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陰般若波羅密多經>有內政部: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11月25日台(83)內著字第8325549號著作權登記.
註 解 (對照經文內字辭上方的數字)
0 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就是智慧, 波羅密多就是到彼岸.
此岸指生滅, 彼岸指涅槃, 涅槃指不生不滅的境界. 涅槃, 又譯為圓寂,
圓是圓滿一切智慧, 寂是寂滅一切惑業, 又作滅度, 或永生.
(貪瞋癡等煩惱叫做惑, 因惑造業, 因業受苦.)
中陰: 人死後從初七到七七四十九天之間, 等待業緣轉生的時空. 中陰身, 或中陰
有, 或中有, 指靈識處於中陰處境時的五蘊身. 中陰身俗稱靈魂, 或相當於
靈魂. 得度(渡), 就是可以渡到對岸.
(開經偈): 經文前的偈句, 有序言的意思, 通常四句較多.
生所住的世界.無色界, 色相俱無, 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眾生所住的世界.
(深妙: 甚深微妙. 禪定: 六祖壇經 --- 外離相為禪, 內不亂為定.)
3. 虛偽: 所有的相現, 不是真實的, 是虛妄的.
4. 心: 1) 泛指一切無形的精神作用.
2) 心是集起之義, 集是指阿賴耶識中所積集的善惡種子, 起是指這些
善惡種子, 遇到緣就會生起作用, 所以阿賴耶識也就叫做心.
5. 六塵: 色塵, 聲塵, 香塵, 味塵, 觸塵, 法塵. 塵者染污之意.
又名六境, 即六根所緣之外境. (法, 指一切的事物, 有形的是色法, 無
形的是心法
6. 妄念: 虛妄的意念. 亦即凡夫貪戀六塵境界的心.
7. 心不見心: 一切法因妄念而作種種分別, 真心隱而染心顯, 應該要心外無心.
分別: 思量一切事理, 如分別人我, 是非, 愛憎, 善惡, 美醜等等. 分別由
妄心而生, 真心則一切皆如一.
8. 相: 表現於外而又能想像與心的各種事物的相狀. (像, 是相似的意思.)
9. 無明妄心: 無明即愚癡, 無明的自性即是真如, 斷了無明就回歸真如.
妄心¸ 指胡思亂想的心, 不清淨不真實的心.
10. 住持: 1)主持寺院的和尚,
2)安住於世間以保持佛法.
11. 法: 指一切的事物, 不論大小的, 有形或無形, 都叫做法. 有形的是色法,
無形的是心法.
色法: 跟據唯識學, 萬法皆識所變. 五根: 眼耳鼻舌身意, 五境: 色聲香
味觸, 以及法處所攝色(第六意識所緣之色).
心法: 心法有八, 又名八識心法, 即眼耳鼻舌身意, 末那, 阿賴耶識.
12. 滅: 1) 即是涅槃, 因涅槃之體, 無為寂滅, 故名.
2) 指四諦中的滅諦.
13. 諦聽: 仔細聽, 這裡有格外要注意的意思.
14. 証: 即証入, 有勸諫, 勸導的意思. 此處有證的意思, 如證果, 也就是開悟或
得道.
15. 真如: 真是真實不虛, 如是如常不變.
<起信論>, 一切諸法, 從本已來, 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 離心緣相, 畢竟
平等, 無有變異, 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 故名真如.
16. 本識: 即阿賴耶識. (5)
17. 圓覺: 圓滿的覺性. 具足眾德為圓, 照破無明是覺.
18. 五蘊: 構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11)
1) 色, 包括五根(眼耳鼻舌身), 五境(色身香味觸), 及法處所攝色.
2) 受, 由根境相觸而有苦樂捨等感受.
3) 想, 依受而起對市物想像的心理.
4) 行, 一想而起的善惡心行.
5) 識, 了別與認識(了別即判斷分別).
19. 圓智俱足: 智慧圓滿充足.
20. 圓道: 向圓融的道路上.
21. 業: 一切善惡行為, 都叫做業, 好的思想和行為就是善業, 壞的思想, 行為就
是惡業. 業力, 就是業的力量, 善業生善果的力量, 惡業生惡果的力量.
所謂業, 造作之義, 意即行為, 所作, 行動, 作用, 意志等身心活動, 或由意
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 如果與因果關係結合, 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
形成力量.
此外, 業也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 及前世, 今世, 來世等輪
迴思想. 佛教這一理念, 作為人類朝向未來努力的根據. 實際上業是與第
六意識 相應的思心所的作用. 與信等善心所相應, 造作一切善法, 或與貪
等煩腦心所相應, 造作一切惡法, 薰成善惡業的思種子, 其現行雖剎那生
滅, 而所生成的種子, 攝藏於第八識中(阿賴耶識), 相續不斷, 而成為資助
善惡趣因緣的明言種子, 引發當來的果報.
22. 六趣: 趣, 趣向之意, 眾生受報, 皆因趣而向果, 故六道又名六趣, 即地獄, 餓
鬼, 畜生¸ 天, 人, 阿修羅. 阿修羅又譯為非天, 因其有天之福, 而無天之德,
似天非天. (天, 有光明之義, 清淨之義, 自在之義, 最勝之義, 是享受較人間
勝妙果報的所在, 六趣之一.)
23. 末那識: 八識中的第七識, 又譯作<意>, <思量>, 許多煩惱便是因為末那識
的執著而來. (八識: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末那, 阿賴耶)
24. 阿賴耶識: 又譯為<藏識>, 有能藏, 所藏, 執藏的三種意義. 是一切情生命之
所寄託, 不隨生死而消失. 能攝藏一切法的種子, 種善因生善果, 種惡因生惡
果.
25. 轉識成智: 轉凡夫有漏的八識成為佛的四智. 漏是煩惱的別名.
26. 四智: 法相宗四種如來的智慧. 成所作智, 第五識所成; 妙觀察智, 第六識所
成; 平等性智, 第七識所成.
27. 法界體性智: 密宗所立五智之一. 無盡之諸法名法界, 其諸法所依之體性, 名
法界體性智者, 對之決斷分明也. 此智以之配於五如來中之大日如來.
28. 十惡五逆謗法: 十惡(35-2, 十善反面即為十惡). 謗法, 即誨謗佛法.
五逆, 即殺父, 殺母, 殺阿羅漢, 出佛身之血, 破和合之僧.
1) 阿羅漢, 聲聞乘(凡是聞佛音聲和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人)中的最高果位名,
含有殺賊, 無生, 應供等義. 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 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
後有, 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
2) 出佛身之血, 傷害佛身而出血, 禪宗轉為指於清淨佛身中生一念之執著. 蓋
佛性清淨, 凡夫之人以愚癡無明故, 妄生執著, 纏縛不解, 闇冥不明, 猶如
出佛之血.
3) 破和合之僧, 比丘三人以上集在一起, 持同戒, 行同道, 名和合僧, 若有人以
手段使他們分離, 叫做破和合僧.
29. 觀想: 集中心念做思維.
30. 幽冥: 即冥府, 地獄.
31.法身: 真如法性之身. 法性也就是實相, 真如, 法界, 涅槃的別名.
32. 真空: 超出一切色相意識的境界 --- 小乘的涅槃
非空之空, 空而不空, 謂之真空 --- 大乘的真空
33.淨土神咒:
歸命無量光如來 即說咒曰
生起甘露 永生
成就甘露 傳播甘露 遍灑甘露
佈滿虛空 名聲遠揚 圓滿成就
34. 回向: 或迴向. 回是回轉, 向是趣向. 回轉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於眾生或莊
嚴佛淨土, 即是回向. 分三種回向:
1) 回自向他, 即願把自己所修的功德, 都回施給別人, 讓別人也得到利益.
2) 回向因果, 願把所修功德, 都拿來趣向無上菩提, 莊嚴佛果.
3) 回事向理, 就是了達能修功德的人及所修的功德, 能回向的人及所回的事,
二者都是寂滅的, 不著一切之相.
35. 六波羅蜜: 即六度. 六種可以從生死苦惱的此岸, 得度到涅槃安樂的彼岸的
六個法門 ---
1)布施, 度慳貪; 布施就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一切能捨眾生, 來生其國.
2)持戒, 度毀犯; 持戒就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行十善到眾生, 來生其國.
3)忍辱, 度瞋恚; 忍辱就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三十二相莊嚴眾生, 來生
其國.
4)精進, 度懈怠; 精進就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勤修一切功德眾生, 來生
其國.
5)禪定, 度散亂; 禪定就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攝生不亂眾生, 來生其國.
6)智慧, 度愚癡. 智慧就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正定眾生, 來生其國
1. 捨: 施給, 給予, 施捨. .
2.十善: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绮語, 不惡口, 不兩舌, 不慳貪, 不瞋
恚, 不愚癡. 反之即為十惡.
3. 三十二相: 又名百福莊嚴相. 詳細內容<大智度論>
4. 攝生: 收攝散亂的心.
5. 正定: 正確的禪定(2). 身心清淨, 入無漏定, 叫做正定.
(無漏定: 清淨無煩惱.)
36. 三毒: 貪瞋癡, 一切煩惱的根本.
煩是煩擾, 惱是亂義, 凡是能擾亂眾生身心, 使之心煩意亂的事情,
叫做煩惱.
貪是貪愛五欲, 瞋是瞋恚無忍, 癡是愚癡無明. (9)
五欲: 1)色聲香味觸 2)財色名食睡
參考: 輪迴圖: 圖分四圈, 由內而外, 最內圈有, 公雞, 蛇和豬象徵貪瞋癡三
毒; 第二圈, 善業與惡業, 右半的人, 頭朝下, 表示惡業果向下
層往生, 左半的人, 頭朝上, 善業果向上層往生; 第三層, 表示
六道輪迴, 天, 人, 阿修羅, 餓鬼, 畜生, 地獄各道. 最外層, 表
示十二因緣.
功德:
1) 修行是功, 身心清淨是德.
2) 消除內心的愚癡是功, 智慧現前是德.
3) 德者得也, 修行有所得, 故曰功德.
布施:
1) 財施, 給予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
2) 法施, 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
3) 無畏施, 竭盡所能去解除別人的恐怖和畏懼
贊助: 如捐助印經典, 捐助建寺院塔等.
供養: 奉養的意思. 對上含有親近, 奉事, 尊敬的意思, 對下含有同情, 憐惜, 愛護的意
思.
中陰得度經 補述
<大乘起信論>提到的”真如”, 指遍布於宇宙中真實之本體, 為一切萬有之根源. 真即真實, 如即如常, 於一切法上常如其理性故名”真如”, 亦即諸法本來如此的真實面目, 又名”如如”, 即由理智証得之真如是也.
依<阿含經>所載緣起之理法, 乃永遠不變之真理, 故稱為真如. 大乘佛教主張一切存在之本性為人法無二我, 乃超越所有之差別相, 故稱真如. 有指真如為眾生心之本體. 華嚴宗依據性起說而主張本體即現象, 即真如為萬法, 萬法本為真如之意思.
緣起, 即一切諸法皆因種種條件及因緣和合而成, 此理稱為緣起. 此緣起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証悟.
緣起理論以三法印為基礎, 即以十二因緣, 四聖諦, 八正道為中心思想.
三法印即諸法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諸法無常, 謂自時間上觀之一切現象即有為法, 皆屬遷流變化而剎那變化無固定不變壞之物存在. 諸法無我謂自空間上觀之, 諸法包括有為法無為法, 依緣起之法則, 互相依存而無我之實體可言. 涅槃寂靜謂有情眾生顛倒諸法實相, 妄執有我我所, 因而起惑造業, 流轉不息, 如能悟解無我則惑亂不起, 當下即能正覺諸法實相, 深徹法性寂滅, 獲得無礙自在而証一切皆寂靜涅槃.
十二緣起又稱十二因緣, 由十二支前後剎那無間之法所成, 即一, 老死, 為觀察之起點; 二, 生, 為老死之源; 三, 有, 即存在為生之源; 四, 取, 即執着之意; 五, 愛, 為執着之本源, 亦為現實之根源; 六, 受, 即是感情由刺激之反應而生; 七, 觸, 即感情受之所依; 八,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 即六根, 為觸所依之感覺器官, 亦為一切愛欲緣起之條件; 九, 名色, 即心身為生命組織之全體, 亦為五蘊之有機複合體, 乃六入所賴以成立者; 十, 識, 為統一心身之認識作用; 十一, 行, 即業乃造作行為之義, 十二, 無明, 即無知之意, 行為之根源, 乃無始以來之一種茫目意志.
十二支所成立之十二緣起, 有順觀與逆觀二種. 順觀從”苦”開始, 探求其原因所推求出之十二項具體條件. 逆觀則就逐一之條件次第而審諦, 徹悟以滅除老死悲苦惱等眾苦.
苦集滅道, 即四諦, 言四種真實不虛之諦理. 係根據三法印與十二因緣之思想組成之教綱.
苦諦審實世間有種種苦, 乃確實不虛之真諦; 集諦審實關於苦之生起或根源之真諦; 滅諦審實人從相續不斷之苦獲得解脫自在之真諦; 道諦即依照正覺等八種正確之方法¸ 即八正道以滅除眾苦. 八正道如次:
緣起有五系列教說:
緣起即是無自性, 自性的即非緣起, 以明空之定義, 若以緣起與空合說, 緣
起即空, 空即緣起, 二者不過是同一內容之兩種看法. 也就是<心經>所說的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緣與空是相順的, 因為緣起是無自性的, 緣起最後將是必竟空, 若有自性, 則不但不空, 也不成為緣起了. 因此説空, 不是都無所有, 是無自性而已.
緣起性空是說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都是由眾多的因緣和合而產生的. 十二因緣以三界為桎梏, 四諦以寂滅為終極, 二者都以極度苦厭世間為前提. (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 不生不滅之涅槃為出世間; 如苦集二諦是世間, 滅道二諦是出世間.)
妙法蓮華經譬喻品云, 若人小智, 深着愛欲, 為此等故說於苦諦(苦諦), 若有眾生不知苦本深着, 苦因不能捨, 為是等故方便說集諸苦所(集諦), 因貪欲為本, 若滅貪欲無所依業滅盡諸苦, 名第三諦(滅諦), 為滅諦故, 修行於道, 離諸苦縛名得解脫(道諦). 是人於何得解脫, 但離虛妄明為解脫, 其實未得解脫, 我意不欲令至滅度, 是四諦乃方便說.
佛講四諦道理, 只是為了照顧到眾生還着於五欲志樂小法的根性.
苦集滅道是緣起的事相, 見性空即能見幻有, 所以也就能見四諦了. 因為四諦是在緣起法上顯示的,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謂無明緣行乃至老死之集聚, 這就是緣起法的苦諦與集諦, 有這樣的惑造這樣的業, 由這樣的業感至樣的果, 都是畢竟性空的.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謂無明滅則行滅, 乃至集滅, 這是緣起的滅諦, 滅這樣的苦集, 証這樣的擇滅, 都是空無自性的, 能做這些觀察與種種修行的就是道諦.
<心經>說無苦即滅道, 無智亦無得, 這就是指緣起自性說的, 因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是因為這與空相應的觀行而成佛的. <般若經>說, 一切法不空無, 道無果; 一切法空, 能動能出, 所以<中觀>四諦品的意旨, 是見緣起法的真相, 才有生死可了, 涅槃可得, 佛道可成.
法是佛學的基本觀念和基本範疇, 把握法的意義十分重要. 佛法法典使用有兩種, 一是指佛的教法, 如佛, 法, 僧三寶裡的法, 這是指佛教真理而言; 二是指成份事物和現像, 茲就後一種法論之.
佛典中常見的”一切法”, “諸法”, 就是指一切事情或者宇宙萬物的意思. 法有兩方面的規定, 即自有的特性, 和能為軌範而使人理解. 法有色法與心法. 色法指有質礙或變礙之物; 心法指六識或八識的識, 其精神活動主體稱之為心.
如果從宇宙的千差萬別諸法分別之, 則分有為法與無為法領種, 為是造作的意思. 非由因緣和合而成無生滅變遷的絕對存在, 即無所作為的不待所為而存在的東西或道理, 稱為無為法; 有為法則指由因緣和合所做為有生滅變化的現象.
從解脫論, 將法分為有漏法與無漏法兩種.
所謂漏, 是流注泄漏的意思, 譬如眾生從眼耳鼻舌身意流出不淨而造成新的業因, 以至流轉生死輪迴不絕, 所以漏也就成了煩惱的異名. 而離開煩惱垢染的清淨法, 就名為無漏法. 其次, 無我思想是佛法的根本要義.
我, 有”常”與”一”, 及”主宰”的含義; 常, 就是恆常不變; 一, 就是絕對獨立自存之義; 而主宰是自在支配的意思, 所以”我”就是不需依賴任何條件而獨立自存永恆不變的個體, 所以無我, 就是說世間沒有不需依賴眾緣而能獨立存在而永恆不變的個體或實體.
無我分為法無我和補特伽羅無我, 補特伽羅又譯為人無我或數取趣, 以眾生不斷起惑造業於六趣往返不息, 是名數取趣. “我”是因緣五蘊而生, 五蘊滅, “我”不復存在.
一切法從因緣生, 從因緣滅, 緣聚則有, 緣滅則散, 都無實體, 名法無我, 無即是法, 故名法空.
法有五, 多以心, 心所, 色, 不相應行, 無為之五法作說明和統攝一切法的範圍. 無為法是色, 心, 心所, 不相應行等有為法的實性, 心所法是識相應色法, 是識所變, 不相應行法是識等分位差別假立, 前四位法為事相, 後一位法為理性, 而五位法之事理, 皆不離識, 故諸法唯識.
次言三科, 即五蘊, 十二處, 十八界, 包括現象和本體物質與精神, 實有和虛有, 眾生和聖靈等加以詳細分解和歸類, 由於側重不同, 乃有三科之說.
五蘊即類聚一切有為法之五類別, 佛教將萬事萬物組成分為五種因素, 稱為五蘊, 即色, 受, 想, 行, 識. 五蘊不論在時間空間上或是形態上都是無常變化的, 對五蘊的論述, 是佛教哲學的基礎.
色蘊, 指物質由地大, 水大, 火大, 風大之四大類所造. 稱大, 具有四義, 所依大, 體性寬廣, 形相大, 起因大, 就人而言, 由於色的組合是無常的, 變化不定的, 因而人就有生與死的輪廻.
受蘊, 只外界作用於眼耳鼻舌身而產生的痛癢, 苦樂憂喜好惡等感覺, 包括來自感覺與知覺的感受作用, 以及憑借感覺與知覺而獲得的感情, 十二因緣中的受, 即屬此類.
想蘊, 指理性活動概念作用, 相當於知覺表象蓋念等, 是說人於外境取種種相, 如青黃長短大小男女苦樂等相, 並形成種種名言概念, 稱之為想.
行蘊, 指造作, 是無常遷之意, 與有同意, 相當於心理活動意念活動, 行之概念, 一般是複數, 所以謂之諸行, 諸行無常的行, 最廣義, 五蘊之行其次, 十二因緣的行最狹義.
識蘊, 為人的意識, 即是想, 行, 受三蘊會為一而聚識蘊, 具體指小乘的第六識和大乘瑜伽行學派之八識之識體.
佛教認為五蘊的成分是實有的, 佛教把三世的生命分為生有, 死有和中有, 中有被很多人稱為靈魂. 人就是從生有至死有, 從死有至中有, 中有至生有, 從生有至死有, 如此次第輾轉生死, 輪迴不已, 從而體証一切皆空.
依<正法念處經>, 於十七中陰有之各論, 開首之對像均為諸天子, 即諸天子民, 所以此處中陰有是天界中陰有.
十二處的處, 或譯為入, 為心, 心所生長之門, 即緣處而生長, 若離處, 則不生長. 處原意指”進來的場所”, “進來的東西”. 所謂進來的場所, 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所謂進來的東西, 指色香味觸法等六塵. 六根六塵合稱十二處(入).
在十二處的基礎上增加相應的六識, 即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即合六根, 六塵, 六識, 為十八界. 界含有層, 根基, 要素, 種族諸義, 在此主要是指類數. 界限的含義, 為各分類範疇之稱呼. 因之, 要注意的, 意界和意識界是不相同的.
關於”轉識成智”, 是轉迷誤, 也就是把”識性”狀態, 轉變成”智性”的意思. 所以唯識學稱之為”轉識成智”, 或”轉識得智”. 所謂的智, 是離開了”能”, “所”的二元性的”超世間的知識”的意思.
諸功德中, 智最勝, 以智為名, 具足四智, 得大菩提究竟果位, 而得涅槃. 此
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 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 2018/12/25
<中陰得度經>述要
觀賞過一部有關西藏人於死亡後對靈識導引的影片: 中陰得度.
"中陰得度"是蓮花生上師的傳密¸ 原著由藏文譯為英文, 再轉譯為中文, 有趙譯本為四字一句的寫法, 及徐譯本則為通俗白話的寫法, 兩者都是依照英文本體例編排, 以趙譯本較適合念誦之用, 而李譯本則包括注釋在內, 詳細全譯, 趙譯本比照原名為"中陰聞教得度密法", 徐譯本改為"西藏度亡經", 似仿 "埃及度亡經”的意思.
但是, 不論是趙譯本比較適合念誦, 或徐譯本, 篇幅仍覺得漫長而難以了解, 因此, 編成"中陰得度經" , 此外, 有下列的原因.
原著 是源於密宗的思想而來, 曼陀羅的形成與觀照, 為其特有的修持方法, 為較多數顯教信仰者所難於了解, 其中, 還有雙修的描述, 也是顯教信仰者, 所不熟悉的, "中陰得度經"則予簡略之.
所有中文譯本內 "大日如來" 與 "金剛薩埵" , 兩者的身色與所放光色不一致, 與六道所反射之弱光也變成不一樣. 予以改正.
最重要的理由是為了方便傳播, 最後的理由是它具有現代心理科學的驗証意義.
"中陰得度經"開頭, 引述一小段"論曰....", 藉"大乘起信論" 的教說, 認証中陰得度彼岸的可行性與可信性.
其次, 是接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作為導引亡魂智度彼岸的心靈交接, 有安定靈識的用意. 最重要的是, 整個中陰得度所作的觀想導引, 也就是心經思想的實踐.
中陰歷程的細節予以簡化, "中陰得度經"的導引, 旨在於整體性讓靈識知曉全部中陰過程, 而不是逐日或分段導引, 因為, 誦念者的立場, 如藉導引而導引, 並不能知曉與確定死後的靈識在中陰的狀況, 也許一二日就轉生, 或數週後轉生,或何時已度彼岸, 或苦或樂......, 所以亡後, 不拘時日, 每次整篇誦完, 全程導引, 對於亡魂, 不論何時何處, 對未來歷程, 及可能遭遇, 有預知之助.
至於曼陀羅的描述, 也予以簡化許多, 既保存了密教的特色, 也不致於讓顯教信仰者感覺迷惑, 因為, 即使依原著, 對顯教信仰者, 仍然不能了解它, 除非已有深入的密宗信仰與修為.
緣起十二, 與多世輪迴觀念的顯義, 在於強調地藏菩薩功德, 這是原著所沒有, 而為顯教信仰者所必須的, 最後的憎男愛女或憎女愛男, 有現代心理科學的實証意義, 也是中陰得度經, 具有時代意義的一部份.
誦念 "中陰得度經", 有下列的要求:
1.在整個喪禮過程, 避免以魚鴨豬肉等祭拜, 而代之以蔬果. 理論上, 殺生靈以祭亡靈, 導引之功盡棄, 反而加深罪業. 至少酒肉一生, 蔬果以終, 最好取銷喪禮後酒席款待賓客的習俗.
2.安靜環境下誦念, 不在鑼鼓或任何樂隊聲中誦念, 盡量靠近亡者.
3.土葬或火化時, 將經文隨葬或火化. (經文開頭寫妥亡者名諱)
"不知生焉知死", 是漢民族比較根深締固的觀念, 然而, "知死然後生", 可能是吾人走向新的世紀所必要的靈修 -- 如何以寬敞的心面對死亡 -- 的必修課程, 並且以之做為臨終關懷的一部份, 無疑也是具有對生之尊嚴的積極意義吧.
附記: 業與輪迴的意義
一. 生命的相續 -- 以下錄自"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 木村泰賢
生命並沒有永恆的, 卻是持續的, 也就是生命是生滅的連續, 但是, 生命一邊雖在生滅, 一邊則有一種力量, 來貫徹著, 以創造或經營自己的未來.
這個力量--要生存的意志, 就是業. 因此, 生命相續的中心, 就是業本身, 積過去的經驗, 集中於現在, 以創造其環境, 現在的經驗, 和過去的經驗結合而暗藏未來, 以創造自己的經驗, 就叫作生命的相續. 其次是這種關係, 並不只限於這一輩子, 而是從永遠的過去涉及於永久的未來, 而且在其中, 竟無一剎那的停頓, 佛教把這叫做三世因果, 或叫做輪迴轉生. 佛教相續的形式, 圖解如下:
A A' A'' A''' An anB B'
B'' B''' Bn bnC C.....
上圖表示從現世連續到未來的輪迴和再生的意思, 不過, 佛陀的思想和以前所不同的是: 以前的人(奧義書時代), 是認為有固定的靈魂, 在人死時, 會脫出人体, 來游走各處, 反之, 佛陀卻不認定有這種靈魂, 而把輪迴轉生, 認為是由於變化的連續所使然的, 這是跟本上的不同點.
其次, 據佛陀看, 所謂生命的無限相續, 也就是無限的輪迴. 佛陀的輪迴, 不一定要待死後來受報, 也不是轉生於另外一個客觀的境界(世界), 而是指著相應於自己所作的性格, 由自己所創造的境界本身.
所謂天堂, 地獄等, 並不是在其客觀的事實上, 所自然而有的, 這是由於我們底業, 可以把自己的環境(世界), 作成天堂或地獄的, 從而所謂輪迴, 也就不是靈魂在各處游蕩, 而是要把它解為業創造了空間本身.
佛教的四諦觀(四大真理)
1.生活在世界上是充滿痛苦的.
2.痛苦一定有痛苦的原因.
3.只要痛苦的原因消除後, 痛苦是可以停止的.
4.有痛苦的原因, 必定會有導至痛苦停止的方法, 所有佛教的教義都是以這四大真理為中心, 而以下列之四大倫理原則提示人與世界關係的重要觀念, 來指導世人.
1) 緣起論 2) 業論 3) 變遷的學說 4) 無靈魂學說
人的命運與自由意志
從佛教業輪迴這種因果的思想來看, 則人的此生命運, 豈不先天底定沒有了轉環的餘地, 而又如何能夠改變命運, 更奢談人生的解脫呢.
依佛教, 生命的本質, 雖是無意識的意志, 但及其發動時, 就展開了心理活動, 而成為有意識的. 受想行識這四種要素, 即佛教的心理觀, 行即意志, 識即理智心, 識有抑制行之我執我欲的作用, 識的發達越低, 生命活動就越會被本能的意志所支配, 反之, 其發達越高, 就越會從其支配裡脫出來.
反過來說, 識的發達越高, 就越會支配著本性的性格, 其發達越低, 識就越為難免受著先天的性格的支配, 因而, 識的修為, 對業習就有一定成度的解脫. 從而, 命運的方針, 藉著努力而改變.
以上, 雖粗簡, 卻是對佛教最基本的概念.
二. 人生的空想與現實(以下錄自"基督教入門" 矢內原忠雄)
人生是充滿空想的世界. 我們對於人生做種種的空想, 而得到快樂與恐懼, 人究竟是憑著空想而活的, 可是, 人生又有嚴肅的一面, 不容許無謂的空想, 因為, 人生另有現實的一面, 而空想與現實的人生, 往往發生衝突, 引起種種的困難, 打醒人生的許多美夢.
人生的種種事件, 使我們感覺人的軟弱無能, 無情地打破我們的空想, 使我們惶惑無措, 例如什麼時候會生病, 在人生的生涯裡是料想不到的. 不但是疾病, 還有貧窮, 失業, 死別, 家庭的不幸等等不可預料的事情, 也要發生於人生之中, 而攪亂我們的空想, 摧毀我們的生活計劃, 因而, 我們漸漸地知道, 人生並非易事, 並不事事都能如意的.
還有種種經驗, 而發覺希望與現實有著很大的距離, 而苦悶. 經一切物質上肉体上的虛弱, 精神上道德上的軟弱, 以及內外的痛苦與苦悶, 並且與這些奮鬥, 而生活到底, 這就是人生的意義, 也是人生的重要所在. 不少的人失敗於這個鬥爭,喪失了把人生活到底的勇氣, 而選擇自殺.
即使是自殺者, 大抵也會相當努力, 相當奮鬥, 想鼓起勇氣, 而終於喪失勇氣, 遭受可憐的終結. 因此, 當我們遭遇人生的嚴肅問題, 受到社會的各種困苦時, 我們渴望有一種確實的依靠或一種不搖的立腳之地, 這是大多數人都經驗過也感覺得到的. 那麼, 什麼是不搖之地, 什麼是可以依靠的呢, 那就是宗教信仰了.
對宗教信仰的應有態度:
1.不必要用科技的觀念看宗教, 即使宗教潛存若干迷信. 世上沒有所謂合理的宗教, 超越人類理性, 追求靈的生命, 這才是宗教的本質和宗教存在的理由.
1) 宗教的生命在於信仰, 而不再於知識.
2) 求信仰的人, 是在實踐上為求生活的力量而求信仰的.
2." 山腳下登山之路多, 高峰頂只見一月亮" , 世上宗教很多, 因而, 各種宗教都信, 或者, 研究比較了各種宗教, 才擇一信仰的, 這些都不能認為是真的信仰.
三. 回教的描述: (穆斯林的葬禮--霍達著)
"古蘭經" 早就預言了全人類都無可逃遁的末日的來臨.
那時候, 蒼穹破裂, 太陽黯黮, 星宿飄墜, 大地震動, 山巒崩潰, 海洋澎湃.
那時候, 眾人將似分散的飛蛾, 死者的軀體將復活, 每個靈魂都站在真主之前接受審判.
功過簿展開了, 上面記錄著每個人一生的善惡, 沒有絲毫的遺漏, 生前的財富和地位, 權勢, 變得毫無意義, 任何懺悔和懇求都無濟於事, 誰也救不了誰,
真主將根據每個人的善惡, 判定他的歸宿, 善者, 永居天園, 惡者, 投入火獄.
"古蘭經" 並沒有說明末日何時來臨, 但不可避免, 任何人都不可避免...
----- 穆斯林葬禮上的禱辭 -----
啊, 阿拉, 寬恕我們這些人, 活著的和死了的, 出席的和缺席的, 少年和成人, 男人和女人.
啊, 阿拉, 在我們當中, 你讓誰生存, 就讓他活在伊斯蘭之中, 你讓誰死去, 就讓他死於信仰之中.
啊, 阿拉, 不要為著他的報償而剝奪我們, 並且不要在他之後, 把我們來作實驗.
四. 中陰得度的大意
(一) 中陰境界: 處胎中陰 夢境中陰 禪定中陰 命盡中陰 實相中陰 投生中陰, 臨終(彌留)狀態, 由處胎, 夢境至禪定. 亡後進入命盡, 實相與投生三階段. 彌留狀態至氣絕死亡, 照經義有三天半的時間.
(二)"中陰得度" 的致用, 與其認為只在超度亡靈, 不如認為更適於在生時自我靈修之用, 有更實際的意義吧. 生前如果從未接觸此經, 對亡後自由意志(神識)的影響力差, 也就是對亡後之"業"在輪迴道上接受導引的能力, 顯然是比較困難和受到限制的. 超度亡靈的誦念者, 要能了解經義, 念誦時自然而不遲滯, 才是好的導引者.
(三) 面對中陰界的大體原則:
1. 避輕就重: 對光的反應, 和對色的反應, 都是趨強光避弱光, 或趨深色而避淺色.
2. 觀想: 對光與色的反應困難時, 不趨也不避, 就地觀想"觀自在", 並且不斷持念觀自在菩薩.(或其祂平常信念的諸佛, 菩薩)
3. 圓融: 不論面對的是佛, 菩薩, 安樂諸尊或忿怒諸尊, 藉"觀想"與之契合, 所謂契合, 是將自性(自我神識)認作是所觀的對象, 即想像自己就是祂. 從經義看來, 絕大多數是由曼陀羅之內而外退卻, 不容易在內圓安住. (即不容易回歸大我的境地)
4. 亡魂對中陰界大致會有下列反應
1)迷惑與徬徨
2)驚懼和無助
3)極大的業力在牽引向下拉(被弱光吸引), 只有微小的自由意志力可以趨向強光. (視各人在世時的修為, 或親人於其亡後所作的功德)
4)處處是幻境, 也處處是實有, 感覺存在卻觸摸不到.
5)中陰之路, 其實也是出死入生前, 再世為人的一段歷練.
(四)"中陰", 表達的是死後世界, 但它是為亡者自我神識所意識到的, 每一個亡靈所意識到的範圍與深度, 應該是因各人業感而異. 另外, 亡魂在中陰過程的時間, 可能一二日, 三五日, 一週或二週, 數週至四十九天或更長久.
經文不斷強調, 中陰所見任何現像都是虛空, 卻為神識所認知, 所以, 它還是實有的, 因此"中陰"又名"中有", 有, 表示存在. 從經文也顯示, 中陰所經歷的現像, 它是自識所現, 也就是業感所映, 自己在生時的"業績"展現吧. 但是在整個中陰世界, 並無其他任何限制, 或阻礙任何亡靈超脫進入曼陀羅核心的設障, 問題是觀想修為與契合功力的深淺了.
五 轉生法門:
依照佛教思想, 人要超脫而免於輪迴之苦並不容易, 反之, 人要淪為次人的生命界(即其它動物), 也不是任意可行的, 除非願力甚深, 或者具牛馬業, 否則, 想作牛作馬也並不任意可行, 而是藉業果於再世報答.
因此, 人身難得, 也難自棄. (從次人世界到人的世界, 比人要超脫更難上無量倍)
從經文顯示的導引重點, 不停的要幫助亡靈超脫免於輪迴之苦, 然則, 一路下來, 終不能免於冥判歷程, 因為, 冥境也是自識所現, 自業所映,說它是虛空, 卻是存在的, 即因為它是虛空實有而更令人膽戰心驚吧.
轉生法門, 對絕大多數靈魂可能更具意義, 因為, 除非真正解脫, 而人身難得, 更不能不慎重其事了. 經義仍然一而再, 再而三要導引亡靈超脫而避免進入胎門轉生, 不過, 另一方面, 可見經義的本質, 自始至終, 具有一個概念, 就是要導引亡靈超脫, 此外, 如果不能, 就一路兼引亡靈如何面對中陰的種種幻境, 即接受歷練, 可能有助於投胎為人的再種善業.
"度亡" 的整體理念, 具有現代心理精神分析科學的意義, 拉德米拉與莫阿卡寧合著的心理分析曼陀羅這本書裡, 說: 雖然藏傳佛教具有錯綜複雜和玄秘深奧的性質, 但實質上, 它是一種心理與倫理體係......
六 <中陰曼陀羅圖解:>
(一)
x 暗淡白光 大日如來 o 胸現藍光
(中)
(天道白光) 天空佛母
(二)
x 暗淡灰光 地藏菩薩 o 白色佛光
(地獄道光)
嬉舞女神 金剛薩埵 持花女神 (東)
藍衣佛母
彌勒菩薩
(三)
x 暗藍黃光 空藏菩薩 o 耀目黃光
(人道黃光)
念珠女神 寶生如來 持香女神 (南)
慧眼佛母
普賢菩薩
(四)
x 暗淡紅色 觀音菩薩 o 閃爍紅光
(惡鬼道光)
伽陀女神 彌陀如來 持燈女神 (西)
白衣佛母
文殊菩薩
(五)
x 暗綠瞋光 金剛手尊 o 綠色智光
(阿修羅道)
散香女神 不空如來 供養女神 (北)
救苦度母
除蓋障尊
(六) 四十二聖尊
東西南北合座
(東)
天道無上 阿修羅佛
得勝利者 壞死主者
持刺棒者 持套索者
地藏
嬉舞 金剛薩埵 持花
餓鬼道佛 藍衣佛母 人道釋迦
彌勒
金剛 空藏
(北) 散香 不空如來 供養 大日如來 念珠 寶生如來 持香 (南)
救苦度母 天空佛母 慧眼佛母
除蓋 普賢
觀音
地獄道佛 伽陀 阿彌如來 持燈 畜生道佛
白衣佛母
文殊
甘露瓶者 馬頸王者
持鈴鐸者 持鎖鍊者
法身普賢 普賢佛母
(西)
關於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是印度, 尼泊爾等原始宗教思想並與佛教大小乘思想的綜合體, 其中也混合西藏當地的一小部份原始宗教思想, 而曼陀羅的導入, 依學者的研究, 與中土的道家有關(包括符咒的使用), 其中, 最重要的曼陀羅圖式, 更是"易經"的翻版.
另外, 五色代表五蘊, 也可以認為代表不同層次的境界, 或者說是代表不同次元的世界, 亦無不可. 從"易"經的演義, 有金木水火土, 構成萬象萬物, 有十天干十二地支, 來解釋時空, 這些, 最後都歸於無極(虛空). 無極生太極, 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重而成為六十四掛, 亦即, 基本八卦可自成一個小天地, 合之則成為一個大天地, 天則圓之,
以表域界, 地則方之, 以表方位.
易經的變化, 其他如錯卦與綜卦, 以之對照曼陀羅的花團錦簇, 其實是相通的, 只是儒家把易經的"色彩", 用到醫藥, 用到人事, 而神學無與於人生, 大約是中國人(漢民族)的自大, 也是最大弱點吧. 但也可能因此沒有宗教戰爭的災難?
"儒釋道"綜合體信仰, 是漢民族許多家庭的特有現像, 也就因此, 這種信仰, 外觀看起來變得很模糊, 不過, 模糊的原因, 其實是因為佛教的教義, 一直缺乏給人(大眾)較為單純清析的觀念, 主要是博雜繁複, 不但經典多, 崇拜的對像更多, 反而把"佛"思想的單一理念紛雜化了, 儘管信仰佛教者眾多, 變成在出家人眼裡, 芸芸眾生, 也只是庸庸眾生.
"中陰得度經" 的編著, 即在於將佛教信仰單純化, 是嚴肅面對死生的信仰, 也是給與死生的心靈依靠, 宗教信仰云者, 亦復如此而已.
關於密宗與曼陀羅:
一. 密宗
1.密教者, 佛隨自意說自內証之法也, 非對機之說法也, 故其於佛教之真髓, 即一切法之真
理, 顯豁呈露而無餘且男子與女子皆六大之所成, 故得以男子之身成佛者, 亦得以女子之身成佛. 何以故, 同六大之所成故, 六大即本覺之毗盧遮那身故. 男女者, 法性真理所具之功德故, 夫又將何取而何捨哉, 故毗盧遮那如來之密嚴淨土, 有四波羅密之明妃, 內外八供養之天女神, 鉤索鎖鈴之四攝天女菩薩者, 示男女之皆得以父母所生肉身成佛也, 斯真男女平等之玄旨也, 斯教之所以稱密也. 若於平等法上且隨順世諦, 於行持嚴男女之別, 則顯教矣.
2.諸法緣起說顯密不同.
小 乘 業感緣起
大乘法相 - 賴耶緣起
大乘三論 顯教
佛教
大乘天臺 - 真如緣起
大乘華嚴
大乘真言 六大緣起 密教
3. 兩部大經: 大日經與金剛頂經
1) 大日經大意: 此經是大日如來佛以自性法身, 在法界宮一會而說之法, 其所說極為廣博, 概而括之, 則開示 "阿字本不生" 之真理, 一切眾生本有之曼陀羅..... 這便是本有本覺之胎藏毗盧遮那如來而十界輪圓之曼陀羅. 一切法, 法法皆是輪圓具足之曼陀羅, 故吾之生而為人, 於曼陀羅中, 感人之緣而顯人之法; 使吾來生而為牛為馬, 則亦於曼陀羅中, 感牛馬之緣而顯牛馬之法. 於輪圓具足之法, 雖感於各自事情之緣而作用有隱顯, 然而其法體者, 是不生不滅, 是故若法體非本有, 則六道輪迴轉生之義就不成立.
2) 金剛頂經大意: 毗盧遮那佛以自受用智身, 普於天上人間十四處, 十八會, 而說此經.
其大意以修證騣字一切法自性言說不可得實相之理, 開示始覺上轉之智差別之曼陀羅為宗, 蓋對於胎藏曼陀羅之開示一切法" 本有不生"之德, 而示修證顯得此真理之智的差別者, 乃是金剛界之曼陀羅. "阿騣" 二字, 為胎藏金剛曼陀羅之大宗.
二. 兩部曼陀羅
1.佛教以造像為說教之便, 非為崇拜偶像之義, 而曼陀羅為密教真髓所在, 為示此真理故,
假丹青之功而繪說之也.
胎藏曼陀羅又有蓮花胎藏之稱. 金胎兩界曼陀羅, 有普門曼陀羅與一門曼陀羅之分, 普門曼陀羅為普門大機之所現, 一門曼陀羅為一門小機之所現也. 以普門總體之毗盧遮那為中臺主尊故, 即為普門法界曼陀羅, 彌陀曼陀羅, 不動明王曼陀羅,愛染明王曼陀羅等, 以皆自大日如來無量差別智印中一智而現, 成大日如來之眷屬, 各主一門之德, 接一門之機之尊之曼陀羅故, 為一門之曼陀羅.
宇宙萬有, 事事物物, 相互圓具, 相互主伴, 融會無礙, 而各形成曼陀羅. 伸言之, 有地獄曼陀羅, 有餓鬼曼陀羅, 有花草曼陀羅, 有日月曼陀羅, 我之曼陀羅, 彼之曼陀羅等等, 然今所授, 以毗盧遮那如來為中央主尊故, 示佛界圓具餘九界之消息也.
(以上參考 "密宗綱要" 王宏願 譯著)
b. 密宗曼陀羅的諸神祈: (本章參考 立川武藏著 "曼陀羅的諸神")
西藏佛教的曼陀羅諸神祇, 大體上是源自印度與尼泊爾為多, 也有一小部份採西藏原始所信仰的神祇.
1) 佛: a. 釋迦牟尼及其變身
b. 僧形五佛: 大日 金剛 寶生 阿彌陀 不空成就諸如來
c. 菩薩形五佛: 如上所乘物相同外, 造形與印相不同
d. 金剛薩埵
f. 燃燈佛
g. 秘密佛(Heruka): 或稱為赫魯加佛
2) 菩薩:a. 觀自在(觀音)
b. 文殊菩薩
c. 彌勒
d. 法界語自在曼陀羅之十六大菩薩
b. 五佛之妃
c. 瑜珈女
d. 金剛亥母
e. 無我女及八荼枳尼天
f. 五護陀羅尼
g. 持世
h. 佛頂尊勝, 八女神
4) 護法神: a: 大黑 b. 不動 c. 降三世 d: 十忿怒尊
5) 群小神及其他: 九曜 八方天 四天王 等等
2. 曼陀羅雙修的意義
曼陀羅的基本用途即在於藉圖說明佛教密宗的教義, 由其基本的佛菩薩與諸神祇的排列, 來表示經典意義, 例如五佛代表的是五蘊, 佛母就代表五大等等的組合與演義......雙修的理念來自印度袒特羅(性力), 但與性行為則無牽涉, 只是以之表示宇宙有情萬物都有陰陽調合的思想, 和易經觀念頗有相通之處.
3. 密宗曼陀羅, 還有密宗符咒的發展, 也有宗教家考據認為源自我國的易經思維與道家作法模式. 五行的金木水火土, 十天干, 十二地支, 最重要的是陰陽的調合觀念, 易經八卦, 及其六十四卦的組合, 在密宗就叫做曼陀羅, 八卦各自成一組八卦, 合成六十四卦的大圓卦, 每一基本卦, 可以五行方式, 十天干與十二支方式組合而形成, 任一基本卦是一個小周天, 六十四卦就是一個大周天, 五行是宇宙生成的基本原素, 等於佛教的五蘊, 至於佛教的十二緣, 在易經則是天干地支的配合.
密宗可以說是易經原理加上佛教(印度, 尼泊爾與北傳佛教的綜合體), 易經在中國, 為道家所導入, 但也加了佛教思想, 尤其是輪迴觀念而成. 關於符咒的使用, 道教顯然是早於密宗, 於漢代文成公主入藏時傳入.
三. 關於六道輪迴 -- (參考 江亦麗 羅照輝 合譯 榮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 )
地獄道: 一種導致自我毀滅的忿怒狀態
餓鬼道: 是貪得無厭地渴求私欲的處境
畜生道: 表示缺乏神密性, 是個安全舒適, 可預測的機械世界
人 道: 一個充滿激情, 無休止地追求歡樂和財富的世界
阿修羅道: 只有詭計與偏執狂的世界
天 道: 是一個驕傲, 自戀, 陶醉於自我的境界
地獄的觀念, 認為是倫理道德的反省資料, 做為教化的說明. 地獄分為八大熱地獄和八寒地獄, 及小地獄, 計有十八地獄之稱, 在道家的地獄分配, 則有十殿閻羅王分別執掌刑罰或投胎轉生之事, 佛教則但依各自業感而自受地獄諸苦, 投胎轉生之事, 也是自己因業所造就, 無待於閻王的審判. (閻王與諸地獄鬼魅, 以及刀山油鍋等等, 悉屬自識所映現)
附 註(依經文段落編碼)
(1) 觀音菩薩心咒: 不論人間陰間, 只要反復念誦, 即可打斷生死輪迴而開涅槃之門, 此咒是一切幸福, 興旺, 以及智慧, 乃至解脫大道的精要, 它對中陰險難的亡靈尤其重要, 因此作為開首誦語. (參考西藏度亡經註釋)
唵: 天道, 現白色光. 可以閉塞轉生天道的門戶.
嘛: 阿修羅道, 現綠色光. 可以閉塞轉生阿修羅道的門戶.
呢: 人道, 現黃色光. 可以閉塞轉生人道的門戶.
吧: 畜生道, 現藍色光. 可以閉塞轉生畜生道的門戶.
咪: 餓鬼道, 現紅色光. 可以閉塞轉生餓鬼道的門戶.
吽: 地獄道, 煙灰色光. 可以閉塞轉生地獄道的門戶.
(閉塞轉生, 是相對於"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的藉他力福助而超度彼岸)
中陰經: 如來五弘, 誓入中陰.
中陰受身等..... 聞教則得度.
(2) 以 "大乘起信論" 的一小段, 為頭七導引, 與以下心經有相映的作用.
此段的粗略要義如下: ( 本論不作專章介紹, 參考: 豐子愷譯大乘起信論新譯, 印順法師 大乘起信論講記 及其他各家著述 )
三界, 指欲界, 色界, 無色界, 虛為似有, 偽則實有, 都是從心造作出來的, 因此, 離開心的意識, 也就沒有了六塵境界.
一切法, 指的是客觀的萬象萬物, 皆因妄念而起, 所有這一切千差萬別, 即是分別來自心的意識, 其實, 心不見心, 也就沒有種種的虛象可得, 所謂心不見心, 即心無所造作. 應當知道世間一切境界(三界), 都是因為無明產生的妄心, 而得以顯現並視以為常態, 是以, 所有一切萬象的存在, 只不過是從心所產生的幻象, 其實它如鏡中像, 並沒有實體可尋, 因為, 心為無明所動, 萬象就產生, 心若滅了無明熄了妄念, 那麼, 一切虛偽物象也就不存在了.
(3) 中陰經: 中陰界之壽命以七日內一死, 或二七三七, 最晚七七必轉生該當轉生之處, 所以, 亡魂何時轉生, 非吾人所得悉, 故從彌留至七七, 均應一次全程誦念, 七七之後, 自然可以繼續誦念, 並不拘時日歷年.
(4) 心經--中陰得度彼岸的主體觀念, 觀照, 圓融. (參考專章扼要說明)
(5) 涅槃經: 中有五陰, 非肉眼見, 天眼所見.
(6) 中陰經: 中陰形極微細, 唯佛世尊獨能睹見.
(7) 中陰論: 慎終第五篇
(8) 中陰經: 中陰眾生壽命一日, 二日至七日為一週期, 經二七至七七之終期.
(有的人亡後一日即轉生, 有的人亡後經歷頭七至七七四十九日七次轉生)
(8) 正法念處經: 觀天品之十三 十七中陰有法.
(9) 蓮華生上師的導引: 大日如來與不動如來, 兩者身色與所發光之色並不對稱, 在此更正為 "大日如來身色白現白光, 不動如來身色青現藍光."
趙譯本, 徐譯本, 及容格"西藏度亡經的心理學", 均按原本, 但容格在這本心理學註釋內也提及上述光色不合.
文內所列述曼陀羅景像, 參考另文說明與簡單圖解.
佛教地獄的觀念, 源自印度教, 引用做為教化的題材, 但是, 佛教仍代之以超脫觀想與空無實有的心法.
名曼陀羅: 正法念處經觀天品之十四. 曼陀羅有佛, 菩薩充滿其中, 又稱 "輪圓具足" (也是曼陀羅的漢譯).
八大菩薩甚深妙法: 八大菩薩曼陀羅經.
註: 從大日經的經義, 大日如來與釋迦牟尼, 兩者應是異相同體.
(10) 參考中陰論, 中陰經, 正法念處經, 顯識經, 西藏度亡經(西藏的亡者之書)等."感應男身憎男愛女, 感應女身憎女愛男" 與"佛洛依德心理學說"頗有相應之處.
(11) 顯識經云, 第八識, 捨離前陰身, 即有中陰身, 在虛空中, 冥無所見, 以香氣為食, 於 有緣處, 即見父母交會, 欲火之光, 隨念便至, 以顛倒想, 一剎那頃, 攪赤白二滴, 而成後陰, 其中陰身即滅矣.(另參考正法念處經生死品) 此段英文, 日文本, 及中譯本, 都明顯譯出精子, 卵子(或譯赤白二滴) 的結合描述, 表示中陰歷程, 即五蘊的作用存在.
(12) "中陰得度經" 始終抱持著一貫的理念, 就在不停的"度"亡者到彼岸的淨土, <西藏的亡者之書>, 其英日譯本, 在最後的導引, 並沒有像之前常提"証得淨土"等類似的話語, 只有趙譯本譯出 "象室宮殿........可逕投其中" 較之徐譯本能傳達上師導引密意, 但是, 仍意猶未盡, 因此, 在此段之後, 加了 "佛法來迎... 佛種相續不斷", 祈願來世必有善緣的意思.
(13) 若誦經薦亡者, 並誦此神咒, 即得往生, 靈異非常.
(14) "回向"文, 依徐譯本"西藏度亡經". 即"西藏亡者之書" 它的英文編者, 伊文思溫慈博士認為, 從回向文, 可以了解密教的理念十分尊重母性的生命意義. (回與迴通用)
註: (一) 經文所敘經歷, 理論上是因人而異, 視個人在生時的信念與修持而有差別,
為亡者誦念導引的用意, 即在幫助亡者, 避危厄得福助, 與一般佛教與道教
或其他宗教信仰, 所作的超度, 彌撒等等, 則有較為積極的一面.
中陰得度的思想, 具有現代化, 靈與生命的離合意義, 以及人類對於永生的
實際盼望, 因此, 它無損而有助於任何信仰, 將是新世紀死亡學裡, 臨終關
懷路上, 最具深度的靈修課本.
(二) 有下列情形的人, 尤其須要藉助誦念"得度經"的導引: (中陰論慎終篇)
有十惡緣者
1. 善友未必相逢, 無勸念佛人. 6. 遇惡狼
2. 業苦纏身, 不遑念佛. 7. 惡友破壞信心
3. 偏風失語. 8. 昏迷致死
4. 狂亂失心. 9. 陣亡
5. 遭水火. 10. 墜高巖
並無惡緣, 但缺善緣者
1. 縱無病而死, 世緣未了, 擾亂心胸, 念佛不得.
2. 縱未死之前, 忍痛忍苦, 叫喚呻吟, 醫藥祈禱, 神識廣馳, 念佛不得.
3. 縱未病之前, 衰相現前, 困頓龍鍾, 愁歎煩惱, 念佛不得.
4. 縱未老之前, 俗務相關, 狂心未歇, 業識茫茫, 念佛不得.
5. 即或清閒自在, 有志修行, 稍於世相照不破, 境界現前, 隨業顛倒,
念佛不得.
6. 人當少壯清閒之日, 偶有一事攖心, 即礙於念佛者.
(三) 心理學與中陰得度經: 如十七中陰有, 男女成胎, 曼陀羅, 中陰界的真空實
有, 及觀想, 融入, 對照容格心理學來看, 會發覺到十分具有科學意義和興
味, 例敘如下:
1. 每個男人心中都攜帶著永恆的女性心像, 這不是某個特定的女人的形像,
是我們祖先有關女性的全部經驗的印痕或原型, 它彷彿是女人所曾給予
過的一切印像的積澱....由於這種心像本身是無意識的, 所以往往被不
自覺地投射給一個親愛的人, 它是造成情慾的吸引和拒斥的主要原因之
一. (p47)
2. 現代神話所謂的飛碟, 榮格並不打算證明研究有沒有所謂飛碟, 他寧願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個問題, 而論證所謂飛碟, 其實不過是總體性的像徵,
它是一個發光的圓盤, 一種曼陀羅, 它來自另一個星球( 人的無意識 ),
運載著陌生的太空人( 無意識原型). (p140)
3. 一個人的身體死亡之後, 他的人格也就不再存在了嗎? 死後還有沒有另
一種生活? 對心理學家說來, 提出這樣的問題未免有些荒唐, 但榮格並
不回避考察有關"來生"的問題.
他知道, 一種為世界上這麼多人所深信的信念, 一種成為許多宗教的重
要構成因素的信念, 一種成為無數神話和夢幻的信念, 不應該簡單地當
作純粹的迷信, 輕蔑地予以打發, 置之不理.
在人的無意識中, 必定存在著這一信念的基礎, 來生的觀念, 可能代表
著個性化進程中的另一個階段, 可以推測, 在人的身體死亡之後, 精神
生活還會繼續存在, 因為這時候人的精神還沒有獲得完整的自性實現.
(p112)
結語: 如來說法, 專注並及時修持" 中陰般若波羅密多經 ", 臨命終時, 尤為切要. 不論是四大皆空, 五蘊皆空, 十二因緣空, 或佛也空, 無非皆是相對於終極目標涅槃而言, 因此人生如夢, 但是, 沒有堅實和自我反省的今世(人生如實), 也就難得圓滿的彼岸, 不論彼岸是來生或淨土 -- 這是蓮花生上師的導引悲願吧.
又, 以上是學習筆記, 雖說缺乏系統性編排, 形同雜錄, 好在這本<中陰得度經>的目的在於死生之路的認識而已, 重點在於自渡人渡, 在生時就應學習如何面對並處理死亡這件事, 前往彼岸前作必要的熱身運動, 而不是等到自身亡故才讓別人來為你作所謂的超渡. 最後, 經典化的目的, 旨在便於誦讀, 等同一部如是我聞的佛傳經典, 這也是作者的誠願.
============================ 參考書籍 ============================
1. 中陰經: 秦涼州沙門 竺佛念譯 12.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1987, SHAMBHALA PUBLICATION, INC.)
2. 中陰論: 長沙 王先博 撰 13. 西藏的死者之書: 川崎信定
(即12. 的日譯本)
3. 正法念處經 14. 曼陀羅的諸神: 立川武藏
4. 大乘顯識經 15. 曼陀羅解析: 田中公明
5.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16. (西藏)中陰聞教得度密法: 趙宏鑄譯
(即12. 的文言文譯本)
6. 五蘊皆空經 17. (西藏)中陰救度密法: 張伯烈譯
(即12. 的白話文簡譯本)
7. 十二因緣論 18. 西藏度亡經: 徐進夫譯
(即12. 的中文全譯本)
8. 八大菩薩曼陀羅經 19. 般若思想: 許洋主譯
9. 大乘起信論:(豐子愷 印順法師) 20. 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 木村泰賢
10. 般若解脫心法詳解: 連陽居士 21. 基督教入門: 矢內原忠雄
11. 密宗綱要: 王宏願 22. 道教密宗與東方神密學: 南懷瑾
其他:
1. 西藏度亡經的心理學: (東洋冥想的心理學) 容格著 楊儒賓 譯
2. 容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 江亦麗 羅照輝 合譯
3. 榮格心理學入門: 史德海 蔡春輝 合譯
4. 印度哲學導論: 李志夫譯
5. 認清自殺的真相: 天華出版公司編輯
6.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 弗蘭克著 趙可式 沈錦惠 譯
7. 意義的追尋(意義治療法與牧會協談): 李昭輝 著
上列的其他各書, 與中陰得度經似沒有直接的關係, 但是, 做為深一層認識
臨終關懷十分的有意義, 至於第6,7冊, 則是對今世的生命, 提供意義療法,
幫助面臨生命意義遇到挫折或困擾的人. 意義療法, 應該不只是基督教的專利品, 也是佛教從事諮商者, 可以學習的高科技.
附記:
一般認為, 佛教經典, 開頭必寫”如是我聞”, 才算真正佛遺教經典, 否則即數偽經, 偽字並無貶意, 佛典中原有”中陰經”, 而”中陰得渡”是後代上師蓮花生的傳密, 維持上師的密意, 所以有”中陰得渡彼岸”意思. <中陰得渡經>也許有拼湊的感覺, 但目的在顯現上師密意, 密意能否傳世而宏揚, 也得看因緣, 這只是個人學習佛教哲學的一點獲得吧. 本作完成於1994年八月, 距今也已十有二年矣. 2006/10月附記.