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陰般若波羅蜜多經0 又名:中陰得度經 集造:吳區茂 1994/8/15
1 無上甚深妙法 百千萬劫難遇 我今聽聞得度 願解如來真義 誦仰觀自在如來神通 誦仰地藏菩薩功德 誦仰往來諸上師善導 無上智智1妙法導引 中陰得度彼岸
2 論曰: 三界2虛偽3, 惟心4所作, 離心則無六塵5境界, 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6而生, 一切分別, 即分別自心, 心不見心7, 無相8可得, 當知世間一切境界, 皆依眾生無明妄心9, 而得住持10. 是故, 一切法11, 如鏡中像, 無體可得, 唯心虛妄, 以心生, 則種種法生, 心滅12, 則種種法滅.
3 如是諦聽13, 爾色身軀體, 已然不能自主, 神識遊移飄蕩, 但覺遠方光彩奪目, 近處暗色迷離, 或勝景萬象或異物詭奇, 有時聲如千雷, 有時細音傳繞,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驚魂動魄, 視之歷歷, 觸之無著, 影音實有還無, 此証14爾神識, 脫離頂門, 流轉中陰, 還爾真如15本識16, 願爾無畏無懼, 諦聽導引, 遷識歸真, 証入圓覺17. 如是諦聽, 一心瞻禮觀自在形像, 心隨聲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助爾安度彼岸 :
4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18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 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念訖, 三誦 "觀自在菩薩"名號.
5 如是諦聽, 塵世壞體, 需當斷捨, 人生若夢, 毋復顧盼眷戀, 面對來迎明光, 明光遍灑佛土非遙, 諦聽導引, 安度中陰. 爾識隨業遷轉, 或一日得脫, 不受流連牽引, 是爾圓智19俱足故, 無復淪於生死輪迴之苦, 祝願愛憫眾生普益一切有情, 同証圓道20. 倘或業力21羈絆, 則二, 三七或四七以至七七, 超脫猶然有期, 毋自氣餒, 但依佛光智性, 蛻脫業繫, 諦聽導引, 可証佛土.
6 如是諦聽, 中陰實相, 具身如虛幻前生, 復如後身六官俱全, 得任意尋行無有阻礙, 具諸業感有神變殊能, 中陰天眼互見其形, 然皆自識展現宿業遞延, 諦聽導引, 虔誦聖觀自在祈諸佛菩薩加被護佑, 得安度彼岸.
7 如是諦聽, 爾識歸真, 應即了然, 中陰實相, 命報終謝, 名為無有, 生後死前, 名為本有, 兩身之間, 所受陰形, 名為中有, 死有之後, 生有之前, 中間所有五陰身也. 五陰者, 色陰, 受陰, 想陰, 行陰, 識陰之五蘊, 六趣22皆具中有, 若欲界色界悉具五根, 無色界但有四蘊, 並無色蘊.
8 如是諦聽, 中陰之身, 眼耳鼻舌身意與末那23七識, 諸根皆壞, 唯第八識之阿賴耶識24不壞, 來如風急, 去如電馳, 即爾之本識. 人之中陰必以七日一死, 而生於本生處, 若於七日之終未得生緣, 則更續中陰七日, 至第二七日之終往生於本生處, 如此七日一期, 最長者至第七期, 第七期之終, 必生於應生處, 若於生緣未定之間, 藉導引之力, 得往生善處. 如是諦聽, 人之幻質, 無非四大和合, 四大者, 謂毛髮爪齒, 皮肉筋骨, 髓腦垢色, 皆歸於地, 唾涕膿血, 津液涎沫, 痰淚精氣, 皆歸於水, 煖氣歸於火, 動轉歸於風, 人命終極則四大分離, 中陰身潛出, 而轉生何道, 業經決定, 善惡兩趣, 立見殊途.
9 若中陰身作環走狀, 則來世還生人道, 若頭下足上, 即墮地獄之徵, 如頭上足下, 形若上升, 即轉生天道. 若中陰身, 現忿怒之狀, 作爭鬥之形, 將生阿修羅道, 若身腹漸膨大, 則生餓鬼道, 若幻現翅膀, 則生畜生道, 中陰身出現變相之際, 自能知惡相現前, 將墮惡道, 諦聽導引, 可免墮落.
10 如是諦聽, 人命終時, 一生善惡, 俱現眼前, 煖氣盡後, 過去五陰滅, 現在中陰生, 入胎之後, 現在中陰滅, 未來五陰生, 譬如燈生暗滅, 燈滅暗生, 相續不斷, 諦聽導引, 十七中陰有法, 爾當繫念, 行寂滅道, 若天若人, 終不畏閻羅使者之加害. 若人中死, 於臨終時初生樂處, 天身相似, 如印文成, 見天勝處, 即生愛境, 故受天身, 是名初生中陰有.
11 若閻浮提人命終, 生鬱單越, 有善相出現, 青蓮華池, 鵝鴨鴛鴦, 充滿池中, 因於不淨, 以顛倒見, 視雄鵝為父身, 見雌鵝為母身, 若男子生, 自見其身, 作雄鵝身,若女人生, 自見其身, 作雌鵝身, 若男子生, 於父生礙, 於母生愛, 若女人生, 於父生愛, 於母生礙, 是名鬱單越第二中陰有.
12 若閻浮提中死, 生瞿耶尼, 則有善相出現, 見身如牛, 及諸牛群, 如夢所見, 若男子受生, 見其父母和合, 而行不淨, 自見人身, 多在宅舍, 見其父相, 猶如犢牛, 除去其父, 相與母合. 若女人生, 自 其見身, 猶如乳牛, 作如是念, 何故犢牛, 與彼和合, 不與我對, 如是念已, 受女人身, 是名生瞿耶尼第三中陰有.
13 若閻浮提人命終, 生於弗婆提界, 則有相現, 命終見中陰, 猶如馬形, 自見其父, 猶如牝馬, 母如牡馬, 父母交會, 愛染和合, 若男子生, 作如是念, 我當與此牡馬和合, 若女人生, 自見己身, 如牡馬形, 做如是念, 如是牝馬, 何故不與我合, 作如是念已, 即受女身, 是名弗婆提第四中陰有.
14 若鬱單越人, 臨命終時, 見上行相, 昇於須彌寶山, 見天世界, 華果莊嚴, 我當遊行如是之處, 是名鬱單越人下品受生第五中陰有. 若鬱單越人, 以中業故, 臨命終時, 欲生天上, 則有相現, 見蓮華池, 甚可愛樂, 眾峰莊嚴, 一切皆香, 昇此蓮華, 須臾乘空而飛, 猶如夢中, 生於天上, 作如是念, 我今當至蓮華池, 攝此蓮花, 是名鬱單越人中品受生第六中陰有.
15 鬱單越人, 以業勝故, 生三十三天, 善法堂等處, 臨命終時, 見勝妙堂, 莊嚴殊勝, 其人爾時, 即昇妙堂, 生此殿中, 以為天子, 是名鬱單越人生於天上, 受上品生第七中陰有. 若鬱單越人, 臨命終時, 則有相現, 見三十三天勝妙可愛, 一切五欲, 皆悉具足, 從鬱單越死, 生此天中, 是名鬱單越人, 生此天處,熏習遊戲, 是名第八中陰有.
16 若瞿耶尼人, 命終生天, 有二種業, 一者餘業, 二者生業, 生於天上, 其人臨命終時, 則有相見, 以善業故, 垂舍命時,氣不咽濁, 脈不斷壞, 諸根清淨, 見大池水, 其水調適, 洋洋而流, 浮至彼岸, 既至彼岸, 見彼天女, 端正莊嚴, 戲笑歌舞, 其人見已, 欲心親近, 前抱女人, 即時生天, 受天中之樂, 夢中陰即滅, 是名第九中陰有.
17 若弗婆提人, 臨命終時, 見於自業, 或見他業, 或見殿堂, 殊勝莊嚴, 心生歡喜, 欲近受生, 於殿堂外, 見眾婇女, 與諸丈夫, 歌頌娛樂, 於中陰有, 作如是念, 欲得同戲, 即入戲樂, 猶如睡覺, 即生天上, 是名第十中陰有.
18 若諸惡餓鬼等, 惡業既盡, 受餘善業, 本於餘道, 所作善業, 猶如父母, 欲生天上, 則有相見, 若餓鬼中死, 於餓鬼中, 飢渴燒身, 常貪飲食, 常念漿水, 欲命終時, 不復起念, 本念皆滅, 一切惡業, 皆悉不近, 雖見飲食, 唯以自視, 如人夢中見食不飲, 見天可愛, 即走往趣, 至於彼處, 即生天上, 是名第十一中陰有.
19 若以愚癡故, 受畜生身, 無量種類, 受百千億生死之身, 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輪轉世間不可窮盡, 以餘善業, 畜生中死, 生二天處, 或生四天王天, 或生三十三天, 於畜生惡道苦報欲盡, 將得脫身, 則有相見, 臨命終時, 見光明現, 以餘善業, 癡心薄少, 或見樂處, 即走往趣, 如夢所見, 走往趣之, 即生天上, 是名第十二中陰有.
20 若地獄眾生, 希有難得, 生於天上, 餘善因緣, 如業成熟, 是地獄人, 以業盡故, 將欲脫此地獄, 臨命終時, 則有相見, 命欲終時, 受諸苦厄已, 不復更生, 是地獄人, 惡業既盡命終之後, 不復見於閻羅獄卒, 如油炷盡, 則無燈, 地獄中陰, 有相不見, 忽於虛空中, 見有歌舞戲笑, 香風觸身, 欲近生有, 或生三十三天, 或生四天王天, 是名第十三中陰有.
21 若人中死, 還生人中, 則有相見, 於臨終時, 見如是相, 見大石山, 猶如影相, 在其身上, 爾時其人, 作如是念, 此山或當墮我身上, 是故動手, 欲遮此山, 親里見之, 謂為觸於虛空. 次第臨終, 復見光明, 見其父母, 愛欲和合, 而起顛倒, 若男子生, 自見其身, 與母交合, 謂父妨礙, 若女人生, 自見其身, 與父交會, 謂母妨礙, 當於爾時, 中陰即壞, 生陰次起, 如印所印, 印壞文成, 是名人中命終, 還生人中, 第十四中陰有.
22 若天中命終, 還生天上, 則無苦惱, 如餘天子, 命終之時, 愛別離苦, 墮於地獄餓鬼畜生, 如此天子, 不失己身, 莊嚴之具, 亦無餘天, 坐其本處, 不見種種苦惱之相, 無餘天生, 此天命終, 生於勝天, 若四天處, 命終之後, 生三十三天, 可愛勝相, 是名第十五中陰有. 若從上天, 退生下天, 見眾蓮華, 園林流池, 皆亦不如, 既見此色, 飢渴苦惱, 渴仰欲得, 即往彼生, 如是雖同生天, 二種陰有, 二種相生, 是名第十六中陰有相續道.
23 若弗婆提人, 生瞿耶尼, 有何等相, 瞿耶尼人, 生弗婆提人, 復有何相, 如是二天下人, 彼此互生, 皆以一相, 臨命終時, 見黑闇窟, 入此窟中, 受中陰身, 近於生陰, 見受生法, 或見二牛, 或見二馬, 愛染交會, 即生欲心, 即受生陰, 是名第十七中陰有.
24 經云: 南閻浮提眾生壽命可百歲, 東弗婆提壽命二百五十歲, 西瞿耶尼壽命五百歲, 北鬱單越壽命可達千歲.
25 如是諦聽, 中陰壽命七日而形極為細微, 唯佛尊獨能睹見, 濟度最難. 經云:中陰受身等, 聞法則度, 善哉聖言, 諦聽毋忘.
26 如是諦聽, 十二緣起故, 眾生三界流轉, 六道輪迴, 惑業所招, 生者死, 死者生, 譬喻云, 人生如禾殼, 乍生乍穫, 轉轉不已, 云為生死之田, 經云, 十二緣起無明, 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 中陰身亦復如是. 無明者, 過去世之無始煩惱. 行者, 依過去世之煩惱, 所作善惡業行, 此二支, 過去世之所作因. 識者, 依過去世之業, 受現世入胎之心念名色者, 在胎中漸有身心成立, 即耳鼻眼等之身形成. 六入者即六根, 云此六根, 來世必入六塵. 觸與受者謂出胎後, 漸有觸物而具苦樂之感受, 此五支即現在所受之果, 中陰身亦復如是.
27 愛者, 起愛心, 貪著聲色五欲之事. 取者貪愛盛而欲求不息. 有者, 作業所招, 致有來世後有之生死, 此三支, 為現在之所作因. 生者, 謂未來五蘊之身, 依現在所作業, 受生六道. 老死者, 未來之身, 老而死, 此二支, 即來世當受之果, 中陰身亦復如是. 經云, 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 識滅故名色滅, 名色滅故六入滅, 六入滅故觸滅, 觸滅故受滅, 受滅故愛滅, 愛滅故取滅, 取滅故有滅, 有滅故生滅, 生滅故死滅, 無苦集滅,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遠離顛倒, 得度彼岸.
28 如是諦聽, 十二因緣, 無明, 行, 愛, 取, 有, 五支為集諦.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生, 老死七支為苦諦, 因滅果滅是為滅諦, 觀因緣生滅之智, 即是道諦, 道諦云何, 諦聽導引, 入皈中陰曼陀羅, 証得般若波羅蜜, 助爾度脫中陰苦厄. 經云: 知業果報, 觀三十三天, 所往之地, 彼以慧聞, 見三十三天二十九地, 名曼陀羅, 又八大菩薩甚深妙法, 若有有情, 依法建立, 此八曼陀羅一遍者, 所有十惡五逆謗法28等, 悉皆銷滅, 一切所求義利勝願悉得成就.
29 如是諦聽, 中陰實相, 莫非虛幻, 經云: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中陰實相, 光色瀰漫, 謹記遇光趨強, 遇色就深, 契合大日如來曼陀羅, 觀想自識即是佛菩薩聖尊, 圓融其中, 轉識成智25, 証入彼岸, 不二法門.
30 大日如來, 身色白, 現白光, 位中央, 具法界體26性智27. 不動如來, 水大本質, 身色青, 現藍光, 居東方, 具大圓鏡智. 寶生如來, 地大本質, 身色黃, 現黃光, 住南方, 具平等性智. 阿彌陀如來, 火大本質, 身色赤, 現紅光在西方, 具妙觀察智. 不空如來, 風大本質, 身色綠, 現綠光, 於北方, 具成所作智. 大日如來位中央, 四方四佛, 八方菩薩, 及八處女神環侍, 爾當入定觀想, 與之契合圓融,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得脫中陰, 証入彼岸. 五佛聚合, 成就五智曼陀羅, 外有四忿怒尊與四女神守護, 復有六趣道光環繞, 成就大日如來無盡法界普門曼陀羅, 皆自識所現, 因業而映, 但迎智光, 趨避晦色, 融合圓証, 無有罣礙, 得度中陰險境, 証入彼岸. 爾識若不悟, 大日如來無盡法界普門曼陀羅五智明光, 躊躕猶疑瞬間, 普門喜樂漸去漸遠持明忿怒諸尊, 則漸近漸逼, 驚駭恐懼接踵而至, 諦聽導引, 免於險厄, 無有恐怖, 得度中陰險境, 証入彼岸.
31 如是諦聽, 大日如來無盡法界普門曼陀羅五智五光一一退轉, 諸淨識俱生智, 便一一生起, 持明諸尊現光前來接引. 曼陀羅中央, 曼陀羅四方, 與曼陀羅外圍, 無量數空行女神, 以及護法諸尊, 佩骨飾, 人皮幟, 人脂膏, 音擊耳腦, 聲震天地, 五光眩耀, 直觸爾心, 切勿驚懼. 如是諦聽, 逢光趨強, 遇色就深, 遇有六道暗光, 慎勿為惑, 免墜險厄, 祝願持明聖尊, 導引在前, 空行天母, 護佑於後, 佐爾出離中陰險境, 往生極樂. 如是諦聽, 識若未明, 業若不淨, 以致徘徊中陰, 必然目睹諸忿怒尊, 悉皆五佛化身, 形容可怖, 聲光激烈, 爾當毋懼毋惑, 觀想証入, 自識辨知與之融體合一, 得度彼岸.
32 如是諦聽, 或有寒林女神, 圍繞腦際四方八隅諸獸首女神, 及四門守護同來放光, 皆音容可畏悉為爾識所幻變, 實乃自性之身, 毋需恐懼與彼法身智光, 觀想圓入, 得度彼岸. 如是諦聽, 若惡業深重, 神識猶不免飄蕩展轉, 苦厄不斷, 當知前生罪業, 固著不解, 六道現前, 引爾洗罪脫業, 諦聽導引, 得超脫惡道趨向善道. 復次, 憶持 "般若波羅蜜多心呪", 得超脫妄執, 安度彼岸.
33 如是諦聽, 諸苦歷歷, 實因前生業力所反映, 一時未能度脫, 虔誠持念, 祈禱三寶護佑. 至於幽冥地獄28, 萬像森羅, 隨業示現, 諸般刑戮摧殘, 或繫頸取首, 或折肢斷骨, 或吮腦汲血, 或千鎖萬刃, 或血海火山, 一一轉現所作業而身受之, 或久暫, 或輕重, 均當自作業自受報. 境是虛幻, 情實難堪, 爾應善自如實了悟, 祈禱 聖觀自在, 並瞻禮地藏菩薩, 懺悔惡業, 思種善果, 得度幽冥苦境.
34 如是諦聽, 地獄道, 與諸餓鬼, 畜生, 阿修羅, 人間, 天道, 是皆緣起十二, 以貪瞋癡故身繫輪迴苦, 若殘害殺生, 偷盜淫亂, 妄語邪見, 五逆29謗法30等等諸惡業, 自識即隨業幻變, 依業流轉, 或天人阿修羅道, 或餓鬼地獄道, 不論何道, 安住法身32, 虔誠念誦聖觀自在, 祈禱業罪脫盡, 自識清明, 遷識歸真, 得度彼岸.
35 如是諦聽, 惡業不盡, 猶有餘緒, 需當輪迴償卻, 再世報應, 或三世五世, 或多世, 以至無量世. 爾應善念不斷, 憶持真如本性, 了然真空33明光, 心無執著, 彼岸即可得度. 若是善業, 自性隨轉,十方菩薩導引如來淨土, 或生天人或阿修羅道.
36 如是諦聽, 善業種善地, 福報自延綿. 諦聽導引, 虔誠祈禱聖觀自在, 加持護佑, 自能感應, 蓮花化生. 若歸天道, 但有佛法, 得從容往生, 自然花開見佛. 若東勝身洲弗婆提, 鴻雁追逐, 安樂短暫, 佛法無聞, 不可往生. 南瞻部洲閻浮提, 宮室輝煌, 壯麗美觀, 佛法與聞, 往生不妨 .西牛賀洲瞿耶尼, 牛馬牧遊, 富饒不久, 佛法不聞, 不可往生. 北俱盧洲鬱單越, 牲畜成群, 福報長壽, 佛法不興, 不可往生. 天道往生, 宮殿莊嚴, 羅列其間, 則為天神. 若阿修羅道, 常懷嗔鬥, 不可往生, 畜生餓鬼, 與地獄道, 悉皆惡趣, 應戒慎遠離, 切勿往生.
37 如是諦聽, 若是投生人道, 曲折不免, 實為自作業力所映現, 而來世善種所必經, 倘有惡鬼追逐, 或逆境阻卻, 應一心不亂, 虔誠祈禱聖觀自在, 憶持心咒, 慈恩加被, 而人身難得, 亦屬善緣, 甚深妙法, 諦聽不忘. 如是諦聽, 胎濕卵化, 輒幻現居室燕好, 切記心無妄念, 亦無愛憎, 一心安住觀想31, 視若聖尊所變身, 虔誠信仰禮拜, 祈求佛法加被, 胎門可閉, 猶得感應蓮花化生, 若生愛憎, 感應男身憎男愛女, 感應女身憎女愛男, 愛憎之頃, 元神入胎, 生死門開.
38 如是諦聽, 中陰有二種果, 為善種業果, 與惡種業果, 因善種業果故, 得善覺觀, 因惡種業果故, 得惡業觀, 父母交會, 判合之時, 隨業因緣, 向受生處, 於父生嗔, 於母生愛, 父精出時, 謂是己有, 見之心悅, 而生歡喜, 以是貪嗔癡, 煩惱因緣, 中陰五陰壞, 而生後五陰, 乃識入胞胎, 父母精合, 倍用歡樂, 是為色陰, 歡喜之時, 為痛樂受陰, 念於精時, 是為想陰, 因本罪福, 緣得入胎, 是為行陰, 神處胎中, 則為識陰, 如是和合, 人道受生焉.
39 如是諦聽, 胎胞景像, 因香引趨, 無愛憎而心安住, 善胎自臨, 是無上妙法, 若見象室宮殿, 莊嚴燦爛, 而園林扶疏, 賞心悅目, 是佛法來迎, 可逕投其中, 十方諸佛菩薩, 必臨護佑, 祈願福慧雙修, 壽祿兩全, 佛種相續不斷. 善哉魂兮有知, 導引甚深妙法, 三復斯言, 諦聽毋忘. 祈禱十方菩薩諸聖尊, 護佑家屬福樂壽安康. 敬誦往生淨土神咒34曰:
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哆夜. 哆地夜他, 阿彌唎哆. 婆毗. 阿彌唎哆. 悉耽婆毗.
阿彌唎哆. 毗伽蘭帝. 阿彌唎哆. 毗伽蘭哆. 伽爾膩. 伽伽那. 枳哆伽隸. 娑婆訶
回 向35
我以善根清淨心 集造此經施眾生
願諸無情有情母 同登極樂佛國土
願彼祥光照人間 一切善願悉皆成
==================================
六波羅密36: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