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說 大 寶 積 經
第 一 章 四 法
(1)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峰山中,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菩薩一萬六千, 及一生獲得無上正等正覺, 種種佛剎, 皆來集會, 爾時尊者大迦葉在大眾中安祥而坐.
(2)
世尊告迦葉言, 有四種法, 破壞菩薩智慧, 一者破壞佛教法, 而生輕慢; 二者於法師處, 憎疾法師; 三者隱藏正法, 令不見聞; 四者他欲樂法, 數數障礙, 瞋恚斷善, 覆蓋不說, 誑賺他人, 唯求自利, 如是四種, 是名壞滅菩薩智慧.
(3)
佛告迦葉, 有四法, 得般若波羅蜜, 云何四法, 一者尊法敬重法師, 二者隨受聞法, 廣為他說, 心無愛著, 亦無所求, 三者聞已受持, 四者行法不著言說, 是菩薩有四法得般若波羅蜜.
(4)
佛告迦葉, 有四法具足, 迷障菩薩菩提心, 一者所有阿闍黎師, 及諸善友, 行德尊重, 反生毀謗, 二者他善增盛於彼破滅, 三者若眾生行大乘行, 不稱贊而妄言謗毀, 四者棄背正心邪妄分別, 此四種法, 迷障菩提心.
(5)
佛告迦葉, 有四法具足, 令諸菩薩一切生處, 生菩提心, 直至菩提而坐道場, 而無障礙, 一者不為身命而行邪見, 妄言綺語, 二者去除一切眾生虛妄分別, 三者為其佛使, 發起一切菩提種相, 如實名稱流遍四方, 四者所有一切眾生教化, 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四法, 具足菩薩一切生處, 出生菩提心, 中間無迷, 直至菩提坐道場座.
(6)
佛告迦葉, 有四法具足令諸菩薩, 已生未生善法, 皆令滅盡, 永不增長, 一者自貢高學外道, 二者獨欲自供養, 不欲令他人得, 三者反自憎菩薩, 還自相謗, 四者未聞難見經法, 聞之疑謗, 此四法, 令諸菩薩已生未生善法, 皆悉滅盡, 永不增長.
(7)
佛告迦葉, 有四法具足, 令諸菩薩善法不滅, 得法增勝, 一者願聞其善, 不願聞惡行六波羅蜜, 及菩薩藏, 二者除去我見心行平等, 令一切眾生得法利歡喜, 三者遠離邪命, 得聖族歡喜, 不說他人實不實罪, 亦不見他過犯, 四者若此深法, 自智不見,而不毀謗彼佛如來, 如是而見如是而知, 我不能知, 佛智無邊種種無礙, 如來為眾生演說此法, 如是迦葉, 具此四法, 令諸菩薩善法不盡, 得法增勝.
(8)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生不正心, 離菩薩行, 一者疑惑佛法, 心不愛樂, 二者我見貢高, 瞋恚有情, 三者他得利養, 貪愛憎嫉, 四者於佛菩薩, 不生信敬, 亦不稱贊而復毀謗, 如是四法, 生不正心, 離菩薩行.
(9)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令諸菩薩得柔軟相, 一者得阿缽羅諦, 得已發露, 終不覆藏遠離過失, 二者彼須真實, 所言誠諦, 寧可盡於王位破壞富貴, 散滅財利捨於身命, 終不妄語所言真實, 亦不令他言說虛妄, 三者不發惡言毀謗, 蔑無一切眾生, 乃至善與不善鬥諍相打, 禁繫枷鎖, 如是之過亦不言說, 恐自成罪得業果報, 四者依彼信行深信一切諸佛法教, 心意清靜, 如是諸法, 令諸菩薩得柔軟相.
(10)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令諸菩薩心意剛強, 一者所聞最上乘法, 心不樂行, 二者於法非法, 雖知淨染, 淨法不行而行非法, 三者不親近阿闍黎, 及師法等, 信受妄語不知食處, 四者見諸菩薩, 具其盛德, 都無恭敬, 我見輕慢, 如是四法, 令諸菩薩心意剛強.
(11)
復次迦葉, 有四種法, 令於菩薩, 知見明了, 一者聞善樂行, 聞惡樂止, 知法真實, 棄背邪偽, 受行正道, 二者遠離毀謗, 純善相應, 美言流布, 眾所愛敬, 三者親近師教, 知彼食處, 調伏諸根, 戒定不間, 四者自得菩提, 不捨眾生, 行實慈愍, 令彼愛樂, 廣大真德, 如是四法, 令於菩薩, 知見明了.
(12)
佛告迦葉, 菩薩有四種違犯, 一者眾生信根未熟, 而往化他, 菩薩違犯, 二者下劣邪見, 見眾生廣說佛法, 菩薩違犯, 三者為小乘眾生, 說大乘法, 菩薩違犯, 四者輕慢正行持戒眾生, 攝受犯戒邪行眾生, 如是四種, 菩薩違犯.
(13)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成菩薩道, 一者於一切眾生, 心行平等, 二者於一切眾生用佛智教化, 三者於一切眾生, 演說妙法, 四者於一切眾生正行方便, 如是四法, 成就菩薩道.
(14)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為菩薩惡知識, 一者樂修小乘, 自利之行, 二者行辟支佛乘, 淺近理法, 三者隨順世間, 咒術技藝, 四者用世智聰辨, 集彼世間虛妄無利之法, 如是四法, 非菩薩善知識.
(15)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為菩薩善知識, 一者所有求菩提道者, 為菩薩善友, 二者作大法師, 為菩薩善友, 三者以聞思修慧, 生一切善根者, 為菩薩善友, 四者於世尊求一切佛法者, 為菩薩善友.
(16)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為菩薩影像, 一者為利養為法, 二者為要稱讚不為戒德,三者自利求安, 不利苦惱眾生, 四者於實德能不生分別樂欲, 如是四法, 為菩薩影像.
(17)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為菩薩實德, 一者入空解脫門, 信業報無性, 二者入無我無願門, 雖得涅槃, 恆起大悲, 樂度眾生, 三者於大輪迴, 巧施方便, 四者於諸有情,雖行給施, 不求果報, 如是四者, 為菩薩實德.
(18)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為菩薩大藏, 一者於諸佛所, 恭敬供養, 二者恆行六度大波羅蜜多, 三者尊重法師, 心不退動, 四者樂居林野, 心無雜亂, 如是四法, 為菩薩大藏.
(19)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遠離菩薩魔道, 一者所行諸行, 不離菩提心, 二者於一切眾生心無惱害, 三者於一切法, 明了通達, 四者於一切眾生, 不生輕慢, 如是四法,遠離菩薩魔道.
(20)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集一切善根, 一者樂住林間, 寂靜宴默, 二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攝諸眾生, 三者樂求妙法, 棄捨身命, 四者聞義厭不足, 集諸善根, 勤行精進, 如是四法, 能集菩薩一切善根.
(21)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生菩薩無量福德, 迦葉白言, 云何四法. 一者恆行法施, 心無吝二
者起大悲心, 救護破戒眾生, 三者化諸有情, 發菩提心, 四者於下劣惡人, 忍辱救護, 如是四
法, 生菩薩無量福德.
(22)
佛告菩薩, 有四種法, 能破菩薩意地無明煩惱, 迦葉白言, 云何四法, 一者所行戒行, 具
足無犯, 二者受持妙法, 身心無倦, 三者隨其意解, 傳施法燈, 四者禮敬投誠, 稱揚佛德, 如
是四法, 能破菩薩意地無明煩惱.
(23)
佛告迦葉, 有四種法, 生菩薩無礙智, 一者所有法施, 二者受持妙法, 三者不害他人, 四者不輕慢, 如是四法, 生菩薩無礙智.
第 二 章 三十二法
(24)
佛告迦葉, 若諸菩薩, 具足三十二法, 名為菩薩, 一者至心饒益眾生, 二者欲逮薩芸若智, 三者自謙不毀他智, 四者不慢一切眾生, 五者信心一切眾生, 六者愛念一切眾生, 七者至竟慈愍眾生, 八者等心怨親, 九者眾生於泥洹, 益以無量福.
(25)
十者眾生歡喜與語, 十一者已許無悔, 十二者大悲普遍, 一切眾生, 十三者求法多聞無厭, 十四者己之所犯知以為過, 十五者見他所犯諫而不怒, 十六者修行一切威儀禮節, 十七者施不望報, 十八者忍辱無礙.
(26)
十九者精進求, 一切善根, 二十者修習禪定出過無色, 二十一者以權攝慧, 二十二者, 四恩攝權, 二十三者有戒無戒等以慈心, 二十四者至心聞法, 二十五者專止山澤, 二十六者不樂世榮, 二十七者不樂小乘, 樂大乘功德, 二十八者遠惡知識, 親善知識, 二十九者成就, 四梵居止, 三十者依猗智慧, 三十一者眾生有行無行, 終不捨離, 三十二者所說無二, 敬重真言, 菩薩之心, 最為在前, 如是具足三十二法, 是名為菩薩.
(27)
頌曰: 求法心無苦, 聞義常不足, 恆省自身非, 不譏他人犯, 具修眾威儀, 而起大中行,不求於果報, 所持諸戒德, 斷滅於輪迴, 今彼諸有情, 遠害增道意, 忍辱集善根, 精進修諸行, 如入無色定, 智慧諸方便, 總持而善解, 四攝恆受行, 持犯二俱愍, 常處於林間, 恆樂聞聲法, 厭離於世間, 愛敬無上果, 遠離聲聞乘, 而修大乘行, 棄捨於惡朋, 親近於善友.
(28)
頌曰: 五通四無量, 智慧悉通達, 清淨絕無知, 不著於邪行, 依師究真實, 純一無雜行, 佛說觀行法, 先發菩提心, 若此三十二, 善逝當演說, 菩薩具足行, 得佛甘露味.
第 三 章 譬喻法
(29)
佛告迦葉, 我為菩薩說譬喻法, 令彼知見為菩薩德, 譬如地大, 與一切眾生, 為其所依, 令彼長養, 而彼地大於其眾生, 無求無愛, 菩薩亦然, 從初發心直至道場坐, 得成菩提, 於其中間, 運度一切眾生, 無愛無求, 亦復如是.
(30)
佛告迦葉, 譬如水界, 潤益一切藥草樹木, 而彼水界, 於其草木無欲無求, 菩薩亦然, 以清淨慈心, 偏行一切眾生, 潤益有情白法種子, 令得增長無愛無求.
(31)
復次迦葉, 譬如火界, 成熟一切穀麥苗稼, 火界於彼, 無愛無求, 菩薩亦爾, 以大智慧成熟一切眾生善芽.
(32)
佛告迦葉, 譬如風界, 偏滿一切諸佛剎土, 菩薩亦爾, 以善方便偏眾生界, 令解佛法.
(33)
復次迦葉, 譬如魔冤, 領四軍兵, 欲界諸天不能降彼, 菩薩亦爾, 得意清淨,一切眾魔不能
惑亂.
(34)
佛告迦葉, 譬如冤領四軍兵, 欲界諸天不能降彼, 迦葉, 菩薩亦爾, 得意清淨, 一切眾魔不能惑亂.
(35)
佛告迦葉, 譬如白月, 漸漸增長乃至圓滿, 菩薩亦爾, 以無染心, 求一切法乃至圓滿.
(36)
復次迦葉, 譬如日出, 放大光明, 照彼世間無不朗然, 菩薩亦爾, 放智慧光, 照諸眾生, 無不開悟.
(37)
佛告迦葉, 譬如獅子, 獸王有大威德, 於彼一切所行之處, 不驚不怖, 菩薩亦爾, 安住多聞戒德, 如是一切所往之處, 不驚不怖.
(38)
復次菩薩, 譬如象王, 有大勢力, 擔負一切重物, 而無疲苦, 菩薩亦爾, 擔負一切眾生, 五蘊諸苦, 不得其苦.
(39)
佛告迦葉, 譬如蓮花, 生長水中, 淤泥濁水而不能染, 菩薩亦爾, 雖生世間, 世間雜染, 終不能著.
(40)
復次迦葉, 譬如有人方便, 斷樹不斷樹根, 而後復生大地, 菩薩亦爾, 以方便力,斷彼煩惱, 不斷彼種, 以大悲善根, 復生三界.
(41)
佛告迦葉, 譬如諸方, 所流河水, 皆歸大海, 同一鹹味, 菩薩亦爾, 所有一切善根, 種種利益, 迴向菩提, 與彼涅槃, 同歸一味.
(42)
復次迦葉, 譬如四大天王, 及忉利天眾, 要彼安住妙高之山, 菩薩亦爾, 為一切智, 所修善法, 要彼安住菩提大心.
(43)
佛告迦葉, 譬如國王, 欲行王事, 須假宰臣, 菩薩亦爾, 欲為佛事, 須假智慧方便.
(44)
復次迦葉, 譬如晴天, 無其雲霧, 於彼世間, 終無降雨之相, 菩薩亦爾, 寡聞小智, 於諸有情, 終無說法之相.
(45)
佛告迦葉, 譬如虛空, 起大雲雷, 必降甘雨, 成熟苗稼, 菩薩亦爾, 於其世間, 起慈悲雲, 降妙法雨, 成熟眾生.
(46)
復次菩薩, 譬如轉輪聖王, 有其七寶, 恆隨王行, 菩薩亦爾, 有七覺支, 恆隨菩薩.
(47)
佛告菩薩, 譬如摩尼寶珠, 所在之處, 則有無量金銀珍寶, 菩薩亦爾, 隨所出處, 則有無量百千聲聞辟支佛寶.
(48)
復次迦葉, 譬如忉利天眾, 若住雜林者, 受用富貴, 平等無二, 菩薩亦爾, 若住清淨心者, 為一切眾生, 正直方便, 平等無二.
(49)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 妙解禁咒, 善知毒藥, 一切毒藥不能為害, 菩薩亦爾, 具大智慧, 善行方便, 一切煩惱, 不能為害.
(50)
復次迦葉, 譬如世間, 糞壤之地, 能生肥盛甘蔗, 菩薩亦爾, 若處煩惱糞地, 能生一切智種.
(51)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 不學武藝, 若執器仗, 寧解施設, 菩薩亦爾, 先未聞法, 寡識機藥, 若執智見, 何辯邪正.
(52)
復次迦葉, 譬如窯師, 欲燒瓦器, 須用大火, 菩薩亦爾, 欲為愚迷眾生, 開發智慧, 須用佛法智火.
第 四 章 影像中法
(53)
是故迦葉, 將此大寶積正法, 令菩薩修學受持, 得解法行, 云何受持見正法行,如自身無我無人, 無眾生無壽命, 無名無相, 無觀行故, 此名真實正觀影像中法.
(54)
佛告迦葉, 云何影像中法, 如正觀色, 觀彼無常, 亦非無常, 如是受想行識, 常與無常, 無定無不定, 此又名中道真實正觀.
(55)
復次迦葉, 真實觀者, 所有地界, 常與無常, 無定無不定, 如是水界, 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亦復如是, 無定無不定, 此說如實觀察影像中法.
(56)
佛告迦葉, 所有眼處, 常無常, 性無定, 無不定, 如是耳鼻舌身意處, 常無常,性無定, 無不定, 此說影像中法, 如實觀察.
(57)
復次迦葉, 此定一法, 此不定二法, 若彼二法, 於是色中, 不見不住, 無微無識, 亦無相故, 此說影像中法, 如實觀察.
(58)
佛告迦葉, 我見一法, 無我二法, 若彼二法, 於是色中, 不見不住, 無微無識, 亦無相故, 此說影像中法, 如實觀察.
(59)
復次迦葉, 此真實心一法, 此不實心二法, 二法所在, 無心無覺, 無意無識, 此說影像中法, 如實觀察.
(60)
佛告迦葉, 善不善, 世間出世間, 有罪無罪, 有漏無漏, 有為無為, 有煩惱, 無煩惱, 如是一切法, 此生法一, 此滅法二, 若二法中, 無集無散, 不可求得, 此說影像中法, 如實觀察.
(61)
佛告迦葉, 此有法一, 此無法二, 若此二法, 於是色中, 不見不住, 無微無識, 亦無相故, 此說影像中法, 如實觀察.
(62)
復次迦葉, 此輪迴一法, 此涅槃二法, 若彼二法, 於是色中, 不見不住, 無微無識, 此說影像中法, 如是觀察.
第 五 章 十二緣
(63)
佛告迦葉, 我說汝等, 無明緣生行, 行緣生識, 識緣生名色, 名色緣生六入, 六入緣生觸, 觸緣生受, 受緣生愛, 愛緣生取, 取緣生有, 有緣生老死, 老死緣生憂悲苦惱, 如是集得一大苦蘊.
(64)
所有無明滅則行滅, 行滅則識滅, 識滅則名滅, 名滅則六入滅, 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 受滅則愛滅, 愛滅則取滅, 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 生滅則老死滅, 老死滅則憂悲苦惱得滅, 如是得此一大苦蘊滅 迦葉, 若以智觀明無明等無此二相, 迦葉, 此影像中法, 如實觀察.
(65)
復次迦葉, 如是行行滅, 如是識識滅, 如是名色名色滅, 如是六入六入滅, 如是觸觸滅, 如是受受滅, 如是愛愛滅, 如是取取滅, 如是有有滅, 如是生生滅, 如是老死老死滅, 如是智觀生性滅性, 無二相故, 迦葉, 離此二相, 此說影像中法, 如實觀察.
(66)
復次迦葉, 應當正觀影像中法, 彼法非空, 亦非不空, 如是空法, 無法相非無法相, 法相即空相, 空相即無相, 無相即無願, 所以者何, 無所願作故, 無相即空相, 如是行者, 若法未生不生, 法未生故, 如彼法生, 彼亦不生, 生已謝故, 如是無生,生離取故, 法無自性, 無性即空, 如是正觀, 此說影像中法.
(67)
佛告迦葉, 非無人故, 名曰為空, 但空自空, 前際空, 後際空, 中際亦空, 當依於空, 莫依於人, 若以得空, 便依於空, 是於佛法, 則為退墮, 如是迦葉, 寧起我見,積若須彌, 非以空見, 起增上慢, 所以者何, 一切諸見, 以空得脫, 若起空見, 則不可除.
第 六 章 譬如
(68)
佛告迦葉, 譬如病人, 其病深重, 而下良藥, 令彼服行, 藥雖入腹, 病終不差,迦葉, 此人得免疾不, 迦葉白言, 不也世尊, 佛言, 於意云何, 世尊, 此人病重故,不可療也, 佛言迦葉, 彼著空者, 亦復如是, 於一切處, 深著空見, 我即不醫.
(69)
佛告迦葉, 譬如愚人, 觀彼虛空, 而生畏怖, 搥胸悲哭, 所以者何, 恐虛空落地,損害於身, 佛言, 迦葉, 彼虛空能落地不, 迦葉云不也, 佛言, 迦葉, 若彼愚迷, 沙門婆羅門, 亦復如是, 彼聞空法, 心生驚怖, 所以者何, 若空我大心, 依何行用.
(70)
佛告迦葉, 譬如畫師, 自畫醜惡夜叉, 畫已怖驚, 迷悶仆倒, 迦葉, 彼凡夫眾生, 亦復如是, 自作色聲香味觸法, 作已迷彼, 墮落輪迴.
(71)
佛告迦葉, 譬如幻師, 變作幻化, 是彼幻化, 能變幻師, 迦葉, 相應行比丘, 亦復如是, 而自發意, 如是說一切皆空, 彼虛空無實, 亦能如是說.
(72)
佛告迦葉, 譬如二木相鑽, 風吹出火, 火既生已, 燒彼二木, 迦葉, 如實正觀, 亦復如是, 於正見道, 生彼慧根, 慧根既生, 燒彼正觀.
(73)
譬如燃燈, 一切黑黯, 皆自無有, 無所從來, 去無所至, 非東方來, 去亦不至, 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 不從彼來, 去亦不至, 而此燈明, 無有是念, 我能滅黯, 但因燈明, 法自無黯, 明黯俱空, 無作無取, 如是迦葉, 實智慧生, 無智便滅, 智與無智,二相俱空, 無作無取.
(74)
譬如千歲冥室, 未曾見明, 若燃燈時, 於意云何, 黯寧有念, 我久住此, 不欲去也, 不也世尊, 若燃燈時, 是黯無力, 而不欲去, 必當磨滅, 如是迦葉, 百千萬劫, 久習結業, 以一實觀, 即皆消滅, 其燈明者, 聖智慧是, 其黑黯者, 諸結業是.
(75)
佛告迦葉, 譬如虛空, 不住種子, 如是若彼行者, 堅著斷見, 過去已滅, 未來非有, 何住佛法種子.
(76)
佛告迦葉, 譬如糞滿大地, 可種一切種子, 迦葉, 如是業煩惱, 糞滿於世間, 可種一切法種子.
(77)
佛告迦葉, 譬如鹹鹵陸地, 不可種於蓮華, 迦葉, 如是無自性者, 本自非有, 未來不生, 何得菩提之種.
(78)
佛告迦葉, 譬如糞壤之地, 可生蓮華, 迦葉, 如是煩惱, 邪行眾生, 亦可生其佛法種智.
(79)
佛告迦葉, 譬如四大海水, 彌滿無邊, 迦葉, 如是見彼菩薩, 所作善根, 能偏法界. 佛告迦葉, 譬如一髮百分, 以一分取四大海, 一滴之水, 一切聲聞, 有為善根,亦復如是.
(80)
佛告迦葉, 譬如天人, 以一髮端, 百分取一, 於彼毛頭, 滴微細水, 欲成俱胝四大海, 迦葉, 如是見彼聲聞, 所作微善, 而求無上覺善根.
(81)
佛告迦葉, 譬如芥子中空, 一切聲聞, 有為智慧, 亦復如是.
(82)
迦葉, 譬如十方虛空, 無量無邊, 菩薩有為智慧, 甚多為力無量, 亦復如是.
(83)
佛告迦葉, 譬如剎利大王, 有大夫人, 與貧賤通, 懷妊生子, 於意云何, 是王子不, 不也世尊, 如是迦葉, 我聲聞眾, 亦復如是, 雖為同證, 以法性生, 不名如來真實佛子.
(84)
佛告迦葉, 譬如剎利帝大王, 與使人通, 懷妊生子, 雖出下姓, 得名王子, 初發心菩薩, 亦復如是, 雖未具足, 福德智慧, 往來生死, 隨其力勢, 利益眾生, 是名如來真實佛子.
(85)
佛告迦葉, 譬如轉輪聖王, 雖有千子, 無聖王相, 聖王之意, 起無子想, 如是迦葉, 如
來雖有百千聲聞弟子之眾, 而無菩薩者, 如來之意起無子想.
(86)
譬如, 聖王皇后, 持齋七日, 生一童子, 具聖王相, 三十三天咸共嘆之, 而不稱說其餘大者, 所以者何, 童子雖小, 而不斷於聖王種故, 菩薩如是, 初發道心, 諸根未具, 彼諸天眾, 曾見佛者, 咸共嘆之, 而不稱說, 諸阿羅漢, 具八解脫, 所以者何, 雖初發菩薩心, 諸根未具, 不斷諸佛如來種故.
(87)
佛告迦葉, 譬如迦陵頻伽鳥, 住彼卵中之時, 早能與彼, 一切飛禽, 而皆不同,迦葉於意云何, 當發一切, 美妙音聲故, 復次迦葉, 如是彼初發心, 菩薩雖住業煩惱,無明藏中, 早與一切, 聲聞辟支佛, 而不可同, 迦葉於意云何, 彼有迴向善根, 說法方便故.
(88)
佛告迦葉, 譬如一琉璃珠, 勝於水精, 如須彌山, 菩薩亦爾, 從初發心, 便勝聲聞, 辟支佛眾.
(89)
佛告迦葉, 譬如輪王皇后, 所生王子, 具足輪王福相, 一切國王, 及諸人民, 悉皆歸服, 迦葉, 如是初發心菩薩, 天上人間, 一切有情, 悉皆歸服.
(90)
佛告迦葉, 譬如雪山王, 生諸藥草, 無有所屬, 無所分別, 隨病所服, 皆能療治, 菩薩亦爾, 所集智藥, 無所分別, 普為眾生, 平等救護.
(91)
佛告菩薩, 譬如月初生時, 眾人愛敬, 踰於滿月, 如是迦葉, 信我語者, 愛敬菩薩, 過於如來, 所以者何, 由菩薩生如來故.
(92)
佛告迦葉, 譬如文字之母, 具能包含, 一切義論等事, 如是初發心菩薩, 具能管攝, 一切佛化, 行無上智因.
(93)
佛告迦葉, 譬如世人, 未有捨離明月, 歸命星像, 迦葉, 如是無有, 受我戒者, 捨離菩薩, 歸命聲聞.
(94)
佛告迦葉, 譬如諸天及人, 一切世間, 善治偽珠, 不能令成, 琉璃寶珠, 求聲聞人, 亦復如是, 一切持戒, 成就禪定, 終不得座於道場, 成無上道.
(95)
佛告迦葉, 譬如治琉璃珠, 能出百千, 無量珍寶, 如是教化, 成就菩薩, 能出百千, 無量聲聞, 辟支佛寶.
第 七 章 真實醫法
(96)
佛告迦葉, 菩薩常應, 求利眾生, 又正修習, 一切所有, 福德善根, 等心施與,一切眾生, 所得智藥, 偏及十方, 療治眾生, 皆令畢竟.
(97)
佛告迦葉, 眾生所有, 貪瞋癡病, 皆自緣生, 以無緣慈, 觀彼一切惑業, 相有理無, 本自無生, 今亦無相, 欲界色界, 及無色界, 寂滅亦然, 又滅一切顛倒, 何等顛倒, 即四顛倒, 一者為彼, 有情於彼, 無常而計常故, 令想一切, 皆是無常, 二者於其苦處, 而計為樂, 令想一切, 皆是其苦, 三者無我計我, 令想一切法, 皆無我故, 四者不淨計淨, 令想一切, 皆非淨故, 唯此涅槃, 具彼四德.
(98)
又復施設四念處, 令彼有情觀身, 無其所有, 能破我見, 觀受無受所得, 破彼我見, 觀心無心可得, 亦除我見執故, 觀法無法可得, 破彼法我執故, 以四正斷, 於修斷事, 修善勤修, 斷惡勤斷, 以四神足, 成就通力, 以五根五力, 治彼不信, 懈怠失念, 散亂癡等, 以七覺支, 治一切愚癡, 以八聖道, 治彼一切, 無知八邪等過, 此說名為真實醫法.
(99)
復次迦葉, 假令三千大千國土, 諸有識者, 悉如耆醫王, 有人問之, 以何方藥,治彼病者, 終無能答, 唯有菩薩, 悉能答之, 是故迦葉, 菩薩當作是念, 我不應求,世間之藥, 當求出世間藥, 修一切善根, 是眾智往至四方, 隨眾生病, 如實治之.
(100)
迦葉白言, 云何為出世間智, 迦葉, 彼智從因緣種生離諸分別, 無我無眾生無壽命, 如是智法, 於空無著, 迦葉, 汝等正求, 心莫驚怖, 發精進心, 彼如是求如是住心, 云何住心, 云何不住心, 有過去未來現在, 於何而住, 迦葉, 過去已滅, 未來未至, 現在無住.
(101)
迦葉, 又此心法, 非在內非在外, 亦非中間, 迦葉, 又此心法, 離眾色相, 無住無著, 而不可見, 迦葉, 過去一切佛不見, 未來一切佛不見, 現在一切佛不見, 迦葉白言, 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不見者, 云何彼心, 有種種行相, 迦葉, 彼心無實從妄想生, 譬如幻化, 種種得生為虛妄見, 迦葉白言, 虛妄不實, 其喻云何, 佛言迦葉,心如浮泡, 生滅不住, 心如風行, 而不可收, 心如燈光, 因緣和合.
(102)
心如虛空, 得虛妄煩惱, 心如掣電, 剎那不住, 心如猿猴, 攀緣境界, 心如畫師,作種種像, 心念念不住, 生一切煩惱, 心行體一, 無二心用故, 心如其王自在, 緣一切法故, 心如惡友, 發生一切苦故.
(103)
心如大海, 漂溺一切善根故, 心如釣魚之人, 於苦生樂想故, 心如夢幻, 妄計我故, 心如青蠅, 於其不淨, 生淨想故, 心如鬼魅, 作種種不善事故, 心如藥叉, 貪著境界, 飲人精氣故, 心如冤家, 恆求過失故.
(104)
是心不可愛恩愛癡故, 是心如賊斷一切善根故, 是心著色如蛾投火故, 是心愛聲如軍戰鼓音故, 是心愛香, 如豕樂臭穢故, 是心著味, 如使人樂餘食故, 是心愛更樂如蠅樂羶故.
(105)
迦葉, 心不可求, 求不能得, 過去非有, 未來亦無, 現在不得, 若過去未來現在,不可得者, 三世斷故, 若三世斷故, 彼即無有, 若彼無有, 彼即不生, 若彼不生, 是即無性, 若彼無性, 無生無滅, 若無生滅, 亦無往來, 若無往來, 而無主宰, 若無主宰, 無假無實, 是即聖性.
(106)
迦葉, 若彼聖性, 無持戒無破戒, 無淨行無穢行, 無因行無果行, 亦無心意之法, 若無心意之法, 彼無業亦無業報, 若無業報, 亦無苦樂, 若無苦樂, 彼聖者性, 若彼聖性, 無其上下中間身口意等不可住著, 何以故, 性偏虛空, 平等無分別故, 無分別故, 一切諸法悉平等故.
(107)
如是迦葉, 此性遠離, 捨身口故, 此性無為, 順涅槃故, 此性清淨, 離於一切, 諸結垢故, 此性無我, 離我作故, 此性平等, 離虛實故, 此性真出, 要第一義諦故, 是性無盡, 畢竟不生故, 是性常住, 諸法常如故, 是性安樂, 涅槃為第一故, 是性清淨, 離一切相故, 是性無我, 求我不可得故, 是性真淨, 從本已來, 畢竟淨故.
第 八 章 覆障
(108)
佛告迦葉, 自求身事, 莫憂外事, 後當來世比丘輩, 譬如持塊擲犬, 犬但逐塊不逐人, 當來比丘亦爾, 欲於山中空閑之處, 常欲得安穩快樂, 不肯內自觀身.(漢)
(109)
不知云何, 當得離色聲香味觸, 以不知故, 有時來入城邑聚落在人眾中, 還為好色聲味觸五欲所縛, 以空閒處持俗戒, 故死得生天, 又為天上五欲所縛, 從天上沒, 亦不得脫於四惡道, 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道, 是名比丘如犬逐塊.
(110)
又大迦葉, 云何比丘, 不如犬逐塊, 若有比丘, 為人所罵而不報罵, 打害瞋毀,亦不報毀, 但自內觀, 求伏其心, 作如是念, 罵者為誰, 受者為誰, 打者害者瞋者, 亦復為誰, 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塊.
(111)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善解習馬, 其馬性惡, 難以伏, 此人調習, 自然良善, 迦葉, 如是相應, 比丘能守禁律, 心識囂馳, 難以制伏, 被此比丘, 調伏制御, 離瞋恚等, 如如不動.
(112)
佛告迦葉, 譬如咽塞病即能斷命, 如是迦葉, 一切見中唯有我見, 即時能斷於智慧命.
(113)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 身被纏縛, 巧設方便, 而得解免, 迦葉, 如是若彼有情, 作善相應, 制止心猿, 令得離縛.
(114)
佛告迦葉, 譬如虛空, 本自廓然, 彼有二物, 可以蓋覆, 何等二物, 是彼雲霧, 迦葉, 如是出家之人, 本自寂靜, 而求世間咒術之法, 又於衣缽財利受用, 此為覆障.
第 九 章 二種法
(115)
佛告迦葉, 此出家人, 有二種纏縛, 云何二種, 迦葉, 一為利養纏縛, 二為名稱纏縛, 彼出家人, 宜各遠離.
(116)
復次迦葉, 有二種法, 滅出家德, 云何二法, 一親近在家, 二憎嫌聖者.
(117)
佛告迦葉, 有二種法, 為出家垢染, 云何二法, 一心多煩惱, 二棄捨善有, 攝受惡友.
(118)
復次迦葉, 有二種法, 於出家人, 如臨崖險, 云何二種 一輕慢妙法, 二信樂破戒.
(119)
佛告迦葉, 有二種法, 為出家過惡, 云何二種, 一見他過失, 二蓋覆自過.
(120)
復次迦葉, 有二種法, 增出家熱惱, 云何二種, 一受持袈裟, 心懷不淨, 二恃己戒德, 訶責非行.
(121)
佛告迦葉, 有二種法, 醫出家人病, 云何二法, 一行大乘者, 見心決定, 二為眾生, 不斷佛法.
(122)
復次迦葉, 有二種法, 為出家人長病, 云何二種, 一得阿波諦重罪, 二不能發露懺悔.
第 十 章 沙門
(123)
佛告迦葉, 此有沙門, 為沙門名, 迦葉白言, 云何沙門為沙門名, 迦葉, 此有四種沙門, 云何四種, 一行色相沙門, 二密行虛誑沙門, 三求名聞稱讚沙門, 四實行沙門, 此是四種沙門.
(124)
佛告迦葉, 沙門復有二事, 何等為二事, 一者都犯戒, 二者於法中無所得.
(125)
迦葉白言, 云何名色相沙門, 迦葉, 此一沙門, 雖復剃除鬚髮, 著佛袈裟, 受持砵器, 色相具足, 而身不清淨, 口不清淨, 意不清淨, 不自調伏, 麤惡不善, 廣貪財利, 命不清淨, 得破戒罪法, 此名行色沙門.
(126)
迦葉白言, 云何名密行虛誑沙門, 迦葉, 此一沙門, 雖知行業, 亦具威儀, 喫麤惡飲食, 詐歡詐喜, 於行住坐臥, 恆講虛誑, 又不親近在家出家, 四聖種族, 詐默無言, 誑賺有情, 心無清淨, 亦無調伏, 亦不息念, 虛妄推度, 住著人我之相, 若遇空法, 而生怖畏, 如登崗險, 若遇比丘, 善談空者, 如遇冤家, 迦葉, 此說名為密行虛誑沙門.
(127)
迦葉白言, 云何名為求名聞稱讚沙門, 迦葉, 此一沙門, 為求名聞稱讚, 詐行持戒, 惑亂他人, 恃衒多聞, 要他稱讚, 或居山野, 或處林間, 詐現少欲無貪, 假行清淨之行, 於其心內, 無其離欲, 無其寂淨, 無其息慮, 無証菩提, 亦不為沙門, 亦不為婆羅門, 亦不為涅槃, 而求稱讚名聞, 迦葉, 此名求名聞稱讚沙門.
(128)
迦葉白云, 云何名實行沙門, 迦葉, 此一沙門, 不為身命而行外事, 亦不言論名聞利養, 唯行空無想無願, 若聞一切法已, 正意思惟涅槃實際, 恆修梵行, 不求世報, 亦不論量, 三界喜樂之事, 唯見性空, 不得事法, 亦不議論, 我人眾生壽者, 及補特伽羅, 見正法位, 離諸虛妄, 於解脫道, 斷諸煩惱, 達一切法, 自性清淨, 內外不著, 無集無散, 於彼法身如來, 明了通達, 無其見取. 亦不言論, 色身離欲, 亦不見色相, 亦不見三業造作, 亦不執凡聖之眾, 法無所有,斷諸分別, 自性凝然, 不得輪迴, 不得涅槃, 無縛無解, 無來無去, 知一切法, 寂靜湛然, 迦葉, 此說名為實行沙門.
第 十 一 章 譬如
(129)
佛告迦葉, 譬如貧窮賤人, 假富貴名, 於意云何, 稱此名不, 不也世尊, 如是迦葉, 但名沙門婆羅門, 而無沙門婆羅門實功德行, 亦如貧人為名所壞.
(130)
佛告迦葉, 譬如貧人, 家無財利, 自發其言, 告眾人曰, 我家之內, 有大庫藏, 財物盈滿, 迦葉, 於意云何, 此貧人言, 是事實不? 迦葉白言, 不也世尊, 佛言迦葉,亦復如是, 彼沙門婆羅門, 自無戒德, 而復發言, 我身具大德業, 此言不實, 是事難信.
(131)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 入大水內, 而不專心, 恣意戲水, 不覺溺死, 迦葉, 亦復如是, 此沙門婆羅門, 多知樂法, 入大法海, 不能制心, 好行貪瞋癡, 被煩惱貪, 引生惡趣.
(132)
佛告迦葉, 譬如醫人, 修合湯藥, 將往四方, 欲療眾病, 忽自得疾, 而不能救, 迦葉, 如是若彼比丘, 修彼多聞, 欲化有情, 忽爾之間, 自起煩惱, 而不能伏.
(133)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 身有重病, 服彼上好名藥, 不免命終, 迦葉, 如是若彼有情, 具煩惱病, 而欲多聞修行, 不免墜墮.
(134)
佛告迦葉, 譬如摩尼寶珠, 墮落不淨之中, 其珠體觸, 不堪使用, 迦葉, 如是若彼比丘, 雖具多聞, 墮落不淨利養之中, 諸天人民, 不生敬愛.
(135)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 忽爾命終, 起其金冠華鬘, 莊嚴頭面, 迦葉, 如是若彼比丘, 破盡戒律, 而以袈裟, 莊嚴其身, 有何所益.
(136)
佛告迦葉, 譬如有人, 洗浴清淨, 以其香油, 塗潤身上, 及頭髻指甲, 身著白衣, 戴瞻蔔華鬘, 為上族子, 迦葉, 如是若彼比丘, 多聞智慧, 身被法服, 儀相具足, 為佛弟子.
第 十 二 章 四種破戒
(137)
佛告迦葉, 有四種破戒比丘, 喻持戒影像, 迦葉白言, 云何四種破戒, 迦葉, 有一比丘, 具足受持別解脫戒, 善知禁律於微細, 深生怕怖, 恆依學處, 說戒清淨, 身口意業, 具足無犯, 食離邪命, 此有其過, 所以者何, 執自功能成戒取故, 迦葉, 此是第一破戒, 喻持戒影像.
(138)
復次迦葉, 有一比丘, 善知禁律, 常持戒行, 密用三業, 彼有身見執情不捨故, 迦葉, 此是第二破戒, 喻持戒影像.
(139)
復次迦葉, 有一比丘, 恆行慈心, 悲憫有情, 具足慈善, 聞一切法無生, 心生驚怕, 迦葉, 此是第三破戒, 喻持戒影像.
(140)
復次迦葉, 有一比丘, 彼十二頭陀, 大行具足無缺, 而有我心, 住著往人之相, 迦葉, 此是第四破戒, 持戒影像, 迦葉, 此四種破戒, 喻持戒影像.
(141)
復次迦葉, 若說此戒, 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命, 無行亦無不行, 無作亦無不作, 非犯非非犯, 無名無色, 非無名色, 無相非無相, 無息念非無息念, 無取無捨, 非無無取捨, 非受非不受, 無識無心, 非無識心, 無世間亦無出世間, 無所住亦非無住, 無自持戒, 無他持戒, 於此戒中, 離諸毀謗, 無迷無執, 迦葉, 此說聖者, 無漏正戒, 遠離三界一切住處.
(142)
清淨持戒者, 無垢無所有, 持戒無憍慢, 亦無所依止, 持戒無愚癡, 亦無有諸縛, 持戒無塵汙, 亦無有違失, 持戒心善軟, 畢竟常寂滅, 遠離於一切, 憶想之分別, 解脫諸動念, 是淨持佛戒, 不貪惜身命, 不用諸有生 修習於正行, 安住正道中, 是名為佛法, 真實淨持戒, 持戒不染世, 亦不依世法, 逮得智慧明, 無闇無所有, 無我無彼想, 已知見諸想, 是名為佛法, 真實淨持戒, 無此無彼岸, 亦無有中間, 於無此彼中, 亦無有所著, 無縛無諸漏, 亦無有欺誑, 是名為佛法, 真實淨持戒.
(143)
心不著名色, 不生我我所, 是名為安住, 真實淨持戒, 雖行持諸戒, 其心不自高, 亦不以為上, 遇戒求聖道, 是名為真實, 清淨持戒相, 不以戒為最, 亦不貴三昧, 過此二事已, 修習於智慧, 空寂無所有, 諸聖賢之性, 是清淨持戒, 諸佛所稱讚, 心解脫身見, 除滅吾我所, 信解於諸佛, 所行空寂法, 如是持聖戒, 則為無有比, 依戒得三昧, 三昧能修慧, 依因所修慧, 逮得於淨智, 已得淨智者, 具足清淨戒.
(144)
說是語時, 五百比丘不受諸法心得解脫, 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五百比丘聞是深法心不信解, 不能通達從坐起去.
(145)
爾時大迦葉白佛言, 世尊, 是五百比丘, 皆得禪定, 不能信解入深法故, 從坐起去, 佛語迦葉, 是諸比丘, 皆增上慢, 聞是清淨, 無漏戒相, 不能信解, 不能通達, 佛所說頌, 其義甚深, 所以者何, 諸佛菩提, 極其深故, 若不厚種善根, 惡知識所守,信解力少, 難得信受.
(146)
又大迦葉, 是五白比丘, 過去迦葉佛時, 為外道弟子, 到迦葉佛所, 欲求長短, 聞佛說法, 得少信心, 而自念言, 是佛希有快善妙語, 以是善心, 命終之後, 生忉利天, 忉利天終, 生閻浮提, 於我法中, 而得出家, 是諸比丘, 深著諸見, 聞說深法,不能信解, 隨順通達, 是諸比丘, 雖不通達, 以聞深法, 因緣力故, 得大利益, 不生惡道, 當於現身, 得入涅槃.
第 十 三 章 化比丘
(147)
爾時佛語須菩提言, 汝往將是諸比丘來, 須菩提言, 世尊, 是人上不能信佛語, 況須菩提耶, 佛即化作二比丘, 隨五百比丘, 所向道中, 諸比丘見已, 問化比丘, 汝
欲那去, 答言, 我等欲去獨處修禪定樂, 所以者何, 佛所說法, 不能信解故.
(148)
諸比丘言, 長老, 我等聞佛說法, 亦不信解, 欲至獨處, 修禪定行, 時化比丘, 語諸比丘言, 我等當離自高逆諍心, 應求信解, 佛所說義, 所以者何, 無高無諍, 是沙門法, 所說涅槃, 名為滅者, 為何所滅, 是身之中, 有我滅耶, 有人有作有受有命而可滅耶.
(149)
諸比丘言, 是身之中, 無我無人, 無作無受, 無命而可滅者, 但以貪瞋癡滅, 故名為涅槃, 化比丘言, 汝等貪欲瞋癡, 為是定相, 可滅盡耶, 諸比丘言, 貪欲瞋癡,不在於內, 亦不在外, 不在中間, 離諸憶想, 是則不生, 化比丘言, 是故汝等, 莫作憶想, 分別法者, 即於諸法, 無染無雜, 無染無離者, 是名寂滅.
(150)
尊者, 此清淨戒相, 不生不滅, 從三摩地生, 從智慧生, 從解脫生, 從解脫知見生, 離有離無, 非相非無相, 尊者, 如是戒相, 即真涅槃, 如是涅槃, 無解脫可得, 無煩惱可捨, 尊者, 汝以情想, 求圓寂者, 此得妄想, 非涅槃耶, 若想中生想, 非是涅槃, 被想纏縛, 如是若滅受想得得三摩砵底, 尊者, 行者若行, 更無有上.
(151)
化比丘說是語時, 五百比丘, 不受諸法心得解脫,來詣佛所, 頭面禮足, 在一面立, 爾時須菩提, 問諸比丘言, 汝等去至何所, 今何從來, 諸比丘言, 佛所說法, 無所從來, 去無所至, 又問誰為汝師, 答言, 我師先來不生亦無有滅.
(152)
又問, 汝等從何問法, 答言, 無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 從是聞法, 又問, 云何聞法, 答言, 不為縛故, 不為解脫故, 又問, 汝等習行何法, 答言, 不為得故, 不為斷故, 又問, 誰調伏汝, 答言, 身無定相, 心無所行, 是調伏我, 又問, 何行心得解脫, 答言, 不斷無明不生明故.
(153)
又問, 汝等為誰弟子, 答言, 無得無知者, 是彼弟子, 又問, 汝等已得幾何, 當入涅槃, 答言, 猶如如來所化入涅槃者, 我等當入, 又問, 汝等已得己利耶, 答言,自利不可得故, 又問, 汝等所作已辦耶, 答言, 所作不可得故, 又問, 汝等修梵行耶,答言, 於三界不行, 亦非不行, 是我梵行.
(154)
又問, 汝等煩惱盡耶, 答言, 一切諸法, 畢竟無盡相故, 又問, 汝等破魔耶, 答言, 陰魔不可得故, 又問, 汝等奉如來耶, 答言, 不以身心故, 又問, 汝等住福田耶, 答言, 無有住故, 又問, 汝等斷於生死往來耶, 答言, 無常無斷故, 又問, 汝等隨法行耶, 答言, 無礙解脫故, 又問, 汝等究竟當至何所, 答言, 隨於如來化人所至.
(155)
須菩提問諸比丘時, 有五百比丘不受諸法心得解脫, 三萬二千人遠塵離垢, 諸法眼生.
第 十 四 章 何學何住
(156)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 名曰普光, 即從座起, 合掌向佛, 而白佛言, 世尊, 此大寶積正法, 令諸菩薩, 應云何學, 應云何住, 佛告善男子, 所說正法, 真實戒行, 汝等受持, 應如是住, 於此正法, 得大善利.
(157)
善男子, 譬如有人, 乘彼土船, 域過深廣大河, 善男子, 於意云何, 彼人乘此土船, 作何方便, 速得到於彼岸, 普光言, 世尊, 須是用大氣力, 勇猛精進, 方達彼岸, 佛言普光, 有何所以, 要施勤力, 世尊, 彼河中流, 深而復廣, 令人優怕, 若不勤力,必見沉沒, 佛告普光菩薩, 如是若諸菩薩, 修學正法, 欲度生死四流大河, 須發勇猛精進之力, 通達佛法, 若不精進修學, 決定退墮.
(158)
又復思惟, 此身無強, 無速巧之法, 四流浩渺, 云何得度, 彼諸眾生, 恆處此岸, 汝等今者, 受持妙法大船, 運度一切眾生, 過輪迴河, 至菩提岸.
(159)
普光菩薩, 復白佛言, 世尊, 菩薩云何, 受持妙法大船, 善男子, 所有佈施, 持戒忍辱, 慈心所集, 無邊福德, 起平等心, 莊嚴一切眾生, 於七菩提分善而不忘失, 精進受持, 心生決定, 以巧方便, 深達實用, 以大悲心, 拔眾生苦.
(160)
以四攝法, 護諸有情, 以四無量, 饒益眾生, 以四念處, 恆自思惟, 以四正斷,勤斷勤修, 以四神足, 奮迅神通, 以其五根, 令生眾善, 以其五力, 堅固不退, 以八聖道, 遠離魔怨, 不住邪道, 於奢魔他毗砵舍那, 無相無著, 菩薩令此廣大法行, 名聞十方, 使諸眾生, 來入微妙正法大船, 過彼生死四流大河, 得至涅槃安樂彼岸, 得無所畏, 永離諸見.
(161)
善男子, 汝等當知, 如是菩薩, 以妙法大船, 經無量百千, 俱胝那由他劫, 運度一切眾生, 過彼四流大河, 不得疲苦, 汝如是受持, 應如是住, 佛告普光菩薩, 汝今速運真實方便起大悲心, 令一切眾生, 心意清淨, 勇猛精進, 種諸善根, 令生不退,恆樂出家, 聞法無倦, 植眾德本求最上道, 圓滿智慧, 身心寂靜, 安處林野.
(162)
遠離惡友, 於第一義, 明了通達, 行正方便於真俗諦, 理智無二, 平等一空, 息諸妄念, 善男子, 菩薩為諸有情, 應如是受持, 應如是住.
第 十 五 章 十種清淨
(163)
爾時尊者大迦葉, 聞是法已, 而白佛言, 世尊, 如是大寶積正, 為求大乘者說, 昔未曾有, 世尊, 若善男子善女人, 於此大寶積正法, 受持解說, 所得福德, 其義云何.
(164)
佛告迦葉, 應如是知,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於此大寶積正法, 受持解說, 所得福德, 善男子, 譬如有人, 以恆河沙數世界, 滿中七寶, 供養恆河沙等如來, 每一一如來, 而各以一恆河沙數世界, 七寶布施, 又每一一如來, 各造一恆河沙佛寺精舍.
(165)
又一一如來, 各有無量聲聞之眾, 以一切樂具, 經一恆河沙劫, 而以供養, 又彼諸如來, 及聲聞弟子, 入涅槃後, 復以七寶, 各起塔廟, 善男子, 如是福德無量無邊,不如有人, 於此寶積正法, 受持解說, 功德勝彼, 若復有人, 為其父母, 解說此經, 彼人命終, 不墮惡趣, 其母後身, 轉成男子.
(166)
佛言, 所在之處, 若復有人, 於此大寶積經典, 書寫受持, 讀誦解說, 而於此處,一切世間, 天人阿修羅, 恭敬供養, 如佛塔廟, 若有法師, 聞此大寶積正法典, 發尊重心, 受持讀誦, 書寫供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於彼法師, 如佛供養, 尊重恭敬,頂禮讚歎, 彼人現世佛與授記,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臨命終時, 得見如來.
(167)
又彼法師, 復得十種身業清淨, 何等為十, 一者臨命終時, 不受眾苦, 二者眼識明朗, 不睹惡相, 三者手臂安定, 不摸虛空, 四者腳足安穩, 而不蹴蹋, 五者大小便利, 而不漏失, 六者身體諸根, 而不臭穢, 七者腹腸宛然, 面不絳脹, 八者舌相舒展, 而不彎縮, 九者眼目儼然, 而不醜惡, 十者身雖入滅, 形色如生, 如是得此十種身業清淨.
(168)
復有十種, 口業清淨, 何等為十, 一者言音美好, 二者所言慈善, 三者言說殊妙, 四者言發愛語, 五者其言柔軟, 六者所言誠諦, 七者先言問訊, 八者言堪聽受, 九者天人愛樂, 十者如佛說言, 如是十種口業清淨.
(169)
復有十種意業清淨, 何等為十, 一者意無瞋恚, 二者不生嫉妒, 三者不自恃怙,四者無諸冤惱, 五者離其過失, 六者無顛倒想, 七者無下劣想, 八者無犯戒想, 九者正意繫心, 思惟佛土, 十者遠離我人得三摩地, 成就諸佛教法, 如是得十種意業清淨.
(170)
頌曰: 臨終不受苦, 非見諸惡相, 手不摸虛空, 腳足無蹴蹋, 便利絕漏失, 身根不臭穢, 腹藏無滿脹, 舌紅不彎縮, 眼目相儼然, 命終顏不改, 如是身十種, 福善清淨相, 言音得美妙, 出與而慈善, 所說自殊常, 發與人愛樂, 復有柔軟聲, 所言而誠諦, 方便能問訊, 堪令人聽受, 天龍眾亦欽, 清響如佛語, 如是口十種, 口業得清淨,心意離瞋恚, 嫉妒而不生, 於自無恃怙, 冤惱亦自除, 得離眾過失, 顛倒想不生,不作於下劣, 禁戒勿令虧, 正意而繫念, 遠離於我人, 復得三摩地, 通達諸佛法, 如是意十種, 心業清淨相.
第 十 六 章 皆大歡喜
(171)
佛告大迦葉, 若善男子善女人, 汝等應以香華伎樂, 繒蓋幢幡, 飲食衣服, 一切樂具, 供養此大寶積正法, 志心歸命, 受持讀誦, 所以者何, 迦葉, 如是一切, 諸佛如來, 無上正等正覺, 皆從此出, 應以最上供養, 而供養之.
(172)
佛說此經已, 尊者大迦葉, 一心頂戴, 菩薩摩訶薩, 及諸比丘, 天龍藥叉, 乾達婆, 阿修羅等, 一切大眾, 皆大歡喜, 信受奉行.
(END)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經> 註
本經又稱<大寶積經迦葉品>, 即<大寶積經>全書四十九會中之第四十三會. 依俄國學者:鋼和泰先生(Baron A. von Stael-Holstean)所收集<大寶積經迦葉品梵藏漢文六種>, 參考其中漢譯四種, 即後漢, 後晉, 後秦, 宋等時代譯本, 原書分166節, 擇其文字淺白者, 重新編排成十六章172節. 其中缺文者, 以偈文取代.
鋼和泰先生專研印度及亞細亞中部的語言和歷史.
(參考: 梁啟超<大寶積經序> 1924年3月, 上海商務印書館)
佛說大寶積經註
大寶積經註釋, 按節次排列, 參考 "佛光大辭典" 為主..
(0) 題釋:
大寶積經: 梵名Maha ratna kuta sutra , 凡一百二十卷; 寶積, 即 "積集法寶"
之意, 因其為大乘深妙之法, 故謂之寶; 聚集無量之法門, 故謂之"積",全經有四
十九會(部), 每一會相當一部經, 亦各有其獨立之主題.
這本經典, 屬於大寶積經第四十五會的一部經典, 大寶積經也是獨立自成的, 併
其他各會而以大寶積經為全部四十九會的總稱, 又稱為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大寶積經在中國有四種翻譯版本, 本作即參考漢, 晉, 秦, 及北宋譯本, 加以比
較而改編並作註釋, 但以宋本為主, 因為北宋譯本內容比較完整, 用辭比較平易.
(1) 如是我聞:
又作我聞如是, 聞如是, 為經點之開頭語, 釋尊入滅之際, 曾對多聞第一
之阿難言其一生所說之經藏, 須於卷首加上"如是我聞"一語, 以於外道之
經典區別.
如是, 係指經中所敘述之釋尊之言行舉止; 我聞, 則指經藏編集者阿難自
言聽聞於釋尊之言行.
又"如是"意為信順自己所聞之法, "我聞"則為堅持其信之人, 此即信成就,
聞成就, 又作證信序.
王舍城:
中印度摩羯陀國之都城, 位於恆河中游, 為頻婆娑羅王, 阿闍世王, 韋提
希夫人等在位時之都城; 此城為佛陀傳教中心地之一, 附近有著名之釋尊
說法地, 迦蘭陀竹園, 靈鷲山等.
鷲峰山: 即靈鷲山.
無上正等正覺:
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略稱阿耨三菩提, 阿耨菩提, 意譯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覺, 無上正真道, 無上正遍知; 乃佛陀所覺悟之智慧, 含有平等, 圓滿之意, 以其所悟之道為至高, 故稱無上; 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包, 故稱正遍覺.
佛剎: 其義有二, 即
1. 指佛所住之國土, 又作佛國土, 淨土.
2. 泛指一般寺院之堂宇. 即佛塔, 佛閣, 佛龕, 僧剎, 伽藍等, 專供
修行辦道之處所.
大迦葉:
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法藏第一祖, 生於王舍城近郊之婆羅門家, 於佛成
道後第三年為佛弟子, 八日後即證入阿羅漢境地, 為佛陀弟子中最無執著
之念者. 人格清廉, 深受佛陀信賴, 於佛弟子中曾受佛陀予半座, 佛陀入
滅後, 成為教團之統率者, 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 直至阿難為法
之繼承者, 始入雞足山入定, 以待瀰勒出世, 方始涅槃.
(3) 般若波羅蜜(多):
又作般若波羅蜜多, 般羅若波羅蜜, 意譯作慧到彼岸, 智度, 明度, 普智
度無極, 或稱慧波羅蜜多, 智慧波羅蜜, 為六波羅蜜之一, 十波羅蜜之一. 即
照了諸法實相, 而窮盡一切智慧之邊際, 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薩大慧,
稱為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為六波羅蜜之根本, 一切善法之淵源故又稱諸佛
之母.
波若即慧, 聲聞, 緣覺雖有所得, 然彼等唯求速趣涅槃, 不窮智之邊際,
故不能得般若波羅蜜; 唯菩薩求一切智, 遂以之達於彼岸, 稱為具足般若波羅
蜜, 此般若波羅蜜於成佛時, 轉為一切種智, 故般若波羅蜜不屬於佛, 不屬於
聲聞, 辟支佛, 亦不屬於凡夫, 唯屬於菩薩.
(4) 阿闍梨:
略稱闍梨, 又作阿舍梨, 阿祇梨, 阿遮利耶, 意譯為軌範師, 正行, 悅眾,
應可行, 應供養, 教授, 智賢, 傳授, 意即教授弟子, 使之行為端正合宜, 而
自身又堪為弟子楷模之師, 故又稱導師.
阿闍梨有五種:
1. 出家阿闍梨, 受戒時之授十戒師, 故又作十戒阿闍梨.
2. 受戒阿闍梨, 受具足戒時之羯磨師, 故又作羯磨阿闍梨.
3. 教授阿闍梨, 受俱足戒時之授威儀師, 故又作威儀阿闍梨.
4. 授經阿闍梨, 教授經典讀法, 意義之師.
5. 依止阿闍梨, 與比丘共居, 指導比丘起居之師.
阿闍梨須具足如下十三德:
1. 發菩提心 2. 妙慧慈悲 3. 兼綜眾生 4. 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5. 通達三乘 6. 善解真言實義 7. 知眾生心 8. 信諸佛菩薩
9. 得傳授灌頂等妙解曼荼羅畫 10. 調柔其性, 遠離我執
11. 於真言行善得決定 12. 究習瑜伽 13. 住於勇健之菩提心
準此, 故謂如能殷重服侍阿闍梨, 即可獲得極大之福報, 列為八福田之一.
(5) 菩提心:
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求無上菩提之心, 菩提心為一切佛之種子,
淨法長養之良田, 若發起此心, 勤行精進, 當得速成無上菩提.
道場:
凡修行佛道之所在, 均稱道場; 又指成就菩提動機之發心, 修行等
邪見:
指不正之執見, 主要指, 駁無四諦因果之道理者. 係八邪行之一, 十惡之一,
十隨眠之一, 五見之一. 以為世間無可招結果之原因, 而謂惡不足畏, 善
亦不足喜等之謬見, 即是邪見.
妄言:
十惡之一, 又作故妄語, 虛妄語, 妄舌等等, 特指以欺人為目的而作之妄
語; 妄語戒為五戒之一, 十戒之一.
綺語:
又作雜穢語, 無義語, 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詞, 十惡之一. 十惡即: 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語, 兩舌, 惡語, 綺語, 貪愛, 瞋恚, 邪見.
虛妄分別:
虛妄有虛假, 非真實之意, 如妄法, 妄境, 妄有, 妄識, 妄心, 妄語等等.
虛妄分別, 則指錯會事物之真相, 而妄自思惟, 識別(分別), 稱為虛妄分
別, 略作妄分別.
以萬法唯心造, 心外無別體, 然愚癡凡夫起妄心亂識, 生種種分別, 或執
心外有實法, 或執實我, 此實我, 實法之見, 即為遍計所執, 不契真性,
故稱虛妄分別.
(6) 善法:
指合乎於"善"之一切道理, 即指五戒, 十善, 三學, 六度. 為惡法之對稱.
貢高: 自滿, 自傲.
(7) 六波羅蜜:
全稱六波羅蜜多, 譯作六度, 六度無極, 六到彼岸. 六波羅蜜譯為度, 為
到彼岸之意, 即達成理想, 完成之意, 乃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之六種德目.即布施波羅蜜, 持戒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 禪定波羅蜜, 智慧波羅蜜. 此六波羅蜜為戒, 定, 慧三學所攝; 又法相宗將六波羅蜜之智慧波羅蜜, 開為方便善巧, 願, 智, 力, 等四波羅蜜, 合為十波羅蜜, 作為菩薩之勝行, 以配菩薩十地, 說明修行次第.
菩薩藏:
乃詮釋大乘菩薩修因證果等之大乘經典, 三藏之一, 如法華, 華嚴等經,
皆含藏菩薩修學之法.
法利:
以正法教化世人, 稱為法化, 蒙受教化之利益, 稱為法益, 法利.
邪命: 從事不正當的使業來維持生活.
(8) 瞋恚有情:
瞋恚, 十惡之一; 有情, 音譯薩埵, 舊譯為眾生, 即生存者之意.
阿缽羅諦:
業果報:
業為造作之義, 意即行為, 所作, 行動, 作用, 意志等身心活動, 或單由
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 若與因果關係結合, 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之力量. 此外, 業亦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 業為產生果報之因, 故又稱業因, 由業所報之果, 稱作業果, 業報.
(12) 小乘:
又作聲聞乘, 二乘之一, 乃大乘, 菩薩乘之對稱, 意譯為狹小之車乘, 指
運載狹劣之根機以達小果之教法; 小乘之名, 原係大乘佛教徒對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之貶偁, 其後學術界沿用之, 但無貶意.
大乘: 即菩薩的法門, 以救世利他為宗旨, 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聲聞乘: 凡是文佛音聲和修四諦門而悟道的人, 總稱為聲聞乘.
(13) 菩薩道:
菩薩之修行, 即修六道萬行, 圓滿自利利他, 成就佛果之道, 故菩薩道乃
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薩道之結果, 欲成佛, 必先行菩薩道.
又指大乘佛教, 即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之教法.
(14) 惡知識:
知識的知, 又作智, 即大乘起信論所說五識之一, 即指能起妄心智用, 而
分別可愛, 不可愛等諸境界之作用.
知識又作朋友之稱, 吾人平時所謂之人一語, 即指知其人之心識, 而非多
知識之義, 故就為人而言, 其人若善, 則為善友, 善知識; 若惡, 則為惡
友, 惡知識.
善知識, 音譯作迦羅蜜, 指正直而有德行, 能教導正道的人, 反之, 教導
邪道的人, 稱為惡知識.
辟支佛乘:
辟支佛, 意譯作緣覺, 獨覺, 為二乘之一, 亦為三乘之一, 乃指無師而能
自覺自悟之聖者; 據大智度論, 有二義, 一指出生於無佛之世, 當時佛法
已滅, 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緣, 自以智慧得道, 一指自覺不從他聞, 觀悟十
二因緣之理而得道.
(16) 影像:
一. 指祖師先德肖像之雕塑或畫像.
二. 與"本質"相對, 比喻立名, 以表顯心中所現之相分(外界事物映現於
心之影像.
(17) 空解脫門:
空解脫門, 無相解脫門, 無作解脫門, 稱三解脫門, 此為二種法施之一,
指菩薩為諸有情宣說開示三解脫門等一切聖法, 依此而修, 即得出離世間, 故稱出世間法施.
有性無性:
有性與無性, (1) 謂假名施設之自性有法, 乃世間所計著一切憶想虛妄之
根本, 如色, 受, 想, 行, 識, 眼, 耳, 舌, 身, 意, 乃至涅槃等. (2) 以假名施設, 故無自性, 當體即空, 故稱為無性.
涅槃:
又作"涅槃那", "涅隸槃那"等, 意譯作滅, 寂滅, 滅度, 寂, 無生, 與擇
滅, 離繫, 解脫等詞同義. 原來指吹滅, 或表吹滅之狀態, 其後轉指燃燒之火滅盡, 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界, 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 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 故表佛教之特徵而列為法印之一, 稱"涅槃寂靜".
大悲:
拔除痛苦稱大悲, 給與福樂稱大慈; 大悲, 即欲與眾生無量之利樂, 佛菩
薩以此願力,(大慈大悲) 救拔煩惱眾生脫璃苦海.
輪迴:
謂眾生由惑業之因(貪, 瞋, 癡三毒), 而招感三界, 六道之生死輪轉, 恰
如車輪之迴轉, 永無止盡, 故稱輪迴. 又作生死輪迴, 生死相續, 本為古印度婆羅門教主要教義之一, 佛教沿襲之並加以發展, 注入自己之教義.
婆羅門教認為四大姓及賤民於輪迴中, 於輪迴中生生世世永襲不變, 佛教
則主張業報之前, 眾生平等, 下等眾生今生若修善德, 來世可生為上等種姓,
甚至可生天界, 而上等種姓今生若有惡行, 來世則將生於下等種姓, 乃至下地獄, 並由此說明人間不平等之原因.
欲滅六道輪迴之苦, 則必先斷其苦因(三毒), 謂三毒猶如種子之能生芽,
故眾生流轉三有(即欲界, 色界, 無色界)不得出離, 若斷滅我執及貪, 瞋, 癡,則諸苦亦斷.
(18) 大藏:
指包括三藏等之諸聖典, 亦即以經, 律, 論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之總集, 又
作一切經, 一代藏經, 藏經, 三藏聖教.
(19) 魔道:
又作魔羅道, 指惡魔之行為, 或惡魔之世界.
(22) 意地:
又作意識, 意根; 凡個體之內心能生起一切思想者, 稱為意地. 可略分下
列二說: (1) 指第六識(意識), 可全面支配個體之存在, 亦為吾人產生認識之作用, 成就萬事之根源. (2) 指意識之省察階段.
(23) 無礙智:
佛之智慧稱無礙智, 又作無滯智, 即於一切法相, 發心即知, 不假方便,
不假思量, 了達無礙之智, 與清淨智, 一切智, 為三種般若中之觀照般若所攝,亦為一切種智所攝.
等心怨親:
又作怨親平等, 謂以大慈悲為本, 對於怨敵, 心無怨恨; 對於所愛, 亦無
執著, 而以平等, 愛憐之心接待眾人.
(26) 禪定:
禪與定皆為令心專注於某一對象, 而達於不散亂之狀態, 或謂禪是梵語音譯,
定為梵語意譯, 並稱作禪定, 又與坐禪同義.
以權攝慧:
四恩:
四種恩惠之意, 一. 指母恩, 父恩, 如來恩, 說法法師恩, 據正法念處經, 父
母有生身, 長養之恩, 故其恩難報; 如來應等正覺乃三界中最殊勝, 為度脫生死之無上大師, 故其恩難報; 說法法師以說法力, 令驕慢者得調伏, 故其恩難報. 二. 指父母恩, 眾生恩, 國王恩, 三寶恩.
戒:
意指行為, 習慣, 性格, 道德, 虔誠; 戒, 原係佛陀住世時, 舉外道所作
之非行來教戒佛教徒者, 適用於出家, 在家二眾, 並非如律之隨犯隋制, 故於犯戒時不伴以處罰之規定, 而是自發之努力為其特徵.
四梵: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載, 修四等心得度欲界天, 而住於梵處, 故四無量
又稱四梵堂, 四梵處, 四梵行. 四等心即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 令離苦得樂, 所應具有之四種精神; 四等心亦即四無量, (1) 緣無量眾生, 思惟令彼等得樂之法, 而入"慈等至", 稱為慈無量, (2) 緣無量眾生, 思惟令離苦之法, 而入"悲等至" , 稱為悲無量, (3) 思惟無量眾生, 能離苦得樂, 於內心深感喜悅, 而入"喜等至", 稱為喜無量, (4) 思惟無量眾生一切平等, 無有怨親之別, 而入"捨等至", 稱為捨無量.
又 "無量" 一詞, 據俱舍論卷二十九之記載, 凡有三義: (1) 以無量之眾
生為此四心之所緣, (2) 此四心能牽引無量之福, (3) 此四心能招感無量之果.
真言:
音譯曼荼羅, 又作陀羅尼, 咒, 明, 神咒, 密言, 即真實無虛假之語言之
意, 此於密教, 相當於三密中之密語, 而謂之真言秘密, 或又指佛, 菩薩, 諸
天等的本誓之德, 或其別名; 在曼陀羅文學中, 曼陀羅乃解釋為思維解放之意, 亦即自生死之束縛中, 解放人類之思維.
(29) 譬喻法:
為使人易於理解教說之意義內容, 而使用實例或寓言等加以說明, 稱為譬
喻. 釋尊說法, 巧用譬喻, 大小乘諸經論多處舉示譬喻以說明教法要旨.
一般而言, 譬喻大多舉示現今之事實, 然亦間有舉示假設之例證, 如以滿
月比喻某人之容光煥發, 以眼前之小物推比大物, 或以粗境粗法喻顯細境
細法, 或準照部份(或全體)之類似點加以類推, 譬喻.
譬喻之方式不同, 可分為八種, 即:
1. 順喻: 依事物興起之順序所作之譬喻.
2. 逆喻: 逆於事物興起之順序所作之譬喻.
3. 現喻: 以當前之事實所作之譬喻.
4. 非喻: 以假設之事件所作之譬喻.
5. 先喻: 於比喻之事項前所說之譬喻, 即先說譬喻, 後舉所欲喻顯之
教法.
6. 後喻: 於比喻之事項後所說之譬喻, 即先說教法, 後舉譬喻.
7. 先後喻: 先後所說之譬喻, 即於 闡說教法之前後均作譬喻以彰顯
之.
8. 遍喻: 譬喻內容全部契合所欲喻顯的事項之全部內容, 即逐一設喻,
並逐一說明教法, 如以植物為喻, 逐一說明其萌芽乃至開花,
結果, 以之逐一比喻佛弟子之出家乃至成道.
(30) 白法:
二種白法, 謂慚與愧, 以能光潔一切諸行, 故稱白法.
種子:
種子一詞, 為大乘唯識學重要術語之一, 法相宗(即唯識宗)之要旨, 乃將
有情眾生之心識, 細分為八識, 其第八識稱為阿賴耶識, 具有攝藏諸法之性質, 為其餘諸識之根本, 而於此阿賴耶識中蘊含"種子", 其功能猶如植物之種子, 具有產生一切現象之可能性, 故以種子稱之, 所不同者, 植物之種子為一種實體, 而阿賴耶識之種子, 則為一純粹精神作用.
四界:
又稱四大, 佛教之元素說, 謂物質係由地, 水, 風, 火等四大要素所構成,
地大有堅性, 水大有濕性, 火大有暖性, 風大有動性, 就作用言, 地大有保持不使墜落之作用, 水大有攝集不使散溢之作用, 火大有使物成熟而免於壞爛之作用, 風大有增盛流引, 上下生長之作用.
(40) 煩惱:
又作惑, 使有情之身心發生惱, 亂, 煩, 惑, 污等精神作用之總稱.
人類於意識或無意識間, 為達大我欲, 我執之目的, 常沉淪於苦樂之境域,
而招致煩惱之束縛. 在各種心的作用中, 覺悟為佛教之最高目的, 從而,
妨礙實現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稱為煩惱.
佛陀欲使眾生了解煩惱所致之恐怖情形, 遂以各種立場表示之. 自其作用
而言, 有隨眠, 纏, 蓋, 結, 縛, 漏, 取, 繫, 使, 垢, 暴流, 軛, 塵垢,
客塵等各種名稱. 其用法有廣狹二義, 若加以分類, 極為複雜, 一般以貪,
瞋, 癡三惑為一切煩惱之根源.
又註: 煩惱即菩提, 為煩惱與菩提相即不二之意. 妨礙覺悟之一切精神作
用皆稱為煩惱. 反之, 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 稱為菩提.
然貪, 瞋, 癡等煩惱, 其當體為菩提, 離此菩提法性之外, 則別無
諸法可言, 故於煩惱之性立菩提之名, 此即兩者相即不離之意.
三界:
指眾生所居之欲界, 色界, 無色界, 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
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階級, 係迷於生死輪迴等生存界之分類, 故稱作三有生死,
或簡稱三有, 又三界迷苦之領域如大海之無邊際, 故又稱苦界, 苦海.
(1) 欲界, 即具有淫欲, 情欲, 色欲, 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
(2) 色界, 在欲界之上, 無有欲染, 以其尚有色質, 故稱色界.
(3) 無色界, 唯有受, 想, 行, 識四心而無物質之有情所住之世界, 唯
以心識住於身妙之禪定, 故稱無色界.
(42) 四大天王:
即持國(東方), 增長(南方), 廣目(西方), 多聞(北方)四天王, 此四王居
須瀰山四方之半腹, 常守護佛法, 護持四天下, 令諸惡鬼神不得侵害眾生, 故
又持護四, 護國.
忉利天:
又作三十三天, 於佛教之宇宙觀中, 此天位於欲界六天之第二天, 係帝釋
天所居之天界, 位於須瀰山頂, 山頂四方各八天城, 加上中央帝釋天所住之善見城(喜見城), 共有三十三處, 故稱三十三天.
妙高山:
即須瀰山, 原為印度神話中之山名, 佛教之宇宙觀沿用之, 為其為聳立於
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 以此山為中心, 周圍有八山, 八海環繞, 而形成一世界(須瀰世界). 佛教宇宙觀主張宇宙係由無數個世界所構成, 一千個一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一大千世界, 合小千, 中千, 大千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此即一佛之化境.
(46) 轉輪聖王:
轉輪聖王之說盛行於釋尊時代, 諸經論將佛陀與之比擬之處甚多, 或將佛
陀說法稱作轉法輪, 比擬轉輪聖王之轉輪寶.
轉輪聖王意即轉輪寶(相當於戰車)之王, 擁有七寶(輪, 象, 馬, 珠, 女,
居士, 主兵臣), 具足四德(長壽, 無疾病, 容貌出色, 寶藏豐富), 統一須瀰四洲, 以正法御世, 其國土豐饒, 人民和樂.
七覺支:
略稱七覺, 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 覺, 意謂菩提智慧, 以七種法
能助菩提智慧開展, 故稱覺支, 七者即:
(1) 念覺支, 心中明白, 常念於禪定與智慧. (2) 擇法覺支, 依智慧能選
擇真法, 捨棄虛偽法. (3) 精進覺支, 精勵於正法而不懈. (4) 喜覺支, 得正法而喜悅. (5) 輕安覺支, 指身心輕快安穩. (6) 定覺支, 入禪定而心不散亂. (7) 捨覺支, 心無偏頗, 不執著而保持平衡.
(47) 摩尼寶珠:
又作如意珠, 如意摩尼等等名稱, 指能如自己意願, 而變現出種種珍寶之
寶珠, 此寶珠尚有除病, 去苦等功德, 一般用以譬喻佛法與佛德, 及表彰經典之功德. 如意寶珠的出處, 由佛舍利子變化而成, 或舍利, 黃金, 沈香, 紫檀, 真漆等等所合成.
(49) 禁咒:
指不能以言語說明的特殊靈力之秘密語, 乃祈願時所唱誦之秘密章句, 又
作神咒, 真言, 密咒, 釋尊曾駁斥咒術, 但般若, 法華, 寶積, 楞伽經等, 均
有載錄咒文之陀羅尼品, 密教尤其重視密咒, 認為咒即 "法爾自然" 之表示,
若誦讀觀想, 即能獲得成佛等之利益.
(53) 名相: 耳可以聽到的, 叫做名, 眼可以看到的, 叫做相. 一切的事物都有名相, 但一切的名相都虛妄不實.
無我:
又作非身, 非我, 無我係佛法根本教義之一, 於三法印中, 即有無我印,
通常分為人無我, 法無我二種.
(54) 無常:
為"常住"之對稱, 即謂一切有為法生滅遷流而不常住, 一切有為法皆由因
緣而生, 依生, 住, 異, 滅四相, 於剎那間生滅, 而為本無今有, 今有後無,
故總稱無常.
中道:
又作中路, 即離開兩邊之極端, 邪執, 為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
或觀點, 中道係佛教之根本立場, 於大, 小二乘廣受重視, 故其意義雖各有深淺, 但各宗以此語表示其教理之核心, 則為一致, 又因中道乃表示宇宙萬有之實相, 故就中道即實相之意義而言, 稱為中道實相.
五蘊, 或五陰, 即色受想行識.
(57) 無微:
微, 又作塵, 即眼根所取最細微之色量 (佛典中統稱各種物質之單位為色
量).
定, 不定:
音譯三摩地, 三昧, 又作等持, 或作正心行處, 令心專注於一對像, 而達
於不散亂之精神作用, 或即指其凝然寂靜之狀態, 反之, 心散亂不止之狀態,
則稱為散, 二者合稱為定散.
(58) 我見:
指執著有實我之妄見, 亦即於非我之法, 妄執為我, 據"大乘起信論" 載,
此又分人, 法二種: (1) 人我見, 即執著於色, 受, 想, 行, 識, 以五蘊假合之身心為實我. (2) 法我見, 即妄計一切法皆有其實在體性.
(59) 真實心:
即誠實兒無虛假之心, 至者真, 誠者實,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
必須真實心中作,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 內懷虛假. 真實分有二種, 一者自利真實, 二者利他真實.
(60) 世間, 出世間:
音譯路迦, 即毀壞之意, 又為世俗, 凡俗之意, 略稱世, 指被煩惱纏縛之
三界及有為有漏諸法之一切現像, 又因世有遷流之義, 間為間隔之義, 故與世界一語同義.
相對於世俗意味之世間而言, 則稱出世間, 故於菩薩階位, 智, 禪定等立
世間與出世間之別, 例如, 一般謂迷界之因果(苦集二諦)屬世間, 悟界之因果(滅道二諦)屬出世間.
生法, 滅法:
生法, 又作人法, 我法, 具有心之作用者, 稱為生, 不具心之作用者, 稱
為法, 即非情, 例如眾生依因緣和合而成立, 是為生, 五蘊為構成眾生之要素, 是為法.
滅法, 如來有二種滅, 一. 暫時滅, 指如來出世, 逗機設教, 化導眾生,
大小乘皆得解脫, 機緣既盡, 更無可化, 如來即便入滅, 然其法身之體, 如如不動, 實未曾滅. 二. 究竟滅, 只如來妙覺圓明, 斷滅一切煩惱, 淨盡無餘, 此稱究竟滅.
(63) 十二因緣:
十二種因緣生起之意. 又作十二支緣起, 十二緣起, 十二緣生等等, 即構
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條件(即十二有支).
1. 阿含經說根本佛教之基本教義, 即: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據長阿含卷十大緣方便經載, 緣癡有行, 緣行有色, 緣識有名色, 緣
觸有受, 緣受有愛, 緣取有有, 緣有有生, 緣生有老, 死, 憂, 悲,
苦惱大患所集, 是為此大苦因緣. 即此十二支中, 各前者為後者生起
之因, 前者若滅, 後者亦滅, 故經中以: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之語, 說明其相依相待之關係. 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 皆由因,
緣所成立, 故說無常, 苦, 無我.
2. 對十二緣起, 俱舍論舉出如下四種解釋:
1) 剎那緣起, 即一剎那間, 心中俱足十二支, 例如因貪心而起殺生
之瞬間, 在彼時剎那間, 心中充滿愚癡, 無明, 故有行殺生之意
願產生.
2) 連縛緣起, 即此十二支連續不斷, 形成前因後果之關係.
3) 分位緣起, 例如三世兩重因果之解釋, 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
死流轉之過程及其狀態.
4) 遠續緣起, 指十二支之連續緣起可遠隔多世.
有部採用分位說(三世二重因果), 即無明與行是於過去世起煩惱造業時有
情之分位, 指身心(五蘊)而言.
依此過去世之二因, 先識使託生母胎之剎那, 其有情之分位為識;託生之
第二剎那以後, 六根未備之分位為名色; 胎內六根具足之分位為六處, 出胎後 但有接觸感覺以至二, 三歲為止, 其分位為觸; 四, 五歲至十四, 五歲間感受性極盛, 分位為受; 以上從識至受, 稱為現在世之五果.
其後, 愛慾強烈之十六, 七歲以後為愛, 貪著心勝之三十歲以後為取; 如
此造業之分位為有; 以上三者, 稱現在世之三因. 由此因感生未來世之分位為生; 此後至死為老死, 以上二者屬未來世之二果. 類此, 分為過現未三世, 再 立二重之因果, 此謂三世二重因果, 如上表所示. 因中含攝惑, 業, 果即是苦, 故十二緣起攝於惑業苦之三道, 而因果不斷, 無始無終. 經部不贊成有部之說, 主張無明決非單指過去之無智, 亦非指五蘊而言. 另成唯識論與天台宗, 釋義略有差異, 惟十二緣起與四諦觀同為佛教重要之觀法.
┌─ 無明 ─┐
┌─ 過去 ┤ ├ 二因 ─
│ └─ 行 ─┘ │
│ │
│ ┌ 識 ─┐ │ 過去現在
│ │ │ ├ ┐
│ │ 名色 │ │ 一重因果 │
│ │ │ │ │
十 │ │ 六處 ├ 五果 ─┘ │ 三
│ │ │ │ 世
二 │ │ 觸 │ │ 二
┼─ 現在 ┤ │ ├ 重
因 │ │ 受 ─┘ │ 因
│ │ │ 果
緣 │ │ 愛 ─┐ │
│ │ │ │
│ │ 取 ├ 三因 ─┐ │
│ │ │ │ 現在未來 │
│ └ 有 ─┘ ├ ┘
│ │ 一重因果
│ ┌ 生 ─┐ │
└─ 未來 ┤ ├ 二果 ─┘
└ 老死 ─┘
(64) 二相:
1. 指淨智相與不思議業相; 淨智相為依法力薰習, 而如實修行之結果, 由
此淨智相而現一切勝妙之境界與功德相, 利益眾生, 稱為不思議相.
2. 謂同相與異相; 同相者, 譬如無漏無明, 種種業幻, 皆同為真如相. 異
相者, 真如平等之理, 隨染淨之緣, 而顯現一切差別相.
3. 總相與別相; 總相者, 總體之相狀, 如無常為諸法之總相, 而地有堅相,
水有濕相, 即為別相.
(66) 法相:
1. 諸法所具本質之相狀(體相), 或指其意義內容(義相). 唯識宗之特質在
於分析或分類說明法相, 故又稱法相宗.
2. 指教義上之分齊, 區別, 綱要.
指真如, 實相, 與法性同義.
空相:
指諸法皆空之相狀, 或指真空之體相. 因緣生法, 無有自性, 即空之相
狀. 大智度論: 因緣生法, 是名空相, 亦說中道.
又據玄奘譯之般若心經所說, 諸法之空相, 乃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
增不減. 又佛典中, 性, 相二字常為同義語, 故亦可作空性.
有相無相:
有形相者稱為有相, 無形相者稱為無相, 有相亦即指有形而能與他物區
別者. 無相為有相之對稱, 然有時則指超越有無二相之空而言.
(67) 空:
空與有相對, 音譯為舜若, 意譯空無, 空虛, 空寂, 空淨, 非有; 一切
存在之物中, 皆無自體, 實體, 我等, 此一思想即稱空.
自佛陀時代開始即有此思想, 尤以大乘佛教為然, 且空之想乃般若經系
統之根本思想.
三際:
即三世, 前際指過去, 後際指未來, 中際指現在.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
多經: 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 無前際, 無後際, 無中際, 不住三際.
(69) 虛空:
1.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亦為"無為法"之一, 即說一切有部,
經量部所說三無為之一, 大眾部, 化地部所說九無為之一......, 經論
中多以之作為譬喻用, 其義有三:
1) 橫遍之義, 皆以虛空譬喻廣大無邊際.
2) 恆常之義, 以虛空譬喻無變易之常性.
3) 無礙之義, 世間之中, 無障礙處, 名為虛空.
4) 無分別之義, 即無親疏遠近愛憎之差別.
5) 容受之義, 譬如虛空, 廣大無對, 悉能容受一切諸法.
2. 空界之別稱, 六界之一.
沙門:
又作沙門那, 沙門, 娑門, 意譯勤勞, 功勞, 勤懇, 淨志, 息止, 貧道,
為出家者之總稱, 通於內外二道, 亦即指剃除髮鬚, 止息諸惡, 善調身
心, 勤行諸善, 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婆羅門:
意譯淨行, 梵行, 梵志, 承習, 印度四姓中, 最上位之僧侶, 學者階級.
婆羅門一生可分四期:
1. 梵行期, 八歲就師, 其後十二年學吠陀, 習祭儀.
2. 家住期, 返家結婚生子, 祭祖靈, 營俗務.
3. 林棲期, 年老則家產讓子, 棲居樹林修苦行, 專心思惟, 入宗教生活.
4. 遁世期, 絕世俗之執著, 被粗衣, 持水瓶, 遊行遍歷.
大心:
1. 指大菩提心, 乃求大菩提之廣大願心.
2. 指方便心, 即住諸法皆空之觀, 度一切眾生而起大悲之心.
(70) 六觸
指眼觸, 耳觸, 鼻觸, 舌觸, 身觸, 意觸等六種作用. 觸, 乃與一切心,
心所法相應, 而能使其觸對於境之精神作用, 即為根, 境, 識三者和合
而產生之心所, 故六觸即為六根, 六境, 六識和合產生者, 於凡夫位,
則生愛染, 稱為六觸生愛.
六觸即:
1. 眼觸生愛, 謂眼能觸對一切世間所青黃赤白, 方圓長短等種種顏色, 形
相而貪愛不捨.
2. 耳觸生愛, 謂耳能觸對一切世間所有絲竹歌詠等種種之聲, 而貪愛不捨.
3. 鼻觸生愛, 謂鼻能觸對一切世間所有栴檀沈水等種種之香, 而貪愛不捨.
4. 舌觸生愛, 謂舌能觸對一切世間所有珍羞美饌等種種之味, 而貪愛不捨.
5. 身觸生愛, 謂身能觸對男女身份柔軟細滑, 及世間所有種種上妙衣服等,
而貪愛不捨.
6. 意觸生愛, 謂意能觸對一切世間, 所有色聲香味觸等種種之法, 而貪愛
不捨.
(72) 正見:
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之因果, 審慮諸法性相等之有漏, 無漏慧, 稱為
正見. 係八正道之一, 為 "邪見" 之對稱. 正見可分為二類:
(1) 有漏正見, 又作世俗正見. (2) 無漏正見, 又作出世間正見.
正觀:
指真正之觀, 有多種解釋, 舉下列二種:
(1) 相對于外道之邪觀, 以正慧了知真如稱為正觀.
(2) 以心境相應為正觀, 不相應為邪觀.
(73) 無作無取:
即戒體, 戒之體性, 舊譯無作, 新譯無表, 指行者受戒後, 於身所生
防止惡之功能, 亦即對於戒法之信念與奉持戒法之意念.
戒體雖由作禮乞戒等作用而生起, 但發得之後, 即不假造作, 恒常相
續, 故稱無作.
(74) 一實觀:
指真實不二之觀法.
結(業):
結, 又作結使, 即指煩惱, 結為繫縛之義, 蓋煩惱繫縛眾生于迷境,
令不出離生死之苦, 故有此異稱.
(77) 無自性:
無自性, 指無實在之自體, 又作無本性, 無性. 謂諸法皆因緣而生, 故
無自性. 凡山河大地, 皆由四大假合而成, 四大相離, 物即滅盡; 人亦
為四大所成, 四大不調即成病, 四大相離則亡.
(81) 芥子:
又譯作舍利娑婆, 即芥菜之種子, 有白, 黃, 赤, 黑色之分, 體積
微小, 故於經典中屢用以比喻極小之物, 如 "芥子容須彌, 毛孔收
剎海" .
(83) 同證:
為同讚, 同勸, 同證, 同體之四同之一, 謂專念彌陀者, 必得往生極
樂, 此乃釋尊所說十方諸佛, 悉同讚歎彌陀念佛之勝益, 悉同勸進眾
生稱念彌陀, 悉同證誠彌陀念佛之勝益, 且一切佛皆同於彌陀之大悲,
與之同一法性真如.
法性:
指諸法之真實體性, 亦即宇宙一切現象所具有之真實不變之本性, 又作
真如法性, 真法性, 真性, 亦為真如之異稱.
(86) 八解脫:
謂依八種定力而捨卻對色與無色之貪欲, 八者即:
(1) 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 為除內心之色想, 於外諸色修不淨觀.
(2)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 內心之色想雖已除盡, 但因欲界貪欲難斷,
故觀外不淨之相, 令生厭惡以求斷除.
(3)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為試練善根成滿, 棄捨前之不淨觀心, 於外
色境之淨相修觀, 令煩惱不生, 身證淨解脫具足安住.
(4) 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 入無邊空空, 無邊處處具足住解脫,
盡滅有對之色想, 修空無邊處之行相而成就之.
(5) 超一切空無邊處, 入無邊識, 識無邊處具足解脫, 棄捨空無邊心,
修識無邊之相而成就之.
(6) 超一切識無邊處, 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解脫, 棄捨識無邊心,
修無所有之相而成就之.
(7) 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解脫, 棄捨無所有心, 無
有明勝想, 住非無想之相並成就之.
(8) 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 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厭捨受想等,
入滅一切心心所法之滅盡定.
(87) 迦陵頻迦鳥:
又作迦陵鳥, 頻迦鳥等名稱, 原產於雪山.
迴向:
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 迴轉給眾生, 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 或以
自己所修之善根, 為亡者追悼, 以期亡者安穩.
(89) 雪山王:
十山王之一, 此山中具諸藥草, 能治眾病, 取之無盡, 比喻歡喜地菩
薩之聖智法藥, 用之不竭, 以破無明, 超前之行位.
其他山王為: 香山王, 裨陀梨山王, 神仙山王, 由乾陀山王, 馬耳山
王, 尼民陀羅山王, 斫迦羅山王, 計度末底山王, 須彌盧山王.
(92) 文字之母:
文字雖非般若, 但能詮釋般若, 又能生般若, 故稱之為般若.
智因:
以慧波羅蜜為因, 能感菩提智果, 故稱慧波羅蜜為智因.
菩薩修行之過程, 有三種因果, 即: (1) 異熟因異熟果, 即今世所種之
善因, 於來生得果. (2) 福因福果, 以布施, 持戒, 忍辱為因, 於現前
及來世得自在之果. (3) 智因智果, 以精修一切智慧為因, 證得三乘及
佛果.
(93) 聲聞:
又譯作弟子, 為二乘之一, 三乘之一. 指聽聞佛陀聲教而證悟之出家弟
子. 聲聞一語, 於阿含等原始聖典中, 兼指出家與在家弟子, 至後世則
專指出家修行僧.
(94) 道場
作菩提道場, 菩提場, 指中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之金剛座上
佛陀成道之處.
無上道:
指最上無比大道之佛道, 如來所得之道, 無有出其上者, 故稱無上道.
具體稱為菩提, 又與正覺, 無上正等覺, 無上菩提同義.
又為無上道心之略稱, 指願求無上道之心, 又稱為菩提心.
(95) 辟支佛寶: 即辟支迦佛, 之寶物.
(97) 四顛倒:
略稱四倒, 可分為二:
(1) 有為之四顛倒, 指凡夫對於生死有為法所執四種謬見, 常顛倒,
樂顛倒, 我顛倒, 淨顛倒, 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實相, 而於世
間之無常執常, 於諸苦執樂, 於不淨執淨.
(2) 無為之顛倒, 指聲聞, 緣覺二乘人雖有為之四顛倒具有正見, 然
誤以為悟境(涅槃)是滅無之世界, 而於涅槃無為法起四妄見.
四德:
1. 指如來法身所具有之四德, 即:
(1) 常, 謂如來法身其體長住, 永遠不變不遷.
(2) 樂, 謂如來法身永離眾苦, 住於涅槃之大樂.
(3) 我, 謂如來法身仄在無礙, 為遠離有我, 無我二執之大我.
(4) 淨, 謂如來法身離垢無染, 湛然清淨.
2. 指轉輪聖王所具有之四德: 大富, 端正姝好, 無疾病, 長壽.
3. 指印度古代六派哲學中, 數論學派所說四種殊勝之心理作用,
或精神狀態.
(98) 四神足:
五力:
指五種力用, 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長, 所產生之五種維持修行, 達到解
脫之力量, 此五力, 均有破惡之力:
(1) 信力, 對三寶虔誠, 可破除一切邪信.
(2) 精進力, 修四正勤, 可斷除諸惡.
(3) 念力, 修四念處, 以獲正念.
(4) 定力, 專心禪定, 以斷除情欲煩惱.
(5) 慧力, 觀悟四諦, 成就智慧, 可達解脫
七覺支:
又稱七等覺支, 七覺志等名稱, 略稱七覺; 覺, 意謂菩提智慧, 以七種
法能助菩提智慧開展, 故稱覺支:
(1) 念覺支, 心中明白, 常念於禪定與智慧.
(2) 擇法覺支, 依智慧能選擇真法, 捨棄虛偽法.
(3) 精進覺支, 精勵於正法而不懈.
(4) 喜覺支, 得正法而喜悅.
(5) 輕安覺支, 指身心輕快安穩.
(6) 定覺支, 入禪定而心不散亂.
(7) 捨覺支, 心無偏頗, 不執著而保持平衡.
通力:
即神通或業通等不可思議之力用.
八聖道:
又作八正道, 乃三十七道品中, 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 即八種通向
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 釋尊轉法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
趨向中道者, 即指此八正道.
八者, 即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八邪:
即八正道之相反者, 邪見, 邪思, 邪語, 邪業, 邪命, 邪精進, 邪念,
邪定, 稱為八邪, 八邪行.
(99) 三千大千國土(世界):
係為古印度人的宇宙觀. 謂以須瀰山為中心, 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
稱為一小世界, 乃自色界之初禪天至大地底下之風輪, 其間包括日, 月,
須彌山, 四天王, 三十三天, 夜摩天, 兜率天, 樂變化天, 他化自在天,
梵世天等.
此一小世界以一千為集, 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中千
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 此大千世界因由小, 中, 大三種千
世界所集成, 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於佛典之宇宙觀中, 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 化之領域, 故又稱一佛國.
(100) 出世間智:
指聲聞, 緣覺二乘之智, 三智之一. 二乘之人, 以一切智修四諦十二因緣,
能出離世間, 故稱之為出世間智.
(102) 王自在:
佛教稱理想之王為轉輪聖王. 自在, 又作無礙, 即自由自在, 隨心所欲,
做任何事均無障礙, 此為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之功德, 故佛亦稱為自在
人.
(103) 藥叉:
八部眾之一, 通常與羅剎並稱, 又作夜叉, 女性夜叉, 稱為夜女叉, 指
住於地上或空中, 以威勢惱害人, 或手正法之鬼類.
(105) 聖性:
唯識家稱生無漏智而斷煩惱之性為聖性, 即俱舍家所說之正性.
心意之法:
心法, 指遠離對象仍具有思考(緣慮)之作用者, 相對於色而言, 亦相當
於五蘊中之受, 想, 行, 識之四蘊.
意法, 意為"思量", 即周遍思惟之心理作用, 如將之作為認識機能之依
據, 則稱意根, 為六根之一.
(106)業:
為造作之義. 意為行為, 所作, 行動, 作用, 意志等身心活動, 或單由
意志所引生之身心活動, 若與因果關係結合, 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
所形成之力量.
此外, 業亦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 即前世, 今世, 來世
等輪迴思想. 本為印度自古以來所流行之思想, 佛教即採用此一觀念,
作為人類朝向未來努力之根據.
業報:
業為產生果報之因, 故又稱業因, 或因業, 由業所報之果, 稱作業果,
業報.
身口意: 即三業. (見#124)
(107) 垢:
垢, 煩惱之異名, 指污穢心之垢物, 又以貪, 瞋, 癡, 稱為三垢.
離作法:
第一義諦:
二諦之一, 即最殊勝之第一真理, 為世俗諦之對稱, 略稱第一義, 又
稱勝義諦, 涅槃...., 即指深妙無上之真理, 為諸法中之第一, 故稱
第一義諦.
(108) 內觀:
音譯毗婆舍那, 毗婆遮那, 即觀, 觀法, 正觀, 即不向外求而深自內
省, 使內心趨向於真理之觀察, 亦指佛教一般之實踐修行.
(111) 如如不動:
如如又稱真如, 如實, 也單稱如. 即一切萬物真實不變之本性. 蓋一切
法雖有其各各不同之屬性, 如地有堅性, 水有濕性等, 然此各別之屬性
非為實有, 而一一皆以空為實體, 故稱實性為如, 又如為諸法之本性,
故稱法性, 而法性為真實究竟之至極邊際, 故又稱實際, 由此可知, 如,
法性, 實際三者, 皆為諸法實相之異名.
(113) 纏縛:
有總別之分, 總, 指纏縛眾生而令繫於三界生死之一切煩惱, 就別而言,
纏有三纏, 八纏, 十纏乃至五百纏等, 縛有三縛, 四縛等.
(114) 咒術:
即神咒之妙術, 誦咒旨在降災於敵或為己除禍, 具此殺人或延壽之奇術,
稱為咒術.
覆障:
(117) 垢染:
以染身之垢比喻心之煩惱. 佛說無量壽經: 猶如淨水, 洗除塵勞諸垢染
故.
(122) 阿波諦:
(124) 三業:
一. 身口意三業.
1) 身業, 指身所作及無作之業, 有善有惡, 若殺生, 不與取, 欲
邪行等為身惡業; 若不殺, 不盜, 不淫, 即為身善業.
2) 帚業, 又作語業, 只口所作及無作之業, 有善有惡, 若妄語,
離間語, 綺語等為惡口業; 若不妄語, 不兩舌, 不惡語, 不綺
語則為口善業.
3) 意業, 指意所起之業, 有善有惡, 若貪欲, 瞋恚, 邪見等為意
惡業, 若不貪, 不瞋, 不邪見則為善意業.
二. 就善, 惡, 無記等三性分業為善業, 不善業, 無記業.
1) 善業, 指以無貪, 無瞋, 無癡等為因緣之業.
2) 惡業, 又作不善業, 指以貪, 瞋, 癡等為因緣之業.
3) 無記業, 非以無貪, 無瞋, 無癡等, 亦非以貪, 瞋, 癡等為因
緣之業.
三. 又作三受業, 三受報業. 就苦, 樂, 捨三受, 分業為順樂受業, 順
苦受業, 順不苦不樂受業.
1) 順樂受業, 又作樂報業, 指福業及順第三靜慮而受之善業.
2) 順苦受業, 又作苦報業, 指非福業.
3) 順不苦不樂受業, 又作不苦不樂報業, 指能感一切處阿賴耶識
之熟業及第四靜慮以上之善業.
四. 又作三時業, 三報業. 就現, 次, 後等三生之報, 分業為順現法受
業, 順次生受業, 順後次受業. 又作現報業, 生報業, 後報業.
1) 順現法受業, 即此生所造, 於此生成熟之業.
2) 順次生受業, 即此生所造, 於第二生成熟之業.
3) 順後次受業, 即此生所造, 於第三生後次第成熟之業.
五. 就界之上下及所感之愛與非愛之別, 分業為福業, 非福業, 不動業.
1) 欲界眾生所造之善業能帶來幸福, 稱福業.
2) 所造之惡業將導致不幸, 故稱非福業.
3) 色界, 無色界眾生所造之善業, 依其禪定之種類, 所招感之果
報不動, 故稱不動業.
六. 就施, 戒, 修, 分業為施類福業事, 戒類福業事, 修類福業事. 略
稱三福業. 瑜伽師地論:"施性業者, 謂若因緣, 若等起, 若依處,
若自性. 彼因緣者, 謂以無貪, 無瞋, 無癡為因緣. 彼等起者, 謂
無貪, 無瞋, 無癡俱行, 能捨所施物, 能起身語業思. 彼依處者,
謂以所施物及受者為依處. 彼自性者, 謂思所起, 能捨所施物身業
語業. 如施性業, 如是戒性業, 修性業, 隨其所應應知. 此中, 戒
性業因緣, 等起如前, 自性者, 謂律儀所攝身語業等. 依處者, 謂
有情, 非有情數物. 修性因緣者, 謂三摩地因緣, 即無貪, 無瞋,
無癡. 等起者, 謂彼俱行引發定思. 自性者, 謂三摩地. 依處者,
謂十方無苦無樂等有情界.
七. 就律義, 不律義, 非律義非不律義等三種之別, 而分業為律義所攝
業, 不律義所攝業, 非律義非不律義所攝業.
八. 就三世, 分業為過去業, 未來業, 現在業.
1. 過去業, 謂住於習氣之位, 或已與果, 或未與果之業.
2. 未來業, 謂未生未滅之業.
3. 現在業, 謂已造已思而未謝滅之業.
九. 就三界之所繫, 分業為欲界繫業, 色界繫業, 無色界繫業.
1. 欲界繫業, 謂能招感欲界之異熟而墮於欲界之業.
2. 色界繫業, 謂能招感色界之異熟而墮於色界之業.
3. 無色界繫業, 謂能招感無色界之異熟而墮於無色界之業.
十. 就學, 無學, 非學非無學等三種之別, 分業為:
1. 學業, 為異生, 非異生之學相續中之所有善業.
2. 無學業, 無學相續中之所有善業.
3. 非學非無學業, 除前二種外, 其餘相續中之所有善, 不善,
無記業均是.
十一. 就斷與非斷之別, 分為:
1. 見所斷業, 即招感惡趣之不善等之業.
2. 修所斷業, 即招感善趣之善, 不善, 無記業.
3. 無斷業, 即世, 出世之諸無漏業.
十二. 就身, 語, 意三業之染污情形而分為:
1. 曲業, 依諂而生之身語意三業.
2. 穢業, 依瞋而生之身語意三業.
3. 濁業, 依貪而生之身語意三業.
十四. 就喜, 憂, 捨三受, 分業為:
1. 順業受業 2. 順憂受業 3. 順捨受業
(127) 涅槃: 宜圓寂, 圓是圓滿一切智德, 寂是寂滅一切惑業. 又作:滅度. 合而言之, 就是當一個人的智慧和德行都達到究竟圓滿的領域, 連生死和煩惱也都超越了, 杜絕了, 就是涅槃.
(128) 無想:
指全無想念之狀態, 或指入滅盡定, 證得無想果者, 或為無想天之略稱.
補特伽羅:
又作富特伽羅, 福伽羅, 譯為: 人, 眾生, 數取趣, 眾數者, 指輪迴轉
生之主體而言. 數取趣, 意為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 乃外道十六知見之
一, 即我之異名.
佛教主張無我說, 故不承認有生死主體之真實特伽羅,(勝義之補特伽羅)
但為解說權便之故, 而將人假名為補特伽羅(世俗之補特伽羅).
但部派佛教中, 犢子部, 正量部, 經量部, 卻承認補特伽羅為實有.
(137) 破戒:
又作犯戒, 與持戒相對, 即毀破所受持之戒律, 所犯之戒法不同, 治
罰亦異. 大智度論揭出二種破戒, 即因緣不具足戒, 因緣具足戒.
前者為貧窮之人, 不能具足衣食之緣, 心生偷盜之念而破戒; 後者雖
具足衣食之緣, 以心好惡習, 喜行惡事, 致毀犯禁戒.
持戒:
六波羅蜜之一, 即護持戒法之意, 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觸犯.
喻(持戒影像):
(140) 十二頭陀行:
即修治身心, 除淨煩惱塵垢之十二種梵行, 頭陀, 即修治之意, 又作
十二誓行, 頭陀十二法行等, 稱十二法人:
(1) 在阿蘭若處, 即遠離聚落, 住空閒寂靜處.
(2) 常行乞食, 即於所得之食, 不生好惡念頭.
(3) 次第乞食, 即不擇貧富, 次第行步乞食.
(4) 受一食法, 即日僅受一食, 以免數食妨礙一心修道.
(5) 節量食, 即於一食中節制其量, 若恣意飲啖, 腹滿氣脹, 妨損道業.
(6) 中後不得飲漿, 即過中食後不飲漿, 若飲之, 心生樂著, 不能一心
修習善法.
(7) 著弊衲衣, 若貪新好之衣, 則多損道行之追求.
(8) 但三衣, 但持安陀會, 鬱多羅僧, 僧伽梨三衣, 不多亦不少.
(9) 塚間住, 即住塚間, 見死屍臭爛, 狼藉火燒鳥啄, 修無常苦空
之觀, 以厭離三界.
(10) 樹下止, 效佛所行, 至樹下思惟求道.
(11) 露地住, 即坐露地, 使心明利, 以入空定.
(12) 但坐不臥, 若安臥, 慮緒煩惱賊常伺其便.
(143) 三昧:
又作三摩地, 三摩提, 三摩帝, 意譯為等持, 正定, 正心行處等.
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狀態; 又一般俗語形容妙處, 極致,
蘊奧, 訣竅等之時, 皆以"三昧"稱之, 然與原義迥然有別.
(146) 迦葉佛:
又作迦葉波佛, 迦攝波佛, 意譯作飲光佛, 乃釋尊以前之佛, 為過去
七佛中之第六佛, 又為現在賢劫千佛中之第三佛, 傳說為釋迦牟尼前
世之師, 曾預言釋迦將來必定成佛.
(147) 二種比丘:
(1) 多聞比丘, 樂誦經典, 旁搜廣記, 卻並不行修行者, 稱為多聞比丘.
(2) 寡淺比丘, 經教少通, 卻能專心修行者, 稱為寡淺比丘.
化比丘:
(150)三摩地: 又作三昧, 即”定”, 即住心於一境而不散亂的義思.
(152) 十二入(63)
眼, 耳, 鼻, 舌, 身, 意等六根, 與色, 聲, 香, 味, 觸, 法等六境,
六根為內之六入, 六境為外之六入, 總稱十二入, 亦作十二處.
十八界:
即十二入與其中六根所生之眼, 耳, 鼻, 舌, 身, 意等六識, 合為十八
種, 稱為十八界. 六識由十二處之意處所展開, 因此, 十八界或十二處
攝盡一切法.
(154) 如來:
又作如去. 為佛十號之一, 即佛之尊稱.
由真理而來(如實而來), 而成正覺之義, 故稱如來; 乘真如之道, 而往
於佛果涅槃之義, 就稱為如去.
長阿含經: 佛於初夜成最正覺及末後夜, 故名如來, 復次, 如來所說如
事, 事如所說, 故名如來. 大智度論: 行六波羅蜜, 得成佛道.......,
故名如來.
福田:
謂可生福德之田, 凡敬侍佛, 僧, 父母, 悲苦者, 即可得福德, 功德,
猶如農人耕田, 能有收穫, 故以田為喻, 則佛, 僧, 父母, 悲苦者,
即稱為福田.
(156) 菩薩摩訶薩:
與菩薩同義, 經中每用菩薩摩訶薩之連稱, 如譯成"大士"時, 則菩薩多
譯成開士, 然皆指菩薩而言.
普光菩薩:
又稱如來普光菩薩, 圓光菩薩, 如來圓光菩薩, 為密教阿闍梨所傳
曼荼羅, 胎藏圖像中, 列於遍知院之如來焰光菩薩.
此尊係表示如來大智圓滿, 光明普照法界之德, 在胎藏圖像中, 其形
像為頂戴寶冠, 二手上仰, 置於臍前, 持載有缽形物之蓮花, 其身及
缽有熾盛之光焰, 結跏跗坐於蓮花上.
(159) 七菩提分:
即七覺支, 菩提分與覺支譯意同.
(160) 四攝法:
即菩薩攝受眾生, 令其生起親愛心而引入佛道, 以至開悟之四種方法.
又作四攝事, 四集物, 四事攝法, 簡稱四攝, 四事, 四法:
(1) 布施攝, 若有眾生樂財, 則布施財, 若樂法, 則布施法, 令起親愛
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
(2) 愛語攝, 依眾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 令起親愛之心而受道.
(3) 利行攝, 行身口意善行, 利益眾生, 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
(4) 同事攝, 親近眾生同其苦樂, 並以法眼見眾生根性, 而隨其所樂
分形示樂, 令其同霑利益, 因而入道.
四無量:
又作四無量心, 四等心, 四等, 四心, 即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 令
離苦得樂, 所應具有之四種精神, 即:
(1) 緣無量眾生, 思惟令彼等具樂之法, 而入"慈等至", 稱為慈無量.
(2) 緣無量眾生, 思惟令離苦之法, 而入"悲等至", 稱為悲無量.
(3) 思惟無量眾生, 能離苦得樂, 於內心深感喜悅, 而入"喜等至",
稱為喜無量.
(4) 思惟無量眾生一切平等, 吳有怨親之別, 而入"捨等至", 稱為捨
無量.
無量一詞, 凡有三義:
1. 以無量之眾生, 為此四心之所緣,
2. 此四心能牽引無量之福,
3. 此四心能招感無量之果.
四念處 四正斷 四神足:
三十七道品(道品, 即菩提分, 覺支同義), 為追求智慧, 進入涅槃境
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 三七道品可分七科, 即四念處, 四正斷, 四
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分述如下.
(1) 四念處: 又作四念住,
1. 身念處, 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
2. 受念處, 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
3. 心念處, 觀此識心念念生滅, 更無常住.
4. 法念處, 觀諸法因緣生, 無自主自在之性, 是為諸法無我.
(2) 四正斷, 又作四正勤,
1. 已生惡令永斷.
2. 未生惡令不生.
3. 未生善令生
4. 已生善令增長.
(3) 四神足, 又作四如意足,
1. 欲如意足, 希慕所修之法能如願滿足.
2. 精進如意足, 於所修之法, 專注一心, 無有間雜, 而能如院滿足.
3. 念如意滿足, 於所修法, 記憶不忘, 如院滿足.
4. 思惟如意足, 心思所修之法, 不令忘失, 如院滿足.
(4) 五根, 根, 即能生之意, 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1. 信根, 篤信正道及助道法, 則能生一切無漏禪定解脫.
2. 精進根, 修於正法, 無間無雜.
3. 念根, 乃於正法, 記憶不忘.
4. 定根, 攝心不散, 一心寂定, 是為定根.
5. 慧根, 對於諸法觀照明了, 是為慧根.
(5) 五力: 力即力用, 能破惡成善.
1. 信力, 信根增長, 能破諸疑惑.
2. 精進力, 精進根增長, 能破身心懈怠.
3. 念力, 念根增長, 能破除邪念, 成就出世正念功德.
4. 定力, 定根增長, 能破諸亂想, 發諸禪定.
5. 慧力, 慧根增長, 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
(6) 七覺支: (略)
(7) 八正道: 即八聖道.
四流(大河):
又作四暴流, 四暴河. 暴流, 為煩惱之異名, 以煩惱能使善品流失, 猶
如洪水使家屋樹木流失, 且暴流有漂激, 藤注, 墜溺之義, 謂諸煩惱等
漂激, 騰注, 墜溺有情, 令其於諸界諸趣諸生, 生死流轉. 故四暴流乃
指能使善品流失之四類煩惱. 即:
(1) 欲暴流: 指眼, 耳, 鼻, 舌, 身相應於色, 聲, 味, 觸等五境而起
之識想, 即所謂之五欲.
(2) 見暴流: 指錯誤偏邪之思想見解, 例如視世界為有邊界或無邊界,
謂世間為常有或常無, 臆度如來死後存在或不存在等邪見.
(3) 有暴流: 指色界無色界之貪, 慢, 疑等.
(4) 無明暴流: 指與癡相應之煩惱.
(161) 俱胝那由他劫:
俱胝, 或稱俱致, 意譯為億, 乃印度數量之名. 經傳譯釋有三, 一者
十萬, 二者百萬, 三者千萬, 可見歷代所譯之殊異.
那由他劫, 又作那由多, 佛教通常以一那由多為千億. 在此形容千億
萬劫.
(162) 真俗二諦(106)
為真諦, 俗諦之並稱, 前者又稱勝義諦, 第一義諦, 指真實平等之理,
後者又稱世俗諦, 世諦, 指世俗差別之理.
此外, 真俗亦為事理之異名, 因緣所生之事理稱為俗, 不生不滅之理
性稱為真.
(172) 乾達婆:
意譯為食香, 尋香行, 香陰, 香神, 尋香主.
1. 指與緊那羅同奉侍帝釋天而司奏雅樂之神. 八部眾之一, 傳說不食
酒肉, 唯以香氣為食.
2. 指欲界"中有"之身. 多用音譯"健達縛".
欲界眾生肉體死後, 神識尚未覓得另一新肉體之中間時期(中有),
唯以香為食, 故有此稱. 俱舍論等記載, 入母胎時須有三事會合,
即:1) 母體調適, 2) 父母交愛和合 3) 乾達婆正好現前
故知其為入母胎三種條件之一. 其入胎前, 必起顛倒心, 馳於欲境,
即憑其業力所引起之眼根, 雖在遠方, 能見所將投生處之父母交會,
若此乾達婆為男者, 則緣其母而起男欲, 生愛染心; 若為女者, 則
緣其父起女欲, 反之, 若違逆此二緣, 便起瞋恚心.
3. 西域之習俗, 稱呼藝人為乾達婆, 彼等不事王侯, 不營生業, 維尋
諸家飲食之香氣, 便往其門作諸伎樂而乞求, 故有此稱.
4. 全稱栴檀乾達婆神王, 乃束縛瀰酬迦等十五鬼神, 手護胎兒及孩童
之神.
(165) 善男子, 善女人:
經典中稱呼在家眾常用此稱, 善, 係對信佛聞法而行善業者之美稱,
勝鬘經中強調善男子, 善女人之條件為捨離我執, 我意, 至心歸命於
佛; 梵語稱為優婆塞, 優婆姨.
善字 , 一為宿生之善因, 一為今生之善類, 男女通指緇素利鈍及六道
中一切有情之眾生. 此因一切男女, 必因宿世中積修善根, 故稱善男,
善女.
<大寶積經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