家出家的分別, 同時, 大乘菩薩思想的究極精神, 為度盡眾生, 故對大乘佛教的推展, 始終離不開在家眾, 在家人特別發揮其力量, 是值得發揚的.
最後, 再回味, 龍樹的闡釋: 說”涅槃的境界, 並不在另一個超世界的世界裡, 也不一定要到彌陀淨土或彌勒淨土去才能証得. 只要徹底了悟緣起性空的八不中道, 如上述(p7), 所以在這世間當下即可証果”.
這也就是”煩惱即菩提, 世間即涅槃”的說法.
(參考: 中觀論, 唯識學, 般若思想, 六波羅蜜與菩薩思想等等佛教哲學)
附錄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釋要 斌宗法師 釋
題釋: 這是教人依照(般若)妙法修行, 便可度脫煩惱的生死苦海, 達到究竟安樂的涅槃彼岸(波羅蜜), 而親證不生不滅之真心實相的一部(經)典. 故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這位聖者, 能夠觀察諸法實相之理, 得大自在, 不為境所轉, 又能救度
苦眾生,具有自覺覺他, 自利利他的精神, 所以叫做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聖者觀自在菩薩, 修習深妙般若, 功行到了極點, 證到究竟涅槃(彼岸)的時候.
照見五蘊皆空
聖者觀自在菩薩, 用般若甚深勝慧, 觀察到四大構成的軀殼(色蘊), 和心理作用的受想行識, 都是緣生無性, 當體即空.
度一切苦厄
穩蘊身心為一切眾生造業的總根源, 現在既空了它, 自然沒有一切苦厄的產生.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依空幻起的物質現象(色)是不異空的, 為物質現象作本體的空是不異色的, 那麼, 物質的本體就是空, 空的現象就是物質.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五蘊等一切諸法, 它的現象雖然是假, 然而它的本體就是真空實相, 本來沒有所謂緣聚為生, 緣盡為滅, 也沒有出障為淨, 隨流為垢, 悟的時候為增, 迷的時候為減等虛妄之相.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空中謂真空實相之中, 無色等五蘊. 無, 即空.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眼耳等六根是空.色聲等六塵是空.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從眼界, 耳界, 鼻界, 舌界,身界, 意界之六界, 和上述六根六塵同樣是空.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明, 行, 愛, 取, 有, 為集諦;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生, 老死, 為苦諦; 觀因緣智為道諦, 十二支滅為滅諦. 無無明至無老死, 是空.
無苦集滅道.
此四諦, 又云四聖諦, 空也. 即: 沒有生死之苦的感覺, 也沒有貪愛的集因可斷, 沒有寂蔑的涅槃證, 也沒有解脫的道可修, 因為生死本來解脫沒有生死可捨, 本來清淨沒有煩惱可斷, 本來空寂沒有涅槃可證, 本來俱足沒有菩提可修, 所以叫做無寂滅道.
無智亦無得
在諸法空相中, 是不立一法的, 所以非但沒有凡夫緣起的蘊入處界, 和二
乘的四諦十二因緣, 就是菩薩所修的能觀般若智, 和由觀智所證得的法空
理 – 得, 由觀智所證的法空, 都也被遣在內的, 故曰無智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 夢想. 究竟涅槃.
無所得, 總結上述自空中無色..... , 無智亦無得, 謂沒有一法可得. 也
就是般若畢竟空. 因為般若能照見諸法實相, 本無所得, 所以菩薩依了般
若門修行而能獲得心無罣礙, 由於心無罣礙, 所以沒有甚麼可恐怖, 因而
遠離一切顛倒夢想的妄見, 從而證得大解脫的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僅菩薩們依了般若, 而獲得究竟涅槃, 就是現在, 過去, 未來的三世諸
佛, 在因地中亦莫不同樣的依此般若勝法妙門修行, 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的圓滿佛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如上所說, 依般若而修可得證菩提涅槃, 無疑的般若是一種大神力, 大光
明, 最高無上, 更是超絕無比的靈咒.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因此說了般若波羅蜜多咒: 揭締, 就是度, 重言之, 自度又能度人; 波羅
揭諦, 謂度到彼岸; 僧, 眾也, 謂大眾同度到彼岸; 菩提, 即無上佛果;
薩婆訶, 即速急成就.
(end)
附錄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解脫心法 連陽居士 編著)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 智慧也, 此指脫離意識, 顯現妙觀察智.
波羅蜜多, 度也, 解脫苦惱到達彼岸也.
心經, 言到達彼岸之心法也.
著境生滅起, 如水有波浪, 故名此岸,
離境生滅息, 如水常通流, 固名彼岸.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觀自在菩薩, 具妙觀察智, 心經著意者也.
五智皆需以般若波羅蜜多為用, 終須以法界體性智相溶化.
行深…..時, 言妙觀察智境界之深之時.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 色, 受, 想, 行, 識也.
照見, 無明被破時之正見, 即依般若照力而見.
無明者, 迷失本體, 闇然不知萬法來歷之昏昧時相.
皆空, 一曰相對之空, 一曰絕對之空. 般若門所謂空, 指絕對空.
五蘊未空, 則只見法相; 五蘊已空, 乃見法性.
度一切苦厄.
度者, 脫離之謂, 又度渡也, 由此岸到彼岸也.
一切苦厄, 言所度之境有二, 曰苦與厄也.
事之難者曰苦, 險之難避者曰厄也. 度脫苦厄, 惟空五蘊.
舍利子.
即尊者舍利弗, 釋迦如來世尊, 座下大阿羅漢, 智慧第一者.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性之本體無質, 名之曰空; 相之幻象似質, 名之曰色.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即性不異相, 相不異空, 空即性, 性即相,
性相不二, 即空色不二, 以空即性, 色即相也. 既明性相不二,
彼此互攝, 則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義.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亦復如是, 類推言之, 謂受想行識, 亦一一與空相即也.
受不異空, 空不異受; 受即是空, 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 空不異想; 想即是空, 空即是想.
行不異空, 空不異行; 行即是空, 空即是行.
識不異空, 空不異識; 識即是空, 空即是識.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諸法, 包括世出世法, 五蘊在其中. 空相, 空五蘊相也.
諸法, 亦通指內外一切法也.
諸法空相, 無生滅垢淨增減也.
諸法空相, 有解為”諸法真空實相”, 則諸法空相即諸
法實相. 從<大智度論>和<般若經>, 一切法因緣生, 所
以是空, 所以不生不滅, 是此諸法的真實之相, 狀態,
稱為諸法實相.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空中無色, 空中無受, 空中無想¸空中無行, 空中無識.
謂與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相應, 即大空本體中
都無五蘊也.
無耳鼻舌身意.
謂六根皆空也, 然所謂空, 亦只空其相, 不空其性.
根, 根基也, 境隨根生, 迷則著於眼耳鼻舌身意, 悟則無眼
耳鼻舌身意者, 無着也.
無色聲香味觸法.
謂此六境本來無有, 所謂境者, 不過各作引起根性之動機而已.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即: 無眼界, 無耳界, 無鼻界, 無舌界, 無身界, 無意界;
無色界, 無聲界, 無香界, 無味界¸ 無觸界, 無法界.
無眼識界, 無耳識界, 無鼻識界, 無舌識界, 無身識界, 無意識界. 界者體性之義, 舉六根六境六識十八自性, 合稱十八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死, 言十二支空也, 息滅也.
觀自在智出現, 即值緣真如妙用, 而不落於任何法相.
十二支: 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
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 謂十二支緣起.
無苦集滅道.
此言四諦空也.
苦諦, 洞悉見生空智之聖者, 猶有變易身苦報也.
生空智者, 照見生身當體即空之智也, 能斷俱生我執.
集諦, 洞悉變易身出現之因, 繫乎所知障.
滅諦, 洞悉滅盡變易身之究竟涅槃.
道締, 洞悉致究竟涅槃之因, 在法空智現前.
法空智者, 照見珠法當體即空之智也, 能斷俱生法執.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言智得並空之義.
智之別性, 有二三四五智之分.
c. 生空智法空智.
b. 道相智(倒道種智), 明聲聞道相與緣覺道相, 菩薩
道
相與如來道相之智也. 大乘乃有.
c. 一切相智(一切種智), 遍知一切法之智也, 唯佛獨
有.
亦五智分明.
得: 得為”心不相應法”之一, 即依有情身可成諸法分位假立者, 意謂
某法繫屬己有, 心中不起心法與之相應, 祇某法來繫時, 增設一 假名而已.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無罣礙.
菩提薩埵, 菩薩之具稱也.
心無罣礙, 心被牽纏謂之罣, 心被阻滯謂之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恐怖分兩種, 一曰身境上之恐怖, 如感身命將有危險, 或財產將有損
失, 雖未必見諸事實, 而心當顧慮之時, 也起大恐怖矣.
一曰修行上之恐怖, 因教義之衝突, 不敢誹謗而生之恐怖.
遠離顛倒. 夢想.
顛倒者, 不符真理之妄見也. 夢想者, 諸識皆依想而起, 想若離蘊,
則能隨起隨滅, 不致滯於幻象. 夢中所見, 即法塵所攝之幻象, 凡夫
不能離蘊, 故曰大都依想蘊而生.
夢想者, 即夢中想念, 其境虛幻不實, 故屬顛倒.
行深般若蜜多者, 想蘊即空, 自無顛倒之夢想矣, 是謂遠離.
究竟涅槃.
涅槃, 大滅度也. 大即法身, 滅即解脫, 度即般若. 此之三德非別有
也, 是迷即三障, 悟即三德. 所謂生死即法身, 煩惱即般若, 結業即
解脫, 然雖障即是德, 自非般若之功得不能顯. 譬如磨鏡, 垢盡明現,
斯之謂也.
三世諸佛.
過去現在未來, 謂之三世. 釋尊為現在佛, 釋尊以前三世為過去佛,
以後九百九十六佛為未來佛. 此狹義也. 以現時十方應身佛為現在佛,
前此化蹟為過去佛, 後此化蹟為未來佛, 此廣義也.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義為無上正等正覺, 或無上正偏知.
等者, 平等普遍也, 覺者, 靈知也.
菩薩因地圓滿而證果位, 則謂之佛.(因地, 相對於果位)
佛之義為覺者, 覺有二義: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此般若之總持也. 持也者(陀羅尼), 令一種功德力漸漸增長, 終至成
熟也.
大神咒, 法陀羅尼持至一心不亂¸神驗生也.
大明咒, 意陀羅尼持至見理明察, 啊驗隨顯也.
無上咒, 咒陀羅尼持至三蜜相應, 本尊現前也.
無等等咒, 人陀羅尼至入佛三昧, 寂滅現前也.
能除一切苦.
約最深境界言之, 較淺者對於決定業則為能除, 然亦得重業輕受也.
真實不虛.
與法界相應, 有必然之效驗, 非若世間虛妄現象, 每為識執者所礙也.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心經筆記
青年時代, 因緣際會閱讀<心經>, 並不求甚解, 只當做是一篇文言文, 老來離開職場, 重新讀它寫它, 總覺得<心經>260字, 似意猶未盡, 不免太精簡, 特別是經文說, 依般若羅蜜多故, 究竟涅槃,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然則, 到底甚麼是般若, 甚麼是波羅蜜多, 甚麼是涅槃, 又甚麼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及佛教的心靈世界等等, 不免要追根究底, 從而也就越陷越深入其秘, 如<心經>說的,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也.
筆記內容摘要而已, 並不表示對佛教的完全瞭解, 力有未逮. <心經>全文超過500字, 包括首尾. 玄奘譯<心經>, 不知為何去首去尾, 揣摩之, 所以, 加了起頭, 接了續尾而造就<中陰般若波羅蜜多經>(又名: 中陰得度經).
”中陰得度經”, 寫於1994年, 因讀<容格心理學>, 內容提到<西藏度亡經>, 不知不覺中, 潛入了”中陰”的世界. 世上絕大多數的人要經歷中陰境界, 只有極少數人得究境涅槃, 如<心經>之教言.
目錄
第十一篇 佛教羅輯 59
第十二篇 文心雕龍 62
般若思想 椲山雄一等著 許洋生譯 1988年
菩薩(Bodhi-sattva), bodhu有”悟”, “正覺”的意義; sattva則有多種含義:
<八千頌>裡說. 菩薩一語的意義, 不是語言的對象, 因為菩薩大士學習對一
切法不執著, 於無執著上, 得無上而完全的正悟, 以正悟為目的, 因此他被稱為求正確的偉人(菩薩大世).
十善道和六波羅蜜是菩薩戒和行項目的中心.
十善業道是脫離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與, 兩舌, 惡口, 綺與, 貪欲, 瞋恚, 邪
見十種惡行.
<莊嚴經論>說六波羅蜜於三學有關, 布施, 持戒¸ 忍辱. 三波羅蜜相當於戒
學; 禪定相當於定學, 智慧相當於慧學, 而精進共通於三學. 也將六波羅蜜和福智二資糧連結, 布施和持戒是福的資糧¸智慧是智的資糧, 忍辱, 精進, 禪定做二資糧, 又說, 六波羅蜜的最初五個結果轉換(迴向)於第六個智慧波羅蜜.
Dignagn(陳那)和Haribhadra說, 般若波羅蜜有三義:
<八千頌>的最古型態, 也把般若波羅蜜當做和”真如”同一.
“空”的思想是大乘佛教初期已有的中心思想, 說以蘊為首的諸法, 如幻人一
般, 並不真實存在, 因此”本來不受束縛也不被解脫, 是真實狀況(真如). 一切萬物, 從有情到涅槃, 等於夢幻.
大乘菩薩不取, 不著任何事物, 因為它認識知道一切事物沒有本體, 是空. 心不住於以五蘊為首的一切事物, 即是”菩薩大士住於空性(sunyata), 住於般若波羅蜜”, “不取著於勿質的存在, 同樣也不存住於感覺, 表像, 意欲, 思惟, 這就是菩薩大士的般若波羅蜜”. 因為五蘊是空, 即一切不被取著, 所以一切智, 即佛陀的本性和般若波羅蜜也是空, 不存在, 不被認識. 若如是考察而不害怕, 不失望, 不陷於恐怖, 則該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
認為五蘊實有而執著是錯誤的, 同樣的, 認為五蘊虛無也是錯誤的. 心不可住於物質存在是空的認識, 對感覺, 表像, 意欲也一樣, 而且心也不可住於思惟是空的認識. 空是實際上以事物為某種(既定的)特徵而認識, 而執著的否定. 所以, 一切事物, 不論有情或佛陀, 都不存在的看法, 立即反轉, 菩薩乃有: 我不捨這一切情. 我要使這一切有情從無量的痛苦中得到解放. 又, 即使有百次被剝碎, 也不對他們起惡心.“ 這種利他的大心, 和忍辱的經神, 為度眾生欲得一切智而成佛.
但, 即使菩薩要引導無數有情趨向涅槃, 也沒有任何想入涅槃的人, 任何想導向涅槃的人也不真正存在. 這是事物的本性(法性).
<增一阿含經>說, 眼生時無有來處, 滅時無有去處, 如是眼不實而生, 生已
盡滅, 且及於耳, 鼻, 舌, 身, 意, 的十二緣起, 亦即無作者而有業報所感應的身心的相續流轉. 這六根和蘊的相序, 就是空.
在定中出現的諸佛, 從何處來, 往何處去, 這個問題也是<般舟三昧經>的主題, 說佛陀既不從任何地方來, 也不往任何地方去, 只是心所作而已. 人即使集中心意見了如來, 聽聞其教, 也不可執著於此, 因為, 一切事物是空, 本來寂靜, 不被認識, 離脫, 極清淨, 等於涅槃, 般舟三昧之極致, 其實是空三昧, 雖說入三昧見諸佛, 但諸佛既無來處, 又無去處. 諸佛和三界, 都是心所作, 而心也是虛誑的, 一切是空.
這種一切事物無去來, 因緣故空的思想, 從初期大乘經典而展開, 至龍樹的<中論>, 成為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
另一方面, 行為與禍福的必然觀係, 到底是個人的事, 不能轉移給雙親或子女, 在這意義上, 人是獨生獨死, 是徹底的非市會性存在. 業報的非讓渡性, 自作自受性, 是不可動搖的.
但這並非不能改變的, 從經典記述有超越, 背離或破壞此二原則. 超越第一原則, 是藉悔改, 修習, 歸佛, 罪的告白而減輕或消去惡報, 第二是, 將善業的功德迴向施給該善業作者以外的人.
將自己的善根功德回迴向自己的菩提(轉方向, 轉向), 和為減清他人的業苦, 或為資助他人的菩提, 將自己的善根功德迴向.
大眾部, 經量不等以為, 觀想是超越業報的力量. <般若經>以為般若波羅蜜即空性超越業.
<八千頌>論六波羅蜜中的前五波羅蜜與第六般若波螺蜜的關係, 說前五波羅蜜迴向於第六般若波羅蜜, 使稱為波羅蜜(paramita), 或布施乃至智慧的六德目, 迴向與全知者性, 才能成為波羅蜜. 此際, 方向款換的意義完全不存在, 是第一種內容轉換的迴向.
在迴向上進行業報的內容轉換和方向轉換, 這是因為一切事物不具特徵, 本體是空. 迴向是業報束縛的解放, 只有基於空思想才可能迴向. 而般若思想也是將業報轉換使眾生解脫的救濟思想.
<八千頌>在於內容轉換的迴向. 阿彌陀佛救惡人, 是佛將自己普積集的福行轉向惡人的所謂方向轉換的迴向, 不可說是將惡人的罪業變為福業. 迴向只就福業而言.
<道行般若經>, <小品般若經>, <八千頌般弱>等
<光讚般若經>, <放光般若經>,<二萬五千頌般若>等
第一, <般若經>的經題. <般若經>大部份是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經典
名稱. “般若”, 是巴利語是prajna, 音譯是panna, 漢譯為智慧. “波羅蜜”, 是paramita(巴利語亦同)的音譯, 玄奘及其他以後的許多漢譯者於末尾加”多”, 而成”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一語, 在初期佛教經典中, 只是許多德目中的一項而已, 在此一
變而統括六波羅蜜全體, 支撐它們根底, 甚至此外的德目, 都由此般若波羅蜜單獨負荷.
可見, “般若波羅蜜”具有<般若經>的標誌. 關於”般若波羅蜜”, 一言以蔽之, 它可以說是以”空”的思想為基礎的般若之悟, 而且不論在那裡都徹底發揮它, 在浸透於六波羅蜜中的各個及許多德目的過程中, 有<般若經>的成立, 擴大與發展. 又, 般若波羅蜜有時有和咒, 真言, 或陀羅尼結合的傾向.
第二, <般若經>與大乘. <般若經>才確實是大乘佛教的先驅經典. 換言之, 大
乘佛教是和<般若經>同時開始的. 大乘佛教各經典, 從<般若經>的成立而開始製作的.
第三, <般若經>的增廣與發展. 後代陸續成立的種種<般若經>以傳入中國的
來說達四十二種之多, 此外, 有新加入的<般若經>, 如<仁王般若經>, <理趣般若經>等. 玄奘翻譯的<大般若經>特別龐大, 有六百卷所組成.
大乘佛教運動的興起, 有兩大支柱, 一是涉及佛塔崇拜和供養的主題. 二是
以佛傳為中心的文學活動. 這樣開始的大乘佛教運動, 出現: 新佛, 新菩薩, 空的思想, 救濟與慈悲, 和與此有關的誓願及其他, 對彼岸的希求, 信的強調, 三昧的淨化, 某種神密話等諸要素. 很重要的是, 大乘經典, 終於成立.
從來的佛教徒, 包括聲聞, 緣覺, 甚至自稱大乘者, 都誤解空性, 且對之起執
着. 空絕對不是說甚麼都沒有, 它是緣起的別名.
空並不否定目前的事實為事實, 目前的現象為現象. 率直地接受事物生滅的
事實. 只追問這種事實和現象如何可能, 如是而正確地把握一切事物的情況. 空觀, 不只是概念和理論, 原始佛教以來, 即是可實踐實修的項目, 所以, 也稱之為”空定”.
為脫離人類的生存欲和愛欲中對感覺, 肉體的執着和束縛, 真正得到心的自
由, 而被提出做為觀想的對象. 如是得到完全自由的過程, 稱為空, 它是空觀的原型. 其目標在於離去人類種種作為和計量, 而”如實知見”被當成目標.
“如實知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乘菩薩的修行階段設定為五十二位, 可見
這種實踐, 實修困難與尊貴. 所以志在完成而累積無限努力, 是具有什麼也不能替換的意義和價值的. 在佛教, 空的實踐與不斷地自我否定之行, 是使我們為人的必要條件. 空的實踐不外是慈悲的發現, 可以說, 般若波羅蜜菩薩的慈, 悲, 願, 行, 被統一於其中.
緣起(pratityasamutpada)的語意是, “因…….而起”, “因……而生起”, 其中的”因”,
意指種種條件. “起”的意義是”集起”, 是諸條件整備而生起的. 見於原始佛典的緣起說, 有十支, 九支, 七支等的階段發生, 但以十二支分(anga)解釋迷的眾生生存的真相, 也稱為十二因緣.
<中論>開首說: “不生不滅, 不常不斷, 不一不異, 不來不去,” 的八不詩頌,
如以不一不異為中心, 進一步追究相依相待, 則其中明示相互否定對立的一組二者之間的相關性, 顯現否定即肯定. 表現空與緣起, 如是, 緣起與空不只是同一或全同, 空一面顯示否定性(無化), 一面預想肯定性(妙有), 而緣起一面露出肯定性(有)於表面, 一面為否定性(自行的無化)所依據. 即: 空與緣起, 可以說是楯的兩面.
關於”如實知見”(yathabhutam pajanati), 從原始佛典, 是由五種精神及五種物質要素(五蘊)組成的, 要以正確的智慧, 如實觀察各種要素, 優不是固定的, 而是會變易的, 流動的.
正確的智慧即般若(panna)是甚麼? 如實知見又是甚麼意思?
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與宗合, 是後世的佛教學者, 例如以阿毗達摩論師的實在論, 多元論的分析, 和空觀為媒介的唯識論師, 在觀念上的綜合等, 完成的.
為了如實知見, 首先必須排除煩惱, 即精細分析為煩惱所覆的”心”的種種情形, 另一方面實修觀想, 凝視煩惱, 逐漸地達到心完全自在的境地. 前述的空性的強調也是其中之一.
或許以為捨棄人自以為是的作為, 自己與空合而一時, 把心空掉, 心恰似透明的鏡子, 在沒有汙點的清明鏡上, 一切事物的情況都能如實地映出, 在實踐上, 極具說服力.
唯識說一面以瑜伽術, 在思想上以緣起, 無自性, 空做根底, 停止妄念, 藉著冷靜斢徹的智慧觀察諸法, 為背景, 一面視心的作用, 總括主客的相對論的分析, 為真實. 此唯識說, 挖掘煩惱與執着, 在己意的背後, 更設定包括一切心的做用之”阿賴耶識”(alayavijnana 藏識). 而且, 認為藉此阿賴耶識的根本轉換(轉依paravrtti), 可開始證得究極的覺悟.
中道(madhyama pratipad), 是釋尊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所用的語詞. 它是離
快樂主義和苦行主義兩極端, “依中”而說的, 在內容上, 它是被評為普遍真理的八正道, 它是中道的原型.
中道之中, 即不要都低迷於否定性之中, 一定要超越它而轉換為積極, 肯定的立場, 也即是釋尊所做的所謂四聖諦的教示, 其中的道諦是八正道. 而且, 佌四聖諦才是對真實的認識妥當, 對法妥當, 是梵行的根本.
無我(anatman, anattan), 是原始佛教以來, 佛教的根本標幟之一, 五蘊無我說是基本, 它排除將暫時被假定的事物固定化實體化的誤認和執着, 而以真實自我為目標. 但這會被曲解, 以為釋尊在有我和無我的二者之中選擇一個, 對此, 釋尊做如下回答:
若我說”有我”, 則他的錯誤思想增大, 若答”無我”, 則他的疑惑更大. 以前有我, 但自今斷絕. 離如此恆常與斷絕二邊(兩極端見解), 如來依中法.
可是, 離二邊而依中, 是怎麼一回事呢? 就有我, 無我問題而言, 有我這種我執的否定是無我的實證, 成為所謂禪定的核心, 而無我這種無我執的否定市主體現成, 反過來說, 是滅去無我之我那種小我, 而生存於大我的這種大我的發現, 可視為大乘菩薩行的主體. (p155)
伍. 大智度論與般若
<大智度論>是<大品般若經>的註釋書, 列舉般若波羅蜜的功德:
(前三種不是絕對的, 後一種是般若波羅蜜的內容)
聲聞乘(小乘): 四諦的學習, 無大願, 無大悲心, 不知諸法實相.
菩薩乘(大乘): 六波羅蜜的修行, 有大願, 有大悲心, 知諸法實相.
諸法實相的原語之一dharmata, 漢譯為”法性”等, 意指”法其物”, “法
的真實情形, 狀態”. <大智度論>諸法實相的解釋:
問曰, 云何是諸法實相, 答曰: 眾人各個說諸法實相, 自以為實. 此中實相者, 不可破壞, 常住不異, 無能作者. 如後品中, 佛語須菩提, 若菩薩觀一切法, 非常非無常, 非苦非樂, 非我非無我, 亦不作是觀, 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是名捨一切觀, 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 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 一切相亦如是, 是名諸法實相.
般若波羅蜜的意義:
摩訶般若波羅蜜, 甚深難解, 難知, 難可信受,
是般若波羅蜜, 甚深難知解, 不可思議.
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 非苦非樂, 非空非實, 非我非無我,
非生滅非不失滅, 如是住甚深般若波羅蜜中, 於般若波羅蜜相
亦不取.
此般若中, 有亦無, 無亦無, 非有非無亦無, 如是言說亦無.
是名寂滅, 無量, 無戲論法. 是故不可破, 不可壞, 是名真實
般若波羅蜜, 最勝無過者.
問曰, 云何般若波羅蜜? 答曰, 諸菩薩從初發心, 求一切種智
(佛陀的智慧)於其中間, 知諸法實相慧, 是般若波羅蜜.
即, (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成佛前, 為了知諸法實相所應學的智慧.
那麼, 般若波羅蜜只是菩薩的修行道嗎? 不!
問曰, 若爾者, 不應名為波羅蜜, 何以故? 未到智慧邊故.
答曰, 佛所得智慧是實波羅蜜, 因是波羅蜜故, 菩薩所行亦名
波羅蜜, 因中說果故, 是般若波羅蜜在佛心中變名為一切種智.
菩薩行智慧求度彼岸故, 名波羅蜜, 佛已度彼岸故, 明一切種智.
波羅蜜, 本是最高, 完成, 完全的意思. 所以, 般若波羅蜜可解作
“完全的智慧”, 因此, 對於佛陀的最高智慧很適合. 但大乘佛教是
許多菩薩趨向佛陀的覺悟(彼岸)的宗教, 佛陀的境界 --- 菩薩修行
的目標 --- 當然很重要, 但對菩薩而言, 自己當前的修行才重要,
因此, 將通俗字源的解釋, 將波羅蜜解作向彼案(到), 使波羅蜜成
為菩薩的中間修行德目.
中觀學派的二諦說, 主張可藉世俗的語言, 說示言亡慮絕的勝義空. 勝義的空性是超越一切世間的思慮分別, 而默然, 不可言說的真理. 但, 儘管如此, 勝義除了利用世俗的方便, 言說外, 不能表明. 在有, 無相對的有限世界, 涅槃於生死的否定上, 於超越生死之處, 開始成立. 但在超越有, 無的勝義的絕對世界, 涅槃是即生死而有的. 一度被否定的世俗價值在廣義的世界, 可再度甦生. 生死即涅槃是可能的, 這可說是如來絕對大悲的運作所致.
大乘是從藉念佛三昧, 直接思念佛陀相好而出發的, 但今生的成佛只是理念而已, 而密教認為, 藉讀誦, 觀想曼荼羅的諸佛的真言, 當下自身可與實在界合一, 即身成佛.
吉藏在”無住”找到<般若經>的思想的本質. 他說: 般若以無住為宗, 故倒以住著為本, 今欲破顛倒住著, 是故發音明無住.
也就是說, 以”無住”一辭表示破顛倒住著的無著無執的精神, 視之為般若的宗旨.
無住的概念, 如<維摩經>所說”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本來意謂著緣起理法即性空. 與實相是同義語. 以不住而住是”無住”, 以無得而德是”無所得”. 在說此無所得與無住為一經的宗旨, 是般若的玄宗時, “無住”已不僅是原理性的空理, 空性, 而且它也是意指與”無所得”相等的般若波羅蜜的實踐的語詞.
彰顯六祖惠能, 確立南宗禪的神會的主張, 以無念, 無住, 無相三句為代表. 不用說, 都是般若波羅蜜的代理. 例如關於無念, 神會說:
無念即是一念, 一念是一切智, 一切智即是甚深波羅蜜, 般若
波羅蜜即如來藏.
又說:
但自本體寂靜, 空無所有, 亦無住著, 等同虛空, 知處無不遍,
即是諸佛如來身. 真如是無念之體, 以是義故, 立無念為宗.
就”無住”的觀念看, 作為原理的空理, 空性的意義很強, 但說: “知心無住是觀”<壇語>, 南宗的般若主義是從說心的無住開始的, 它如最後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思想所象徵一般, 始終把無住當作心的問題加以抓取, 徹底的說它, 可看出以般若波羅蜜的實踐為目標的禪宗的面目.
它確實與無得正觀的立場有相通之處, 此無得正觀, 不只將無住解做空觀的原理, 而且視之為無所所得的般若波羅蜜的實踐.
<大寶積經>: 有四法得般若波羅蜜, 云何四法, 一者學法敬重法師, 二者隨受聞法, 應為他説, 心無愛著, 亦無所求, 三者聞已受持, 四者行法不著言說, 是菩薩有四種法得般若波羅蜜
般若思想 (印度大乘佛教哲學史 李世傑著 1966年)
上列12項中, 最主要的思想, 是空的思想, 六度思想和般若思想. 空是
哲學思想的根源, 六度是宗教實踐的範疇, 般若是統一哲學與宗教的根本立場.
空的思想, 有七點意義, 即:
1. 實體的否認: 在原始佛教, 空的名稱少用, 而多以”無我”代表空的思想, 只有入定時, 才有用”空無邊際”, “空三昧”等名稱. 至於般若經成立的時代, 空的思想, 確立其成為佛教的基本思想.
空並不是虛無, 是把一切諸法, 看為”無自性”的意思, 無自性就是無實體的意思, 叫做實體的否認.
2. 固定觀念的否認: 實體否認之外, 對於執無或執空者, 又由”空亦復空”的思想, 以打破其執. 換言之, 執有執無, 兩俱不可, 連離執有執無之”見”, 也應棄掉. 如此, 對於任何一物一法, 均由否定而在否定, 絕對離開固定對立之”見”. 是空的第二義.
3. 中道實相的境界: 上述否定萬物實有, 或再否定虛無的思想, 諸法本身,
依然存在, 空觀思想只是離有無之見, 由統一的立場, 平等觀察一切, 乃是非有非空的中道狀態, 這叫做珠法實相.
換言之, 主觀和客觀的根源, 是相即相入, 渾然一體的, 不一不異的性質,
因之, 談心談物, 其究竟的情形, 是同歸一趨, 智者大師, 將此不可思議的境界, 叫做”妙”.
自己的特質, 故能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圓融無礙. 這是由空所表現的”妙境界”, 又教做”真空妙有”. 此境界, 一切事象孻無一法可捨, 亦無一法可取, 而山是山¸ 水是水, 柳綠花紅, 即是實相, 般若經所說的”不壞假名, 而演實相”, 乃是表示此意.
空的圓融性, 是萬法緣起相即的本質. 真實的因緣法, 本來是從萬法一如所表現的世界, 而由此萬法一如所作用的”心”, 叫做”一心”. 一心是空的一元作用或同一作用. 此一心只棄掉”物自性”的觀念, 或固定觀念, 即可獲得. 如離開心以談空, 那是自我矛盾的說法, 不以心為基礎, 即無空不空可談.
境界, 是物心一如的自性清淨心, 由此清淨心, 能夠改正主觀上一切謬見, 解脫的原理, 由是而生.
格乃越偉大, 人格越委大的人, 他的空性乃越深, 故聖人乃偉大的包容性和慈悲性. 空是人格的最深原理, 而人格是空的最高統一.
站在空的立場所修的”行”, 乃是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是叫做六度的大乘菩薩
行, 即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和智慧. 此中, 智慧波羅蜜是達到空最完全的智慧, 因此, 智慧是行前五波羅蜜的根據, 故可與前五波羅蜜並行存在. 前五波羅蜜應依般若的真智而行, 同時, 由於行前五波羅蜜而可達成般若智.
在自利方面看, 六波羅蜜的實踐, 名為般若, 而以他利為主來行六波羅蜜, 叫做”方便”.
波羅蜜是”到彼岸”, 即從苦的此岸走到樂的對岸(解脫), 叫做到彼岸. 每一波羅蜜均以其他五波羅蜜為根據而存在, 即, 一即五, 五即一, 六度相攝, 而展開其相即相入的立場, 這是佛教思想史上的發展.
由於布施的實踐而撥無利己性的”我”與”我執”, 同時, 有於般若的無分別智而純化吾人利他行為時, 即能達到完全無我的境界, 這是以空觀為契機而發展的實踐道. 由此無分別智的立場而行六波羅蜜時, 終能體會物我不二的中道緣起的世界, 獲得無勝正等正覺的佛陀大行.
由波羅蜜所完成的般若(智慧), 乃是八聖道中的正見, 而由正見所發出的行為, 即是菩薩諸行, 因此, 般若與”業”及正見的官係, 非常密切. 業有心而積聚, 由智而被整理, 而心乃由般若而得無相之威力.
覺悟四聖諦唯蘊無我及緣起的法無我, 而隨順中道的無分別智, 乃是般若.
般若思想為大乘佛教教義特質之一. 在原始佛教, 四諦中的滅, 道二諦背後, 應有明瞭的”智”存在, 始可達到滅苦與集二諦, 以達到滅苦得樂的理想境界, 而達到此理想境界所應實行的方法, 乃世是八正道. 特別是其中第一項目的正見, 乃是般若的具體表現.
原始佛教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即是中或空之具體表現, 亦即是般若的具體表現. 般若經出現時, 空才正當成立為大乘佛教之根本基礎, 至於龍樹時, 空的思想乃被發揮為甚深的”中觀哲學”.
六波羅蜜多
關於六波羅蜜多, 於<大般若經>外, 茲以<大成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為本, 大意闡述六波羅蜜多.
云何布施, 所謂養育男女, 慈念乳哺, 然此眾生雖不能知福利之事, 以憐愛故, 令得色, 力, 壽命, 安樂, 離饑渴苦, 亦名布施. 以是義故, 財寶豐足, 法應如是.
若菩薩摩訶薩修習布施波羅蜜, 為三種事, 與諸功德而為其本, 一者, 能利自他, 若不利他, 自受世樂, 非菩薩行. 二者, 於大乘中無有退轉. 三者, 隨修少分, 乃為無量功德之本.
如是行圓滿布施波羅多, 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觀無常離彼我相, 心得安忍, 非真實忍; 若觀諸法善不善相, 心得安忍, 非真實忍; 若復諦觀十二觸忍, 於諸根, 塵離恚罵向而得安忍, 非真實忍, 若觀……, 非真實忍. 如是諸忍, 是對治忍, 非究竟忍.
善男子, 真實忍者, 以正智慧了一切法本性皆空, 空即是世間法, 空性正智二法本性不相離故, 如是忍者名究竟忍.
精進之人, 於生死中說諸過患, 顯大涅槃無量功德, 大悲, 般若常所輔翼, 由斯不住生死, 涅槃, 利樂有情, 窮未來際, 是即精進波羅蜜. 復次, 經進之人, 日夜增長無量功德, 如青蓮花生於淤泥中, 日夜增長漸舒於水, 其花開敷, 人皆愛樂, 是則名為精進波羅蜜多.
若諸菩薩得三昧者(108則p242), 是則名為靜慮波羅蜜多.
此般若波羅蜜多, 非即蘊, 處, 界, 無依無止, 不生不滅, 不內不外不在中間, 是故般若波羅蜜多不可思議.
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應修八法, 所謂蘊善巧, 處善巧, 界善巧, 諦善巧, 緣起善巧, 三世善巧, 一切善巧, 一切法善巧. 復次, 悉能了知一切法性, 名為智慧, 所有觀察善不善法, 名為方便, 隨順解脫離諸分別, 聖智現前, 名為般若波羅蜜多.
聲聞, 緣覺善巧勸修漸入佛道, 是名方便, 菩薩修行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疾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名般若波羅蜜多.
若諸菩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 乃至靜慮波羅蜜多, 皆從般若波羅蜜多本母所生而為根本, 譬如眼等五根發生五蘊, 能取五塵皆作用, 如是一一皆以識心而為根本, 若離其心無所成辦, 若菩薩修前五種波羅蜜多, 恆以智慧而為其母, 若離智慧無所剋獲.
緣起(”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 呂凱文著)
緣作為名詞, 有邊緣義, 如李商隱的”屏緣蜨留粉, 窗油蜂印黃”; 做介詞有原因, 因為, 由於等義, 如王安石的”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處”.
作動詞用, 如(1)圍繞, 環繞. 例如水經注”江陵城地東南傾, 故緣之以方城”; (2)攀緣, 攀登義, 例如孟子梁惠王”以若所為, 求若所欲, 猶緣木求魚也”; (3)牽連義, 例如新唐師, 韋思謙傳”小則身誅, 大則族夷, 相緣共坐者庸勝道?”; (4)順, 沿, 循義, 例如韓非子解老”夫緣道理以從事者無不能成”, 例如南史宋本紀“緣江六七百里舳艫相接”; (5)憑藉, 依據義, 例如荀子正名”徵知, 則緣耳而知聲, 緣目而知形可也”; (6)或作’弓用生絲纏繞然後漆飾’, 例如爾雅釋器”弓有緣者謂之弓, 無緣者謂之弭.”
玄奘法師譯<緣起經>云:
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 起愁歎苦憂惱, 是名為純大苦蘊集.
(語譯: 從無明之緣而生起行, 從行之緣而生起識……)
佛陀說: “凡見緣起即見法, 凡見法即見緣起”, 見, 有認識的意思. 緣起有譯為因緣, 所以十二緣起也稱十二因緣.
<阿含經>有佛駝的教法: 五受蘊 六入處 因緣 一切無常
五受蘊, 或譯五取蘊, 指色取蘊, 受取蘊, 想取蘊, 行與蘊, 識取蘊, 亦即當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於執著與煩惱的狀態時, 稱為五取蘊. 五取蘊即五蘊的煩腦中態. 六入處或譯為六入, 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種感官或能力稱為六處, 意味著我們認識世間的六種通路, 所以也稱之為六入.
<雜阿含>: 云何緣生法, 謂無明, 行…., 是名緣生法. 謂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處,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 並, 死, 憂愁, 惱苦, 是名緣生法.
十二緣起裡, 十二項緣生法外, 五蘊也是緣生法. 緣生法, 有”緣已生起的”, 或”緣所生起的”意函, 因此, 統一以”緣已生法”通稱之.
就佛教的觀點, 孤緣是無法生起果, 必須是諸緣聚合才能生起果, 以”無明緣行, 行緣識”的緣起為例, 從無明支到行支生起, 或從行支到識支生起, 每支都應該解讀為代表諸緣的共相, 才能契合佛陀所教的”諸法因緣生”, 也就是必須是無明之緣與其它緣相聚合, 才能生起諸行.
“無明”緣著”行”而生起, 是錯的, 或者”行”緣著”無明”而生起, 還算不失原意. “從無明生起行之緣”, 或”從無明緣生起行”, 是比較符合原典的意含.
緣起, 不單指涉順觀的緣起而已, 它並且也指涉逆觀的緣起, 即緣滅的進路. 如<律藏>大品, 開頭云: 爾時, 世尊初成現等覺, 止優樓頻螺村, 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 一度結跏趺坐, 坐受七日解脫樂, 時, 世尊是夜初分, 於緣起順逆作意:
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
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 而有死, 憂, 悲, 苦惱, 如是集起一切苦惱.
又無名滅盡, 則行滅, 行滅則識滅, 識滅則名色滅, 名色滅則六處滅, 六處
滅, 則觸滅, 觸滅則受滅, 受滅則愛滅, 愛滅則取滅, 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
滅, 生滅則老, 死, 愁, 憂悲, 苦, 惱滅¸ 如是滅盡一切苦蘊.
逆觀時的緣起裡並無緣字, 乃生與滅互為辨證與消長, 其過程皆有緣而生滅, 並非無緣而生滅. 佛自稱, 我是說有緣之法, 並非無緣.
四諦與緣起皆是初期佛教重要教理, 同時也被視為是佛陀證悟的主要內容容之一. 四諦是苦集滅道. 苦諦主要是以”生, 老, 病, 死, 怨憎會, 愛別離, 求不得, 五取蘊苦”等傳統佛教所說的八苦, 再加上”愁, 悲, 憂, 惱”做為苦諦的內容. 由於這種苦莫不是源於對於身心(受¸ 想, 行, 識)五蘊執着而產生. 因而以”五取蘊苦”作為種種苦的略說.
集諦的集字, 有聚合與生起的意思, 也有表示原因的意思, 苦是眾多原因聚合而生成的. 但初期佛教對於集諦的說明, 側重於以”渴愛”解釋集諦. <大般涅槃經>則將”無明”列為集諦的內容, 將”無明”的內容解釋為”對於苦集滅道諦無知”, 反之, 將”明”的內容解釋為”知苦集滅道諦”, 可見初其佛教藉由緣起與四諦的內容作為彼此解釋的依據.
集諦說明苦諦生起的原因, 滅諦則說明苦生起之原因的消滅, 所以也以渴愛和無明之滅為內容. <如來所經>等諸經典, 將滅諦解釋為”渴愛無餘, 離滅, 棄捨, 定棄, 解脫而無執着, <大般涅槃經>則添加”無明”一項, 將滅諦解釋為”無明, 愛,滅絕於苦因, 當知此滅, 諦實是滅”.
道諦是以<八正道>表示, 即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與正定. 八正道與緣起, 可從<雜阿含>為例: “爾時, 釋尊告比丘, 若無明為前相, 故生諸惡不善法, ..., 邪見生已, 能以邪見, 邪業, 邪命…., 若起明為相, 生諸善法, …, 能生正見, …, 正定.”
八正道所以無法生起的原因(或八邪道所以生起的原因), 可以推溯到以無明作為其原因. 可以說, 這也符合”此有故彼有, 此無故彼無, 此生故彼生, 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法則, 這也是補充以十二因緣作為緣起的局限印象, 而可以略為擴大解釋.
從佛陀說法的時間順序立場, 四諦教法之提出, 可被視為是緣起思想之同化或補充解釋的結果. 四諦乃是”緣起”之諦.
關於三昧
三摩地(又稱三昧, 正定, 乃集善心一處住不動, 又一切禪定攝心叫三昧, 也即是禪定波羅蜜多)的修行體驗!
上舉16則為例, 全文有156則, 參考<大般若經精要>張子敬居士講述
竺道生與涅槃思想
竺道生是東晉最著明的涅槃學者, 他把做為最精緻哲學型態的般若學和粗俗的成佛說結合起來, 着重闡發涅槃佛性說, 認為”真中妙有”契合無間, 開創佛教一代新風, 因此, 被尊為”涅槃聖”.
筑道生的成就, 一是從鳩摩羅什學習般若, 二是從毗曇, 僧伽提婆, 三是從曇無讖, 學其所譯的涅槃基本經典, 是集三者之大成. 筑道生的主要思想, 包括: 佛性說, 佛無淨土及善不受報義, 一闡提皆得成佛義, 頓漸悟之分別, 等等.
<涅槃經>有<大乘涅槃經>和<小乘涅槃經>, 大涅槃經是採取小涅槃經之形式, 經由般若, 華嚴, 法華等思想之洗滌而成立之經典, 其成立年代大約是公元二百年至三百年之間.
<大乘涅槃經>的思想內容, 約有三點, 一是法身常住的思想, 二是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思想, 三是一闡提成佛之思想. 這三項實則盡歸於第一項法身常住之思想.
涅槃經的思想, 是經由般若的空, 及法華的久遠實成的思想而出現的大乘思想, 故常樂我淨的”我”, 是大乘空的”我”, 也即是永遠的生命, 法身, 佛性的”我”, 並不是小乘所說”四顛倒”的” 我”, 換句話說, 永遠的生命, 法身, 和佛性的”我”, 是”無我”(空)的”我”.
其次, 眾生悉有佛性, 一闡提也是眾生之一, 一闡提是不信佛的人, 斷善根的人, 無成佛之性的人, 但由悉有佛性看, 不成佛並不在於其本性上之問題, 而是在其事修的問題. 所謂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並不是說: 在我們凡夫日常心中有小量之佛性潛在吾人本性, 而是吾身心全部被攝在佛性中的意思, 亦即是吾心不出佛性的意思.
涅槃, 是佛教的基本觀念之一, 有滅度, 寂滅等義, 滅, 指生死因果, 滅度, 只滅生死之因果, 度生死之煩惱; 寂滅, 則指無為空寂, 滅生死之大患. 佛教認為人生一切皆苦, 必須經過一番修持, 解除苦因苦果, 進入涅槃境界, 做為人生的最終歸宿.
吾人凡夫之身心與佛性, 或吾身與法身, 並不是相對立, 而是法身大海一波浪即是吾身的意思. 波浪本身即是水, 同時, 波浪是波浪, 水是水, 可是動(煩惱)的波浪被收為靜(煩惱消滅)的水, 即是法身, 動變成靜這一點, 叫做涅槃或解脫.
涅槃的性德在大涅槃經, 是常樂我淨(常住安樂, 大我清淨)的狀態, 而此四德, 並不是由四念處(無常無我苦及不淨)所對治的四德, 而是由四念處經過”空”而再深化的絕對之德.
涅槃學在中國佛教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達到對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 以及達到這個理想的方法, 還有, 眾生所以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根據, 及原因, 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此外, 有關頓悟, 漸悟的問題涉及宗教的神秘主義的認識論, 涅槃性說則是佛教的特殊人性論, 因而都具有特定的哲學理論意義.
要瞭解筑道生之佛性論在成佛之因, 果及方法論這三方面的思想, 我們只能根據他所注疏的三經, 即<維摩經>之般若實相, <法華經>之開權顯實, 和<涅槃經>的佛性常住. 從而顯示竺道生之思想也是由般若學之發展而走向涅槃學說之路, 進而建構其佛性論.
<唯摩>是般若經的一種, <法華>與<涅槃>則是討論佛性之經典.
“佛性”, 由梵文譯過來, 其原義有佛界, 佛種性, 佛藏(即如來藏). 它的內涵意義則有”領域”, 和佛之”本元”的意思.
緣起性空, 為佛教哲學共許之前提, 也是般若學之核心問題. 緣起之無自性當下直言諸法無本體, 故此才有”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之說, 意即從無住(無所依)之本, 即無本之本”成就”一切法. 這成就一切法不是”由本體升起一切法”之意, 因為佛家根本不認有本體, 故此才說”無本”(或無自性, 空等)的觀念.
佛家是就”緣起性空”而言諸法之有(存在)乃是依因緣而出現, 這是一橫面的描述, 而非由上而下的縱性的關係所生起諸法.
其次, 筑道生也明白語言文字本身的限制, 也曉得名言概念的性質. 從而談到”解脫”, 就不能被語言文字縛死, 他說: ”不復縛在文字, 故言解脫也”. 又說: “文字既解, 還得復悟解在諸法也,” 即不以文字作為媒介, 不必間接地了悟諸法, 而是從如幻如化的文字放出來, 直接悟解諸法.
所以筑道生明白”空”非實物字, 亦非本體義. 所以他說: 虛空亦本無也.
般若之妙用, 第一步就是蕩相遣執, 故此, 首先把執着”佛淨土”觀念掃蕩. 依竺道生的意思, 所謂國土, 皆是”眾生封疆之國”, 於此國土, 見之有不淨, 則為穢土, 見之無穢, 則為淨土. 眾生所言之佛國土, 其實是”空”, 無自性, 無本體, 不論是淨或穢, 最終均是不實, 故此是”無土”, 沒有自性之土.
竺道生說, 淨土行者, 行致淨土, 非造之也. 即若實踐修行, 固然可達道淨土, 但是, 這淨土” 非自造也”. 無論佛或菩薩, 都以其”慈悲為懷, 滿願為極”, 為極盡其圓滿之本願. 依筑道生意旨, 淨土與不淨土, 其實是同一淨土, 淨不淨在於眾生之心淨不淨. 心淨則見佛土淨, 心不淨則不見佛土淨.
善不受報, 是說善者不再受輪迴生死之報應, 這是指成佛者不再受報之善, 是用來描述果地之”佛性”, 亦即成佛之形態.
所謂涅槃, 只是一寂滅境界, 故此竺道生說, 大涅槃也只是一寂滅之名, 但這寂滅並非離開煩惱, 生死法而另有寂滅, 這寂滅之大涅槃正是在煩惱, 在生死中而寂滅. 若要逃避煩惱, 生死法而另有寂滅, 則為小乘之偏於空, 無我, 苦惱與無常, 但大乘之證涅槃不是如此有所偏. 大乘之悟涅槃是於生死中而證悟涅槃. 不偏於煩惱生死, 也不偏於寂滅涅槃, 不捨二者而成佛, 此即般若智之不捨不著之方式而具足一切法, 這也是”中道”.
總而言之, 既然般若智慧是成佛的條件之一, 則眾生應當修行¸ 以得般若.
竺道生”頓悟成佛”之創見, 也是建基於此般若實相觀為基礎之觀念. 若要成
佛, 則必是頓悟, 而不是漸悟. 但這是從最後之究竟方式及根據而言, 在眾生未能領悟”成佛”之前, 必須借助漸修, 漸悟作為引導, 頓悟是最終的目的及方式, 未頓悟之前, 借助積學漸進, 從實踐修行, 漸悟, 頓然達到”頓悟成佛”.
<中論>觀涅槃品: “無得亦無至, 不斷亦不常, 不生亦不滅, 是說名涅槃.” 內容有二十四偈, 可以參考. (以上從筑道生的涅槃學導入)
佛教, 假若捨去了涅槃, 便可說已無價值可言, 也無甚麼目的可得. 這是英年早逝的近代佛學家已故張曼濤博士在他所著的<涅槃思想研究>一書裡的一小段言語.
<心經>有一段文: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罫礙, 無罫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涅槃觀念的產生, 是統攝了整個古代印度思想家們所傾注的彼岸, 不死, 甘露, 天界等等各種理想的構劃, 而以全新的理念作其表象. 佛教承此一特質, 但有更突出的革命. 佛陀以所證的緣起法觀倡出心解脫與慧解脫的涅槃思想, 也就是從原始較消極的一面賦以更積極的大乘佛教內涵.
佛陀的根本教義, 要言之, 即四諦與十二因緣的法則, 從順十二因緣的構成說, 這便是有情的正報生命, 從逆十二因緣的解脫言, 這便是聖者的涅槃生命. 這兩者, 即四諦與十二因緣, 也說是同一意義的, 但如何是致達人生最高的理境的方法以證果, 如何是逆(還滅)十二因緣的解脫以得孽槃, 卻是一個極重要而又較深的問題. 如果要了解佛陀的涅槃觀, 又必須從解脫的意義談起.
解脫, 有離, 也有捨的含義, 便是離捨身與心的束縛. 離捨此束縛, 便是解脫. 佛陀的解脫方法, 最重要而又作為佛教思想發展的一貫中心, 則是無量心解脫, 無量心解脫不只表達了心解脫的基本意義, 也同時表現了佛駝的涅槃精神. 所謂無量心解脫的意義, 即四無量心:
<雜阿含經>: 是故比丘離貪欲者, 心解脫; 離無明者, 慧解脫.
原始佛教中, 涅槃觀有兩義, 一是有餘(依)涅槃, 一是無餘(依)涅槃. 有三
種不同的記述:
以下試從中論, 唯識與般若三方面看涅槃的意義.
中論思想, 原就諸法之寂滅性而講, 其對於寂滅之究竟處, 即名之為空, 或
名畢竟空義, 則涅槃的實義, 就是畢竟空性. 如觀涅槃品:
無得亦無智, 不斷亦不常, 不生亦不滅, 是說名涅槃. 又如:
若不依俗諦, 不得第一義, 不得第一義, 子不得涅槃.
至於唯識家對於諸法存在的現象分析, 重重剖解意識的作用和勝義的層次, 因此, 在涅槃境界上也就有法境的層級, 這便是四種涅槃:
般若經的涅槃觀念, 亦即初期大乘經典的涅槃思想, 是以般若經系為主, 例
如, 以<心經>而言, 一開始就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這就是講涅槃, 菩薩行般若思想的涅槃.
<涅槃經>如來性品(北本), 有一段偈: 本無今有, 本無今有, 三世諸法, 無有是處. 此偈的目的在解決佛性究竟是常抑或是無常的問題, 也就是解決涅槃長樂我淨的問題. 這也是涅槃思想最重要的焦點. 要言之, 本經所講的佛性, 是緣起之佛性, 非”本有今無”, 或”本無今有”之佛性.
涅槃思想的發展, 由於<大般涅槃經>的出現, 更見完滿勝義, <涅槃經>的內容, 涵蓋了中觀和唯識之勝義, 可以說是大乘涅槃思想之綜合完成. 所謂: 段斷煩惱者, 不名涅槃, 不生煩惱, 乃名涅槃”. 這是涅槃的最終極意義.
關於涅槃, 還有許多專論可以參考, 例如<肇論>, 有”涅槃無名論”, 及論述實修的著作<涅槃>, 就不在此討論了.
參考資料: <竺道生>, <竺道生與涅槃學>, <涅槃>, <肇論>, <涅槃思想研究>,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論>.
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
<彌勒菩薩所問經>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世尊, 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幾法, 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勝進法中不退不轉, 行菩薩行時降伏一切諸魔怨敵….., 速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 若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八法, 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勝進法中不退不轉, 行菩薩行時降伏一切諸魔怨敵, 如實知一切法自體相, 於諸世間心不疲軟, 以心不疲軟故不依他智, 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等為八?
所謂諸菩薩成就深心, 成就行心, 成就捨心, 成就善知迴向方便心, 成就大慈心, 成就大悲心, 成就善知方便, 成就般若波羅蜜.
彌勒, 是名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八法, 不退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 於勝進法中不退不轉, 行菩薩行時, 降伏一切諸魔怨敵, 如實知一切法自體相, 於諸世間心不疲倦, 以心不疲倦故不依他智, 速疾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中觀與唯識
佛教信仰, 或者說, 佛教的最終目的, 是菩提或涅槃, 涅槃即解脫. 在三菩提的佛, 聲聞與緣覺, 各具的覺智, 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 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實際上這也就是佛陀的代名詞吧.
涅槃, 指煩惱滅盡, 完成悟境, 即菩提之境界, 是超越生死之悟界, 也是佛教最終之目的, 列為三法印之一, 稱”涅槃寂靜”.
<般若心經>說: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空之理論, 是大乘佛教之理論基礎, 缺了空, 就不能稱為究竟的佛教.
相依相緣的存在與生起, 稱為”緣起”. 凡是緣起的無不因為種種關係與決定, 受種種關係條件而決定其形態與作用的緣起法, 也就是要無自性的, 無自性的, 即名之為空. 也就是一切存在之物中, 都無實體, 無本體, 無我等, 此一思想即稱空. 緣起即空, 同時是”中觀”最基本最扼要的論題.
龍樹是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締造者, 其代表作為<中論>.
<中論>的基本思想立足於”緣起”, ”無自性”, 與性空中道“的三原則, 而駁斥不合此思想的學說. “緣起”:是宇宙間一切人, 事的形成法則, 也是這世界上一切現象的最根本原則. 從時間的綿延上, 與從空間的組合上看, 宇宙間的一切現象, 沒有不是因緣和合而有的, 這是<中論>的最根本命題.
“一切緣起法”這一前提中, 實已蘊含”一切法性空”的結論. 因為因緣生起萬法, 萬法自也就無本體, 無自性. 無自性就是性空.
龍樹也闡釋”涅槃”與”如來”. 涅槃也沒有自體性. <中論觀涅槃品>說, “亦智亦無得, 不斷亦不常, 不生亦不滅”, 是說明涅槃, 如佛經中說, “斷有斷非有, 是故知涅槃, 非有亦非有.” 涅槃的境界, 並不在另一個超世界的世界裡, 也不一定要到彌陀淨土或彌勒淨土去才能証得. 只要徹底了悟緣起性空的八不中道, 在這世間當下即可証果. 這也就是”煩惱即菩提, 世間即涅槃”的說法. 故<觀涅槃經>說: 涅槃與世間, 無有少分別, 世間與涅槃, 亦無少分別, 涅槃之實際, 及與世間際, 如是二際者, 無毫厘差別.
涅槃如此, 對悟入涅槃的如來, 其道理也與此相同, <觀如來品>說: “如來所有性, 即是世間性”. 如來無自性, 無實體, 與世間緣起法相同.
緣起理論是以”三法印”為基礎, 以十二因緣, 四聖諦, 八正道為中心思想.
(一) 三法印即:
(二) 十二緣起, 又稱十二因緣, 由十二支前後剎那無間續之法所成, 即:
此十二支所成之十二緣起有順觀(流轉緣起), 逆觀(還滅緣起)兩種. 順觀自”苦”開始, 探所其原因所推求出之十二項具體條件; 逆觀則就逐一之條件倒次第而審諦, 徹悟, 以滅除老死˙憂悲苦悩等眾苦.
(三) 四諦指苦, 集, 滅, 道四種真實不虛之諦理. 係根據三法印與十二因緣之思想, 而組成之教綱.
1. 苦諦, 審實世間有三苦, 四苦或八苦等相, 乃實苦而不虛之真諦.
2. 集諦, 審實關於苦之生起或根源之真諦.
3. 滅諦, 審實人所從相續不斷之苦獲得解脫自在之真諦.
4. 道諦, 依正見等八種正確之方法(八正道)以滅除眾苦, 証得涅槃之真諦.
(四) 八正道為四諦法之第四道諦之解脫方法, 即:
1. 正見, 即確認苦集滅道四諦及三世因果為唯一正確之知識.
2. 正思惟, 即過出世泩活, 不瞋恨, 不中傷.
3. 正語, 即說話莊重, 真實, 親切, 仁慈.
4. 正業, 如戒殺, 戒偷, 戒邪淫, 戒妄語, 戒飲酒等五戒.
5. 正命, 即以正當之方法維持生活, 維繫生命.
6. 正精確, 消除舊有惡習, 防止新業產生.
7. 正念, 思量身體, 感官, 心靈等均非我, 我所, 故無我可得.
8. 正定, 分四次第, 由沉靜, 輕安, 無分別心至解脫.
緣起, 乃佛陀証悟之獨特思想, 後代發展出五種緣起法:
1. 業感緣起, 2. 賴耶緣起 3. 真如緣起 4. 法界緣起 5. 六大緣起
緣起是無自性的, 然則, 甚麼是自性, 是指諸法各自具有真實不變, 清純無
染之個性, 稱為自性. 中觀學派以自性為不依因緣而存在的固有自體.
<大智度論>云: 性名自有, 不待因緣, 若待因緣, 則是作法, 不名為性. 但諸法無不因緣而生, 故說諸法無自性, 無自性即是”空”.
緣起, 自性, 空, 總合起來說, 緣起與自性絕對相反的, 緣起的即無自性, 自性的即非緣起, 因此, 緣起即空, 空即緣起. 中觀學派所說的空, 不是都無所有, 是無自性而已.
見緣起法無自性的空, 就是真的見到緣起法的本性. 廣義言之, 緣起法就是一切因緣生法, 即所有的法; 狹義言之, 緣起法指十二因緣法, 指有情生死的因果律, 由煩惱造業, 由業感果¸果報現前又起煩恼, 造業, 如環一般無端的緣起運轉不停, 釋迦牟尼就是見到緣起法的本性空而成佛的.
四諦是在緣起法上顯示的: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謂無明緣行, 乃至純大苦聚集.” 這就是緣起法的苦諦與集諦. 由這樣的惑, 造這樣的業, 由這樣的業, 感這樣的果, 都是畢竟性空的.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謂無明滅, 則行滅, 乃至大苦集滅.” 這就是緣起的滅諦, 滅這樣的苦集, 証這樣的擇滅, 都是空無自性的. 能做這樣觀察與種種修行的, 就是道諦的內容.
<心經>說: “無苦寂滅道, 無智亦無得.” 就是指緣起無自性的. 因為這樣,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
就宗教信仰, 或從現實生活, 十二因緣以三界為桎梏, 四諦以寂滅為終極.
中觀學派認為, 只要有原因的事物, 都不是真實的, 正是因為有原因, 所以才不真實, 這是在緣起學的基處上, 進一步發展成為緣起性空, 一切空的宇宙觀, 因此, 中觀學派亦被稱為”空宗”.
瑜伽行學派繼承了中觀學派的空觀思想, 但認為一切皆空的說法, 會導致否定佛教的主體和境界理論, 危及佛教自身的存在, 於是提出了萬物唯識所變, 識有境無的主張. 眾生的”識”, 是變現萬物的根源, 由於萬物由識所變, 因此萬物, 也就是境, 是無, 也就是空. 由於識能變萬物, 此”識”是有的, 瑜伽行學派主張識有, 所以又名”有宗”, 識能變現萬物, 也就是眾生輪迴轉生的主體.
大乘佛教的空, 有二宗, 將佛教哲學發揮到了極點.
佛陀住世數十年, 為教化眾生所說的法義, 其主要特質, 就是無我而有業的說法, 但無我而有業的說法, 似乎是矛盾的, 因為既然無我, 業果支配的是誰?
佛滅後九百年, 無著菩薩出世, 為了補救計空計有的偏執, 根據<解深密經>等教理, 倡導外境非有, 內識非無的唯識中道義. 無著菩薩在經教中潛心研究, 尋找出一個”阿賴耶識”出來. <增一阿含經>有一段經文: ”世間眾生愛阿賴耶, 欣阿賴耶, 喜阿賴耶, 為斷是阿賴耶故, 說正法時, 恭敬攝耳, 住求解心, 住隨法行, 如來出世如是甚奇稀有, 正法出現世間.” 從這段經文看來, 眾生愛阿賴耶識, 所以流轉生死, 要斷生死, 必須聽聞正法, 斷阿賴耶識, 才能得到解脫. 這種破除實執而存在業果的建立, 顯然不背無我說而又能建立業果流轉的意義.
法者, 一切萬有之總稱, 相者即其體相相狀, 指法的屬性. 唯識學以五法三自性統攝解釋法相義, 五法即是法, 三自性即是相. 五法分別為名, 相, 分別, 正智, 真如. 名指於現象界所立之假名; 相指有為法各自因緣而生, 呈各種現相差別貌; 分別乃由上述之名, 相二法起分別心, 而產生虛妄之念; 正智為契合真如之智慧; 真如(如如)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 也即是如實平等之真理. 前三者為迷, 後二者為悟法. 世間一切有為, 無為法悉皆攝入此五法之中.
大乘佛教主張, 一切存在之本性為人, 法二無我, 乃超越所有之差別相, 故稱真如. 依<阿含經>, 緣起之理法乃永遠不變之真理, 故稱真如. <大乘起信論>主張, 真如為眾生心之本體, 其為杜絕言詮, 思惟者, 稱離言真如; 然若勉強言語表現之, 則稱依言真如, 兩者合稱二真如.
華嚴宗依據性起說而主張”本體即現象”, 即真如本為萬法, 萬法本為真如之意. 天台宗依據性具說, 主張真如本來具足染淨善惡諸法.
真如為一切現象之實性, 超越所有之差別相, 如來之法身即以之為自性, 滅除一切煩恼障, 具足一切善法, 如如不動.
至於三性, 乃瑜伽行派之重要主張, 是法相唯識宗之根本教義. 謂一切存在之本性與狀態(性相), 情有無或假實之立場分成三種, 稱為三性. 說明三性各別為”無自性空”之理¸則稱為三無自性.
佛教的因果律, 適用於一切事物, 特別是對於有情眾生前世, 後世因果報應, 生死相續的道理, 為佛教哲學所獨具. 因果律不是庸俗的”宿命論”, 或”幽冥論”, 或甚至於說人生為”閻羅王”, “判官小鬼”在陰間所主宰, 把人看成為鬼神的奴隸, 這與佛教”業”與”輪迴”的佛理是相違背的.
所謂”業”, 造作之義, 也即是行為, 所作, 行動, 作用, 意治等身心活動, 或由意志所引起而生起的身心生活. 如與因果關係結合, 則指由過去延續下來所形成的力量. 此外, 業也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 及前世, 來生等輪迴思想.
一切善惡行為, 都叫做業, 好的思想和行為就是善業, 壞的思想, 行為就
是惡業. 業力, 就是業的力量, 善業生善果的力量, 惡業生惡果的力量. 所謂業, 造作之義, 意即行為, 所作, 行動, 作用, 意志等身心活動, 或
由意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 如果與因果關係結合, 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力量.
此外, 業也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 及前世, 今世, 來世等輪迴思想. 佛教這一理念, 作為人類朝向未來努力的根據. 實際上業是與第六意識 相應的思心所的作用. 與信等善心所相應, 造作一切善法, 或與貪等煩腦心所相應, 造作一切惡法, 薰成善惡業的思種子, 其現行雖剎那生滅, 而所生成的種子, 攝藏於第八識中(阿賴耶識), 相續不斷, 而成為資助善惡趣因緣的明言種子, 引發當來的果報.
唯識學以苦, 業, 惑三道成立十二支, 說明有情生死流轉之因果, 又名十二緣起. (已如上述) 佛教將萬事萬物的組成分為五種因素, 稱為五蘊.
五蘊即類聚一切有為法之五類別, 佛教將萬事萬物組成分為五種因素, 稱為五蘊, 即色, 受, 想, 行, 識. 五蘊不論在時間空間上或是形態上都是無常變化的, 對五蘊的論述, 是佛教哲學的基礎.
色蘊, 指物質由地大, 水大, 火大, 風大之四大類所造. 稱大, 具有四義, 所依大, 體性寬廣, 形相大, 起因大, 就人而言, 由於色的組合是無常的, 變化不定的, 因而人就有生與死的輪廻.
受蘊, 只外界作用於眼耳鼻舌身而產生的痛癢, 苦樂憂喜好惡等感覺, 包括來自感覺與知覺的感受作用, 以及憑借感覺與知覺而獲得的感情, 十二因緣中的受, 即屬此類.
想蘊, 指理性活動概念作用, 相當於知覺表象蓋念等, 是說人於外境取種種相, 如青黃長短大小男女苦樂等相, 並形成種種名言概念, 稱之為想.
行蘊, 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